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孝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9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髋关节置换术
  • 4篇关节置换
  • 3篇疗效
  • 3篇股骨
  • 3篇钢板
  • 2篇大鱼际
  • 2篇形状记忆合金...
  • 2篇鱼际
  • 2篇远端
  • 2篇置换术后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皮瓣
  • 2篇皮肤脱套伤
  • 2篇全髋

机构

  • 19篇天门市第一人...
  • 4篇深圳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郭孝军
  • 10篇曾广军
  • 5篇尹青山
  • 5篇熊文
  • 5篇刘建华
  • 4篇梁晓
  • 2篇余爱军
  • 2篇黄国文
  • 2篇陈俊峰
  • 1篇胡纪泽
  • 1篇曹万军
  • 1篇丁凌云
  • 1篇彭继红
  • 1篇徐卫国
  • 1篇李华
  • 1篇刘玉娟
  • 1篇王国俊

传媒

  • 3篇骨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19例,创面缺损面积2 cm×5 cm^3 cm×6 cm,其中13例合并甲床缺如,6例伴甲床残留,均采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拇指的外形、感觉及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患者对拇指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本组12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5例术后2~4 d皮瓣表面出现水疱,颜色暗红,拆除蒂部旋转点缝线后,皮瓣血运逐渐好转,最终存活良好;2例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尖端皮缘坏死,换药后痂下愈合,无骨外露。所有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时,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指腹皮瓣感觉可,两点辨别觉6~9 mm,指背皮瓣无感觉恢复;手指功能评定结果:优17指,良2指,优良率为100%;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结果: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结论该术式疗效满意,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脱套伤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曾广军余爱军熊文郭孝军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脱套伤皮肤移植
新型内侧支撑钢板固定青壮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探究3枚空心钉联合Y型内侧支撑钢板治疗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股骨三维CT,建立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三维模型;建立3种内固定模型(3枚空心钉、3枚空心钉联合1/3管型内侧支撑钢板及3枚空心钉联合Y型内侧支撑钢板),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内固定方式所对应的内固定应力分布及峰值,内固定与股骨的位移分布及峰值进行分析。结果 3种内固定方式下内固定应力均分布于股骨颈骨折断端周围,3枚空心钉内固定应力峰值为40.98 MPa,3枚空心钉联合1/3管型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时空心钉、钢板及配套螺钉应力峰值分别为28.92 MPa、22.58 MPa、51.13 MPa,3枚空心钉联合Y型内侧支撑钢板时空心钉、钢板及配套螺钉应力峰值分别为29.66 MPa、45.50 MPa、63.65 MPa。3种内固定方式中股骨的最大位移均集中在股骨头顶端,3枚空心钉、联合1/3管型支撑钢板、联合Y型支撑钢板固定股骨位移峰值分别为0.93 mm、0.68 mm及0.60 mm,内固定位移峰值分别为0.87 mm、0.65 mm及0.56 mm。结论 对于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3枚空心钉联合Y型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单纯3枚空心钉及3枚空心钉联合1/3管型内侧支撑钢板,是值得推荐的固定方式。
李永奖郭孝军白笋蓬杨锐曾广军陈俊峰李浩王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支撑钢板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八例治疗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0个月~7年,平均16.4个月,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郭孝军曾广军汪元成尹青山文汉林徐卫国
关键词:齿状回骨折寰枢关节脱位
小切口骨外固定器加压半螺纹针治疗胫腓骨螺旋骨折(附34例报告)
2000年
我们从1998年6月~2000年1月采用杜靖远教授等设计的加压半螺纹针及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螺旋骨折3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郭孝军吴观定
关键词:骨外固定器
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中远端锁钉失败分析
2003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股骨干骨折,男72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平均34岁;其中新鲜骨折84例,陈旧性骨折16例;横型骨折58例,短斜形或其它骨折42例.
郭孝军黄国文彭继红白笋蓬刘建华
关键词: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适应证
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又称'小样本实验设计',它是以单个或人数较少的被试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下的被试进行观测,着重于对被试的行为变化进行测量。由于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被试的样本容量小、被试异质性高,传统的心理学研究...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
关键词:特殊儿童
重度骨盆骨折在院前和急诊科及早识别、诊断和固定
2010年
本文着重对骨盆骨折的危险因素、骨盆骨折的出血原因,重点强调在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
汪元成郭孝军
关键词:骨盆骨折救治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4~24月(平均7个月),术后3~7个月骨折正常愈合,14例患者...
郭孝军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髋关节置换
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MIPPO治疗AO/OTA C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AO/OTA C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应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MIPPO治疗的AO/OTA C型Pilon骨折患者51例,男性42例,女性9例;年龄19~72岁,平均46.8岁;摔伤32例,道路交通伤19例。分析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螺钉松动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发生率、踝关节的运动范围(ROM)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2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0.3±4.0)个月。VAS和AOFAS评分术后12个月[(2.1±0.5)分、(82.8±15.3)分]与末次随访[(2.0±0.6)分、(81.9±1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肢踝关节背屈ROM为(13.0±2.2)°,跖屈ROM为(38.3±3.6)°。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失效、螺钉松动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致延期愈合,予伤口换药后二期愈合。结论对于AO/OTA C型Pilon骨折而言,选择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MIPPO,不仅临床疗效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周高礼郭孝军白笋蓬
关键词:PILON骨折前外侧入路微创钢板
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松解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采用关节镜等离子刀松解臀肌挛缩症患者23例(33侧),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5~41岁,平均(26.1±3.8)岁。同期开放性手术治疗11例17侧,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36岁,平均(23.4±4.1)岁。比较两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1);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松解和开放性手术均为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有效方法,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可早期康复锻炼,住院时间短,手术满意度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及美观的方法,但对严重的臀肌挛缩症不能彻底治疗,需要选择开放手术。
王浩刘诚郭孝军白笋蓬向超王国俊赵领财
关键词:关节镜臀肌挛缩微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