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指导语形式、材料性质对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该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指导语形式、材料性质对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指导语形式影响大学生对四卡问题的解决,肯定式指导语有助于提高被试的成绩。(2)材料性质影响大学生对四卡问题的解决,具体材料相比抽象材料有促进效应。本实验表明,指导语形式和材料性质都能对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产生影响,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 李华
- 关键词:四卡问题材料性质
- 谈两种修辞格的“偏离”现象
- 1999年
- 文章依据“零度”和“偏离”的观念,分析了“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格的偏离现象。作者指出: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既不能相同,也不会相似,比喻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对现实的偏离;夸张的修辞现象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完成对客观现实的偏离;夸张与比喻相互依存,才得以实现对现实的偏离。
- 李华
- 关键词:比喻夸张
- 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5
- 2011年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倦怠的研究,本文拟从学习倦怠概念的界定、学习倦怠的结构及其测量、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学习倦怠进行的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李华
- 关键词:学习倦怠影响因素
- 数词虚化及其修辞性被引量:5
- 2000年
- 数词有它计数、排序的“一般形式”,也有其模糊数义、夸张表意的虚化形式,虚化形式的修辞性使语言表达阈限扩大,表义丰富,功能增强。
- 李华
- 关键词:修辞
- 言语谐音现象初探被引量:11
- 2003年
- 言语交际活动中广泛地存在谐音现象,谐音手法运用于言语交际活动对于言语表达者和言语接受者来说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信息交流,谐音现象有复杂的结构模式、深厚的文化作用、特殊的控效性。
- 李华
- 关键词:语言学现代汉语谐音文化作用
- 言语的谐音控效及其传统道德机制
- 2002年
- 谐音这种言语表达方式具有控制信息的效应,也具有美化信息的效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在运用谐音表达方面脱离社会传统道德的制约,则会造成交际的失败,伤害他人,有损自己。谐音运用只有得到传统文化道德的认同,才能体现控制信息和美化信息的双重效应。
- 李华
- 关键词:言语交际谐音
- 穆时英小说意象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穆时英(1912-1939),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受到日本文学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运用新感觉主义、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手法,表现那个时代的城市生活,被誉为“新感觉派圣手”、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先驱、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美国“意象...
- 李华
- 关键词:穆时英小说意象分析意象群中国新感觉派中国新文学史意象构成
- 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参照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修订形成《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问卷》,结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①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项目均分为2.68);行为不当与情绪低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9,P<0.001);②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及其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效能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或P<0.001)。结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研究生的学习倦怠存在密切关系。
- 梁晓郭孝军丁凌云李华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学习倦怠
- 体育报道标题的修辞特色被引量:7
- 2002年
- 体育报道的语言属于新闻语体,是体育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翻开报刊,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标题,标题的作用就是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吸引公众的关注。标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报道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 李华
- 关键词:修辞特色新闻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