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晚期
  • 1篇心肺疾病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血栓
  • 1篇养阴
  • 1篇养阴法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伊立替康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益气
  • 1篇益气养阴
  • 1篇益气养阴法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衰胶囊

机构

  • 6篇江苏省宝应县...

作者

  • 6篇张喜珍
  • 3篇张智
  • 2篇朱琳
  • 2篇庾庆丽
  • 2篇孙桂华
  • 2篇沈健

传媒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肾衰胶囊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肾衰胶囊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非透析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肾衰胶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肾功能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肾衰胶囊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张喜珍冯乔林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胶囊中药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肾功能
益气养阴法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结肠黑变病50例被引量:3
2018年
2015—2017年,我们采用益气养阴法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结肠黑变病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结肠黑变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0~77岁,平均61.3岁。均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黑变病,不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
张喜珍冯乔林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保留灌肠治疗益气养阴法口服门诊患者心肺疾病
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张喜珍张智
关键词: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奈达铂5-氟尿嘧啶癌患者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24例,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进展后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 d1,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3例,进展(PD)9例。有效率(CR+PR)8.3%(2/24),临床获益率(CR+PR+SD)62.5%(15/24)。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皮疹。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 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关键词: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肢血流情况、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D-D、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给予康复训练及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肢血流状况,调节各凝血指标,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张喜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16例既往接受过基于吉西他滨的方案化疗失败的胰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及以上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无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9例(56.3%)病情稳定,7例(43.8%)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56.3%;临床获益率31.2%;中位无进展生存12周;中位生存期4个月;血液学毒性发生率75%,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16.7%,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6.7%;腹泻发生率41.7%。1例出现3度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50%,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用于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腹泻。
沈健张智庾庆丽孙桂华朱琳张喜珍
关键词: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晚期胰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