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晚期
  • 6篇化疗
  • 5篇胃癌
  • 4篇晚期胃癌
  • 3篇胰腺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二线化疗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机构

  • 16篇江苏省宝应县...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张智
  • 4篇沈健
  • 3篇张喜珍
  • 3篇朱琳
  • 3篇刘立新
  • 3篇庾庆丽
  • 3篇李海良
  • 2篇刘春华
  • 2篇孙桂华
  • 1篇杨承凤
  • 1篇郭人花
  • 1篇郭燕
  • 1篇李树斌
  • 1篇李俊

传媒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24例,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进展后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 d1,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3例,进展(PD)9例。有效率(CR+PR)8.3%(2/24),临床获益率(CR+PR+SD)62.5%(15/24)。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皮疹。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 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关键词: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张喜珍张智
关键词: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奈达铂5-氟尿嘧啶癌患者
重症胰腺炎早期血液流变学与D—二聚体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重症胰腺炎早期血液流变与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 :将 8例重症胰腺炎列为A组 ,将 1 2例轻症胰腺炎列为B组 ,1 8例正常人列为C组。患者于入院后 2 4h内肘静脉采血 4~5ml,抗凝 ,使用重大维多产全血自动血流变快测仪PASCO - 30 1 0检测各项血流变指标 ,包括 :血浆粘度 (mpa .S) ,全血还原粘度 (mpa .S) ,红细胞聚集指数 ,卡松粘度 (mpa .s) ,纤维蛋白原 (g/L)。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 (mg/L)。结果 :A ,B ,C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A组与B组相比 ,或A与C相比 ,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B组与C组相比 ,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即存在血流变异常与高凝状态 ,因此 ,早期检测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与D—二聚体 。
张智李海良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血液流变学
反应停联合FOLFIRI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反应停联合FOLFIRI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沙利度胺200mg,睡前顿服,d1-10;伊立替康150mg/m2,静脉滴注90min,d1;甲酰四氢叶酸(cF)200mg/m2,静脉滴注2h,d1-2;5-Fu400mg/m2,静脉推注,d1-2,5-Fu600mg/m2静脉滴注22h,d1-2。每2w重复,4w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2例,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为27%,疾病控制率3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1%、22%;5%,0;11%;11%和5%。结论:反应停联合FOLFIRI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控制。
刘立新张智
关键词:反应停FOLFIRI二线化疗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16例既往接受过基于吉西他滨的方案化疗失败的胰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及以上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无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9例(56.3%)病情稳定,7例(43.8%)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56.3%;临床获益率31.2%;中位无进展生存12周;中位生存期4个月;血液学毒性发生率75%,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16.7%,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6.7%;腹泻发生率41.7%。1例出现3度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50%,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用于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腹泻。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关键词: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晚期胰腺癌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化疗失败后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5例),一组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即雷替曲塞3 mg/m^2,d_1;奥沙利铂85 mg/m^2,d_1。另一组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即卡培他滨1 000 mg/m^2,bid po,d1~14,奥沙利铂130 mg/m^2,d_1。以上两组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vs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73.33%vs 66.67%(P=0.69),总有效率(RR)20%vs 13.33%(P=0.6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3.91个月vs 3.72个月(P=0.32),中位生存时间(mOS)8.07个月vs 6.48个月(P=0.64)。恶心、呕吐发生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腹泻、转氨酶升高及心脏毒性,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对于晚期胃癌的二线化疗,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疗效不劣于其他方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张智沈健庾庆丽
关键词: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晚期胃癌二线化疗
希罗达联合周剂量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希罗达联合周剂量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初治组12例,复治组8例。患者给予希罗达1000 mg/m2,饭后半小时口服,2次/d,第1~14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65 mg/m2,每周1次,连用2周,每3周重复。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全组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5.0%。初治组有效率为50%,复治组有效率为37.5%。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少数患者出现Ⅰ~Ⅱ度周围神经毒性。结论希罗达联合周剂量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刘立新张智
关键词:希罗达奥沙利铂胃癌老年
C反应蛋白在评估急性胰腺炎病理改变中的意义
1998年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病情轻重不等,水肿型,病情自限性,重症胰腺炎易并发休克、呼吸衰竭和MOF,病死率高达25%~40%,预后凶险。因此,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评估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现就26例水肿型、10例出血坏死型以及20例正常人的年龄、白细胞(WBC)。
张智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病理C反应蛋白
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观察及护理
2006年
郭燕张智杨承凤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5-氟脲嘧啶奈达铂联合化疗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
沙利度胺联合CAP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希罗达和伊立替康(CAP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沙利度胺200mg,睡前顿服,d1-14;伊立替康150mg/m2,静脉滴注90min,d1;希罗达1000mg/m2,每日2次,连服14天;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全组12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50%),稳定(SD)4例(33.33%),病情进展(PD)2例(16.67%),总有效率(ORR)50%,疾病控制率(DCR)83.33%。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7例(58.33%),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41.67%),恶心呕吐4例(33.33%)。结论:该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能耐受。
张智沈健
关键词:沙利度胺晚期结直肠癌化学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