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1篇电图
  • 1篇心理疾病
  • 1篇血友病
  • 1篇询问
  • 1篇询问时间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日常生活习惯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随访
  • 1篇随访分析
  • 1篇体重增长
  • 1篇内注射
  • 1篇评分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海红
  • 3篇孟素芹
  • 2篇王欢
  • 2篇宋楠
  • 1篇侯林毅
  • 1篇孔祥萍
  • 1篇吴润晖
  • 1篇闫洁
  • 1篇李豫川
  • 1篇夏露露
  • 1篇甄英姿
  • 1篇苏畅
  • 1篇张颖
  • 1篇张纪水
  • 1篇吴心怡
  • 1篇刘国青
  • 1篇张伟娜

传媒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 1篇全国儿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重及肥胖儿童夏令营减重效果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夏令营减重方式对超重、肥胖儿童减重的效果及出营后随访分析。方法对2023年7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30例超重、肥胖儿童给予为期2周的短期减重综合干预,以问卷调查、指标监测及回访追踪的方式,分别对儿童在入营前、入营期间及出营后随访2周的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及饮食、运动等资料采集,分析影响减重效果持续的因素。结果超重、肥胖儿童经过夏令营期间减重干预后均在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上出现下降,29例(96.7%)家长及儿童对健康饮食方式有了新认知。出营后2周内27例(90.0%)儿童能保持减重成果,仅3例(10%)出现了超1.5kg的体重回升。16例(53.3%)儿童体重未回升或进一步减少,继续减重超1.5kg者9例(30.0%)。体重出现回升者14例(4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营后不能坚持执行健康饮食习惯是体重回升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减重夏令营的饮食和运动综合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坚持执行良好饮食和运动习惯是减重效果持续性的重要因素,除了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健康生活意识外,还应注重后期习惯养成阶段的监督和指导。
王海红闫洁夏露露孟素芹蔺群星宋楠王晨严若华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综合干预
门诊分诊导诊前移在儿科特需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门诊分诊导诊前移在儿科特需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特需门诊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和研究组(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分诊挂号指导,研究组予以门诊分诊导诊前移。比较两组的错号率、挂号询问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无错号情况,低于对照组的10.20%(P<0.05)。研究组的挂号询问时间短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应用门诊分诊导诊前移的效果显著,可降低错号率,缩短挂号询问时间,在降低患儿焦虑心态的同时提升其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利于诊治过程顺利开展,值得推广。
李志佳王海红孟素芹
关键词:儿科
别让"小胖墩"变成"大麻烦"
2025年
各位家长朋友!当你每次瞅见自家娃肉乎乎的小脸儿,是不是心里甜滋滋的,忍不住想多亲两口?不过可得留个心眼儿——要是咱家娃体重噌噌涨,长成"小肉团子",那可真得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肥胖的情况越来越多.你可别觉得孩子胖点"有福气",这肥胖就像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健康小怪兽",不光影响娃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埋下各种健康隐患.
王欢王海红苏畅
关键词:体重增长儿童肥胖身心健康家长
血友病的家庭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血友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直在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家中开展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早期研究表明家庭注射和预防治疗能够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钟小红等人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开展的家庭治疗和护理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应在充分了解本国国情和现状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来完善本国家庭治疗和护理模式。
刘国青王海红吴润晖吴心怡甄英姿张颖张伟娜
关键词:血友病家庭治疗
婴幼儿肌内注射体位的改进
项目起止时间: 2004年4月-2004年10月现将操作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研究时限内随机抽取年龄在6个月-4岁,来儿童医院门诊注射室行臀部肌内注射的病儿100例,将其分成2个组,每组5...
王海红孔祥萍
关键词:肌内注射婴幼儿肌电图
文献传递
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特需门诊诊断为矮小症、生长迟缓、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等生长发育异常的患儿183例,根据疾病特点及类型分为身矮组(54例)、早发育组(41例)和对照组(88例),身矮组包括矮小症和生长迟缓患儿,早发育组包括性早熟和青春期早发育患儿,对照组为同龄阶段健康儿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患儿基本信息及日常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83例儿童中,男68例,女115例,就诊年龄3.4~16.5岁,平均(9.6±2.6)岁,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Ht-SDS)平均(0.47±1.58),体重标准差积分(w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Wt-SDS)中位数为0.41(-0.39,1.49)。单因素分析显示,身矮组挑食的比例(51.85%)高于对照组(3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70,0.064);早发育组不食用高脂快餐的比例(4.88%)低于对照组(14.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早发育组使用电子产品频率高的患儿占比(68.29%)高于对照组(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挑食(OR=2.302,95%CI:1.100~4.816,P=0.027)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运动及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均不是儿童早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挑食是儿童身材矮小的影响因素,暂无证据表明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及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可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王海红邹娅欣孟素芹王欢蔺群星宋楠李豫川
关键词:儿童日常生活习惯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2020至2023年儿童心理疾病中西医结合门诊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门诊儿童心理疾病的病种分布和治疗状况,为将来更好开展儿童心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首诊儿童心理疾病患儿共849例的人口学、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中西医结合门诊就诊的患儿男女比例3.4:1。(2)病种主要包括抽动障碍(23.1%)、多动障碍(19.7%)、学习困难(2.0%)、孤独症谱系障碍(2.1%)、焦虑障碍(4.1%)、行为障碍(1.2%)、智力低下(1.2%)、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障碍(2.5%)及重型精神疾病、多种心理疾病共患等。(3)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4)有些患儿转诊进行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结论(1)中西医结合门诊儿童心理疾病的病种包括了儿童精神科西医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是重型精神疾病少,伴发躯体疾病多,有少数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障碍。(2)共患病应该采取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3)中西医治疗临床需求多,要加强儿童心理中西医结合门诊的建设。
王海红侯林毅张纪水
关键词:儿童心理疾病中西医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