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划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绍兴地区157例非综合征聋儿童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 2019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谱及突变频率。方法对157例耳聋患儿,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4个常见耳聋基因GJB2、线粒体12srRNA、SLC26A4和GJB3检测,检测位点包含以上4个基因的20个热点突变位点。结果157例耳聋患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突变67例,检出率42.68%,其中致病突变38例,包括17例GJB2c.235delC纯合突变,8例GJB2复合杂合突变,5例SLC26A4IVS7-2A>G纯合突变和8例SLC26A4复合杂合突变。在各突变位点中检出率最高的是GJB2235delC39例,检出率31.85%,其次是SLC26A4IVS7-2A>G19例,检出率12.10%。未检测出GJB3基因和mtDNA突变。有耳聋家族史患儿中有52.94%检出基因突变,与无耳聋家族史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P>0.05)。结论 GJB2及SLC26A4基因为本地区耳聋患儿中常见致病基因,235delC和IVS7-2A>G分别为GJB2和SLC26A4的主要突变形式。
- 余红杨晶群吴长划
-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耳聋基因
- 绍兴地区14岁以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1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情况。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该院接受儿童保健的14岁以下儿童1808人进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维生素D水平正常454人(25.1%),不足838人(46.3%),缺乏476人(26.3%),严重缺乏40人(2.2%)。男女儿童维生素D水平正常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足与缺乏率普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0~12月份维生素D水平正常率最高,未出现严重缺乏情况;不足率普遍随月份增加而逐渐升高,缺乏率随月份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绍兴地区1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乐观,儿保医师除关注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预防佝偻病防治外,应同时关注2岁后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定期监测,发现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及时防治。
- 陈晓霞吴长划余红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儿童
- 孕期贫血对出生结局及婴幼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孕期贫血对妊娠结局和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收集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1604例孕产妇孕早、晚期血红蛋白检验数据及新生儿出生结局情况,并追踪其3、6及12月龄身长和体质量,并对6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及记录。结果孕早、晚期贫血率为11.72%、14.71%。孕早期贫血组其早产儿发生率大于非贫血组(χ^(2)=309.919,P<0.001),孕晚期是否贫血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晚期贫血产妇所生婴儿6月龄贫血率高于孕晚期非贫血组(P<0.05),孕早期贫血与其6月龄婴儿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晚期是否贫血对其婴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贫血与不良妊娠结局和婴儿期贫血相关,与体格发育生长无明显关系。
- 吴长划余红骆芙蓉
- 关键词:贫血生长发育
- 一种脑瘫剪刀步态矫正训练辅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脑瘫剪刀步态矫正训练辅具,包括隔板和移动件,隔板包括避让槽,移动件能够沿着避让槽长度方向来回往复移动,移动件包括底座,底座位于隔板下方,底座下部设有滚轮,底座上部设有导向台,导向台插入避让槽内且与避让槽...
- 周玲玉刘丹吴长划
- 早期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早期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符合入组条件的1924名婴儿,在42 d、3月龄、6月龄、8月龄及12月龄分别测量身长、体质量及头围,并对其喂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2 d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9.80%,3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为70.11%。6月龄、8月龄及12月龄持续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8.85%、29.02%及11.17%。婴儿42 d时,纯母乳喂养1343名,占69.80%;混合喂养503名,占26.14%;人工喂养78名,占4.05%。3月龄时,纯母乳喂养1349名,占70.11%;混合喂养371名,占19.28%;人工喂养204名,占10.60%。42 d、3月龄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随月龄增加,体质量、身长增长趋势明显(42 d:F=9.773,6.885,均P<0.05;3月龄:F=9.156,8.677,均P<0.05)。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8月龄及12月龄时,持续母乳喂养组随母乳喂养月龄增加,肥胖率、超重+肥胖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早期纯母乳喂养和6月龄后持续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预防婴儿期的超重和肥胖。
- 吴长划余红骆芙蓉
- 关键词:母乳婴儿生长发育
- 绍兴地区131名耳聋患儿常见致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耳聋患儿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了解本地区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谱及突变频率,为遗传性耳聋的远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对2家聋儿康复中心聋儿和经新生儿听力筛查确诊的听力损失患儿共131例,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4个常见耳聋基因GJB2、线粒体12sr RNA、SLC26A4和GJB3检测,检测位点包含以上4个基因的20个热点突变位点。结果 131例耳聋患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突变63例,检出率为48.09%,其中纯合突变20例,检出率为15.27%,杂合突变53例,检出率为40.46%。GJB2检出38例,检出率为29.01%,SLC26A4 25例,检出率为19.08%,检出频率最高的是GJB2 235del C位点和SLC26A4的IVS7-2 A>G位点,检出率分别为26.72%和12.98%,未检测出GJB3基因和mt DNA突变。有耳聋家族史患儿中有60.71%检出基因突变,与无耳聋家族史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2,P>0.05)。结论本地区耳聋患儿中常见耳聋基因检出率较高,主要为GJB2、SLC26A4基因突变,线粒体12Sr RNA突变可能不是本地区耳聋患儿的主要致病基因,通过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耳聋病因,对家庭再生育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余红杨晶群吴长划吴志强
-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突变耳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