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 作品数:24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现状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及处置现状,为规范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使用家庭雾化吸入器的患儿家长300名,采用自制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处置现状。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300名家长均使用面罩式雾化吸入器,99.0%家长存在单个雾化吸入器多次重复使用现象,47.3%使用非一次性雾化吸入器,99.3%的家庭雾化吸入器能够做到专人专用,使用后94.0%的家庭采用流动水清洗,82.0%雾化吸入器清洗时不做拆分处理,80.0%冲洗时间不足3 min,仅2.0%儿童家长会对使用后的雾化吸入器进行消毒处理,72.0%很少或不使用防尘性密封袋保存雾化吸入器。结论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家庭中存在较多使用问题,亟需统一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清洁消毒标准,提升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管理。 赵雪丽 宋楠 张英 张丽华 于佳褀关键词:雾化吸入器 问卷调查 儿童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呼吸康复训练专家共识 2025年 目的制定《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呼吸康复训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开展呼吸康复训练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呼吸康复训练的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等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结合我国呼吸医学、危重症医学、儿科学、内科学、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等领域专家从事呼吸康复训练的实践经验,形成《共识》初稿。2024年3—5月,邀请44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初稿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共识》终稿。结果44名专家中,男3名,女41名,年龄(43.09±7.11)岁。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均为0.950,判断依据系数均为0.82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5。第1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65~0.211,各级条目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04、0.093、0.133(均P<0.05)。第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65~0.245,各级条目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39、0.093、0.122(均P<0.05)。《共识》内容包括BO患儿开展呼吸康复训练的目的与适用性、组建呼吸康复训练多学科合作团队、呼吸康复训练流程及呼吸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能为BO患儿呼吸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呼吸(哮喘)学组 湖南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护理学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 刘花艳 曾珊 谢鑑辉 易敏 梁湘 钟丽娜 刘玉琳 宋楠 文辉 蒯仲凯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科 呼吸康复 自制小儿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册在儿科门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儿家长对此疾病的认知、促进疾病的恢复及缩短病程。方法自制的小儿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册,对300例临床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就疾病知识、治疗指导及家庭护理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运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于预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疾病知识、治疗指导及家庭护理三方的掌握情况及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疾病交叉感染及传播。 李华 宋楠 关辉 孔祥萍关键词: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患儿家长 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特需门诊诊断为矮小症、生长迟缓、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等生长发育异常的患儿183例,根据疾病特点及类型分为身矮组(54例)、早发育组(41例)和对照组(88例),身矮组包括矮小症和生长迟缓患儿,早发育组包括性早熟和青春期早发育患儿,对照组为同龄阶段健康儿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患儿基本信息及日常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83例儿童中,男68例,女115例,就诊年龄3.4~16.5岁,平均(9.6±2.6)岁,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Ht-SDS)平均(0.47±1.58),体重标准差积分(w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Wt-SDS)中位数为0.41(-0.39,1.49)。单因素分析显示,身矮组挑食的比例(51.85%)高于对照组(3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70,0.064);早发育组不食用高脂快餐的比例(4.88%)低于对照组(14.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早发育组使用电子产品频率高的患儿占比(68.29%)高于对照组(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挑食(OR=2.302,95%CI:1.100~4.816,P=0.027)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运动及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均不是儿童早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挑食是儿童身材矮小的影响因素,暂无证据表明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及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可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王海红 邹娅欣 孟素芹 王欢 蔺群星 宋楠 李豫川关键词:儿童 日常生活习惯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12月所接诊的92例雾化吸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依从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喘息气促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中,保证护理人员治疗操作质量与规范,从而改善雾化吸入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提升其肺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推广价值。 张英 葛新顺 宋楠关键词:护理实践 依从性 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的构建及应用 2024年 目的:构建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并评价该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就诊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规则引擎,采用信息化方法根据患儿主诉、症状和体征进行预检分诊,系统自动决策推荐就诊科室或专业,同时对接院内多个子系统,形成门诊就诊全链条的信息化导诊系统。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检分诊及就诊流程;选取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就诊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进行就诊。比较两组患儿的就诊质量,患儿及家长和门诊在岗护士对该系统的使用评价。结果:与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应用前比较,应用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有所降低(P<0.05),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儿及家长对该系统使用的体验感、指导性、便捷性、准确性及全面性5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均>4.93分,门诊在岗护士评价得分>4.13分。结论:应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可有效降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提升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宋楠 吕娟 王春立 刘文 迟巍 刘洋 邓卓 孙宏国关键词:儿科门诊 预检分诊 满意度 护理信息化 移动护理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护理车,包括:车体,车体内限定有侧面开口的容纳腔,车体的上表面形成工作平台;显示器,显示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多个置物层,多个置物层在容纳腔的高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相连接,每个置... 宋楠耳穴贴压疗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指标的改善作用 2025年 目的 观察应用揿针的耳穴贴压治疗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4年4—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减重门诊接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02例,根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实施相应的揿针耳穴贴压治疗。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测量患儿体质量并计算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用InBody77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分析患儿脂肪率、肌肉量及基础代谢情况。于干预3个月,采用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就诊环境、就诊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 102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干预后体质量、BMI、脂肪率均低于干预前,而肌肉量及基础代谢高于干预前(P<0.05);患儿家长对就诊环境的满意度为99.01%,对就诊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为100%。结论 耳穴贴压疗法有助于改善单纯性肥胖患儿的体重指标,且患儿家长满意度高。 白志媛 宋楠 何强 丛蓉关键词:儿童 单纯性肥胖 耳穴贴压 辨证施护 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制订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护理实践,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等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共识”初稿。2023年12月—2024年2月,邀请2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初稿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并进行专家论证,形成“共识”终稿。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判断依据系数为0.93、熟悉程度系数为0.83。2轮函询中,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和0.252(均P<0.001)。“共识”包括人员管理、环境布局、适应证及禁忌证、皮下注射操作规范、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健康教育等6个部分。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能为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提供指导。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呼吸(哮喘)学组 宋楠 刘微 吕娟 朱蕊 迟巍 刘花艳 尚启云 王翠芝 李茜梅 刘晓莉 邵菡清 王紫娟 刘玉琳关键词:过敏性哮喘 皮下注射 儿科护理学 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PI)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PI的发生。方法:基于循证证据,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和功能模块,设计人机交互规则,以实现动态评估预警、干预措施决策、实时监测分析等功能,于2024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正式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住院患儿入院2 h评估及时率、评估准确率、PI发生率,并调查护士对系统使用的满意度。结果:系统应用后,住院患儿入院2 h评估及时率由82.5%提高至91.2%,PI评估准确率由89.7%提高至93.8%,PI发生率由3.60%下降至0.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应用后,护士对系统较满意,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3.79±17.71)分。结论:该系统能够为护士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预防PI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宋楠 迟巍 李宇璇 刘莹 朱蕊 王旭 刘文 奚悦 邓卓关键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患儿 信息系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