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痰、瘀、虚辨证论治癌性疼痛被引量:6
- 2013年
- 癌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运用三阶梯止痛治疗,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成瘾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治疗信心。中医从痰、瘀、虚辨证论治结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不良反应,取效良好,但仍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临床中不断总结,以期更好的运用于临床,解除患者痛苦。
- 朱琳
- 关键词:癌性疼痛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
- 从痰、瘀着手辨证论治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
- 2016年
- 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常规给予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但由于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疗效欠佳,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从痰、瘀着手,可以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化放疗的不良反应,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 朱琳张定国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辨证论治
- 化疗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在肿瘤的化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现代医学处理并发症的不断涌现出新的药物,辨证运用中医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使化疗得以顺利进行。
- 朱琳
- 关键词:化疗副反应中医药治疗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24例,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进展后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 d1,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3例,进展(PD)9例。有效率(CR+PR)8.3%(2/24),临床获益率(CR+PR+SD)62.5%(15/24)。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皮疹。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 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 关键词: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16例既往接受过基于吉西他滨的方案化疗失败的胰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及以上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无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9例(56.3%)病情稳定,7例(43.8%)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56.3%;临床获益率31.2%;中位无进展生存12周;中位生存期4个月;血液学毒性发生率75%,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16.7%,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6.7%;腹泻发生率41.7%。1例出现3度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50%,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用于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腹泻。
-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 关键词: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晚期胰腺癌
- 扶正散结法结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药及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中药加化疗治疗(治疗组),并与20倒单纯化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近期客观疗效相近,有效率(CR+PR)分别为50.00%和45.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和感觉神经毒性,治疗组较轻(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结合化疗对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疗效肯定,毒副作用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 朱琳陈玉超
-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
- 从气立论辨治肿瘤
- 2010年
- 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过程中,结合气虚、痰凝、血瘀等主要表现,从"气"立论辨证施治,通过辅助正气、理气化痰、行气活血为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朱琳
- 关键词:辨证论治
- 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组),每组15例。单纯化疗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纯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肿瘤标志物、卡氏评分、体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CEA变化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卡氏评分值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卡氏评分值轻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比单纯化疗组患者较少出现Ⅲ度、Ⅳ度不良反应。Ⅲ度以上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以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 朱琳张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