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革

作品数:55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6篇大细胞
  • 6篇肥大
  • 6篇肥大细胞
  • 5篇肾移植
  • 5篇免疫
  • 4篇血清
  • 4篇排斥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肾病
  • 3篇排斥反应
  • 3篇肿瘤
  • 3篇类风湿
  • 3篇类胰蛋白酶
  • 2篇凋亡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性细胞
  • 2篇增殖
  • 2篇肾病模型

机构

  • 30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汕头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刘亚革
  • 15篇曹建平
  • 10篇姜志明
  • 8篇张晓晨
  • 8篇蒲菲菲
  • 4篇常奎忠
  • 4篇马东初
  • 4篇孙英慧
  • 4篇孟璐露
  • 3篇向军
  • 3篇孙亦红
  • 3篇康建
  • 3篇刘民培
  • 3篇安天义
  • 3篇左巍
  • 2篇李萍
  • 2篇马小锋
  • 2篇林小平
  • 2篇张晓艳
  • 2篇初俊杰

传媒

  • 10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现代康复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色谱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大细胞在肾移植超急排斥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刘亚革曹建平向军孟璐露姜志明唐谊海
关键词:超急排斥反应肥大细胞免疫组化肾移植
全文增补中
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巨核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倍性被引量:12
1995年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抗原分布和巨核细胞DNA的倍体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血小板恃异性抗原分布在各个病例间有一定差异,其中一例高达85%以上,HLA-DR ̄+,和细胞在各个病例间分布同样有一定差异,说明白血病巨核细胞系恶性克隆可发生在造血于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病态巨核细胞DNA倍性分布大部分处2N,少部分处于4N,未见高于4N巨核细胞。提示其DNA倍体化过程受阻。细胞处于S期和G_2+M期的细胞<20%,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骨髓细胞相同,超微结构显示白血病细胞有凋亡现象,提示白血病巨核细胞堆积可能与其凋亡减少有关。
马东初孙英慧王海林常奎忠方军捷赵嫣刘丽梅刘亚革
关键词:白血病巨核细胞流式细胞仪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曹建平姜志明张晓晨刘亚革蒲菲菲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STNF-RELISA
肥大细胞在花粉症患者鼻与支气管黏膜的浸润及分布特征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Tryptase,肥大细胞活化的特征性酶)在花粉症患者(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病人)的鼻息肉组织和支气管粘膜的表达、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季节性花粉过敏患者20例(其中轻、中度过敏性鼻炎合...
林小平高燕刘亚革冯新利何韶衡王浩阳
关键词:肥大细胞鼻息肉组织支气管粘膜支气管黏膜
文献传递
大鼠马兜铃酸肾病模型中炎性细胞浸润的特点及意义被引量:10
2005年
左巍刘亚革王继红郑红光徐凤羽朱跃进
关键词:马兜铃酸肾病炎性细胞免疫组化
脾虚泄泻患者肠道嗜酸细胞主碱基阳离子蛋白和CD3细胞表达与食物过敏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及肠道嗜酸细胞炎性递质:嗜酸细胞主碱基阳离子蛋白(MBP)和CD3细胞表达的关系,探讨脾虚泄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指导298例脾虚泄泻患者做食物日志,将症状与食物明显相关者(76例,25.5%)分为饮食调整组与对照组各38例,同时对其中9例患者十二指肠黏膜嗜酸细胞炎性递质:MBP和CD3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饮食调整组4周症状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23.7%、65.8%)均优于对照组(2.6%、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十二指肠黏膜MBP和CD3阳性细胞较对照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所致肠道免疫机制紊乱关系密切,饮食调整有利于脾虚泄泻症状的缓解。
林一帆林小平王长洪高文艳陆宇平巩阳奚艳秋刘亚革
关键词:脾虚食物过敏
肾移植供受者DR4-DRB1等位基因的分型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研究HLA DRB1等位基因的分型配合 ,因为相配的肾移植 ,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方法我们合成了一对DR4特异性引物 ,对DR4阳性的肾移植供受者的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后 ,将PCR产物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cII,AvaII ,HinfI,HaeII ,HphI和MnlI进行酶切。结果根据酶切结果及RFLP图型 ,可将DR4进一步分为DR4 DRB1 0401~0411。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精确 ,可为肾移植中DR4阳性供受者HLA DRB1等位基因的配型提供可靠的方法。
曹建平李萍刘亚革蒲菲菲孟露露安天义
关键词:肾移植供受者等位基因
慢性排斥肾肥大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了解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时肥大细胞在排斥肾中的形态、超微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以探讨肥大细胞是否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爱尔沙蓝特殊染色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结果:发现慢性排斥肾中, 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主要分布于肾皮质区。特殊染色及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排斥肾中至少存在幼稚与成熟两种类型的肥大细胞。在移植后3 个时间段( < 1 年, 1 年~4 年及> 4 年) ,每个高倍视野中,肥大细胞的平均数分别为2 .09 ±2 .84 ,8 .93 ±4 .25 和13 .76 ±4 .53 ,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肥大细胞呈增加的趋势。4 年以上组明显高于1 年~4 年组,( P < 0 .01) ;小于1 年组的病例中52 % 未见到肥大细胞。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参与了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其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刘亚革曹建平向军王世贤孙文利刘龙姜志明
关键词:肾移植慢性排斥肥大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
慢性排斥患者移植肾组织中肥大细胞亚类分析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了解慢性排斥患者移植肾中的肥大细胞是否存在不同亚类。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及肥大细胞特异酶Tryptase(类胰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0例切除的慢性排斥患者移植肾标本进行了肥大细胞形态观察。结果:发现慢性排斥患者移植肾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肥大细胞。分别为甲苯胺蓝染色阳性,Tryptase阳性及以上二种方法双阳性的细胞类型。三种类型肥大细胞占肥大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312%;805%与6886%。结论:经由甲苯胺蓝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证明:在慢性排斥患者移植肾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肥大细胞,其功能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刘亚革孟璐露姜志明曹建平蒲菲菲
关键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结核杆菌硬脂酸测定对脑脊液菌阴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6
1995年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技术分离出结核杆菌特征组份并鉴定为结核杆菌硬脂酸。对59例脑脊液菌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与122名非结核性脑膜炎对照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检出结核杆菌硬脂酸44例,对照组中检出5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4.6%和95.9%。表明结核杆菌硬脂酸的检测有助于菌阴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康建包美复梁建中马小峰刘亚革于笑难
关键词:结核病脑膜炎脑脊液结核杆菌硬脂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