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菲菲

作品数:29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血清
  • 7篇葡萄糖
  • 7篇葡萄糖醛酸酶
  • 6篇肿瘤
  • 5篇酸酶
  • 5篇糖醛
  • 5篇糖醛酸
  • 5篇葡萄糖醛酸
  • 5篇醛酸
  • 5篇细胞
  • 5篇Β-葡萄糖醛...
  • 4篇肾移植
  • 4篇ELISA
  • 3篇源性
  • 3篇内源性
  • 3篇结石
  • 3篇患者血清
  • 3篇活性
  • 3篇肝肿瘤
  • 2篇胆结石

机构

  • 22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22篇蒲菲菲
  • 9篇杨波
  • 9篇刘亚革
  • 8篇朱善德
  • 6篇康健
  • 6篇曹建平
  • 5篇姜志明
  • 3篇范剑非
  • 3篇孙亦红
  • 3篇马东初
  • 2篇冯丽雅
  • 2篇李萍
  • 2篇康建
  • 2篇展德廷
  • 2篇张弘
  • 2篇刘硕
  • 1篇张晓晨
  • 1篇祝岩
  • 1篇康健
  • 1篇韩劲松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蛇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通过调节核糖体蛋白S6激酶1的磷酸化阻断SP600125诱导的CMK细胞多倍体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翻译后修饰在巨核细胞倍体化调控方面的作用。方法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单独或联合处理CMK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DNA的相对量,从而进行DNA倍体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下游靶分子S6K1表达和磷酸化修饰(Thr389和Thr421/Ser424)的变化。使用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检测分析H-89与S6K1结合的关系以及对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SP600125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同时,上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下调Thr389的磷酸化。H-89不但部分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而且下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上调Thr389磷酸化。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分析发现H-89通过占据ATP结合位点,抑制S6K1活性。值得注意的是,H-89和SP600125均抑制PKA的活性,而且两者联合进一步抑制了PKA的活性,表明H-89阻断SP600125诱导CMK多倍体化与其对PKA的作用无关,而与S6K1磷酸化修饰状态的改变有关。结论 H-89通过调节S6K1磷酸化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
赵松杨金刚李长岭邢思宁于颖刘硕蒲菲菲马东初
关键词:巨核细胞
一种医用大规模液体培养袋移液挂架
一种医用大规模液体培养袋移液挂架,包括底座,底脚,伸缩装置,立柱,横杆,挂钩,旋转支撑装置,平台,手柄,锁紧装置,横梁;其中:底座的下部安装有底脚;底座的上部通过旋转支撑装置安装有平台;平台上安装有两根分体结构的立柱,每...
马东初于卉影左巍蒲菲菲刘硕
文献传递
肝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β—葡醛酸酶活性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1999年
杨波朱善德于众张弘杜晓炬康健蒲菲菲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增大对心房肌组织Ang Ⅱ/Rac1/STAT3途径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增大对心房肌组织纤维化程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途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12月30例在我院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0(56.9±6.8)岁。将10例窦性心律患者为作对照组(A组);合并持续性房颤20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左心房内径(LAD)分为两组,B组LAD 50~65 mm(n=10),C组LAD>65 mm (n=10)。术中建立体外循环后获取右心耳组织标本,采用HE及Masson染色,并辅以显微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组织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房肌组织的AngⅡ浓度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Rac1、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随着左房内径增加,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减少,同时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加重及细胞核大小不均一。此外Masson染色显示心房肌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加并分割包绕。心房肌组织中AngⅡ浓度、Rac1与STAT3蛋白表达水平随左心房内径增大表达水平增强,并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纤维化程度以及AngⅡ/Rac1/STAT3信号途径表达水平随左心房内径增大明显增强。
兰怀王辉山薛晓东尹宗涛祝岩韩劲松马东初蒲菲菲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RAC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ELISA技术测定肝癌与不同疾病患者血清中βG活性,并对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G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βG活性明显高于肺癌,胃癌,甲状腺癌;也明显高于肝血管瘤,肝硬化等肝脏良性病变,均为P<001;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及介入治疗后血清βG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肝癌复发时βG活性又有增高趋势。结论:作为一种体内酶标志,βG对肝癌的诊断。
杨波张宏朱善德杜晓炬蒲菲菲蒲菲菲范剑非
关键词:ELISA肝细胞癌肝肿瘤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曹建平姜志明张晓晨刘亚革蒲菲菲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STNF-RELISA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主要特征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关节、肌腱、软骨、韧带的侵蚀性破坏[1]。目前许多研究显示,细胞因子是RA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介质。TNF-α,IL-6和IL-8既参与RA免疫应答中B细胞的...
曹建平姜志明蒲菲菲刘亚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IL-6IL-8
重组人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常规方法制备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人重组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D3、3D12、3F9和3B8.经免疫琼脂双扩散法鉴定,其分泌的McAb的亚类分别为:IgG2b、IgG3、IgG1和1gG1.相对亲和常数前两株McAb为6.25×10-11、后两株McAb为6.25×10-13.问接ELISA法测培养上清的效价为2×102~1.28×105.由小鼠腹水提取的4株McAb与天然γ-干扰素均产生交叉反应,对重组的人γ-干扰素均具有中和活性.其中3F9和3D3培养上清对重组人γ-干扰素亦有明显的中和活性。用3F9McAb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备了亲和层析柱,用其纯化粗提的γ-干扰素纯度达到95%以上,比活性达1.9×107IU/mg蛋白.
刘亚革蒲菲菲曹建平孙亦红
关键词: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东北白眉蝮蛇毒细胞毒组分的分离制备及活性鉴定被引量:1
1990年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从东北白眉蝮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元选择性,但各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别。对正常人体细胞也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与肿瘤细胞相比,敏感性较低。这种蛋白质加热到56℃,30分钟,细胞毒活性稳定。4℃及-20℃保存4个月,细胞毒活性稳定。PH值低于4及高于9时,可使其完全失活。
孙亦红蒲菲菲姜志明赖福平庞健男
关键词:蝮蛇蛇毒细胞毒
ELISA测定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5
1998年
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当机体患有癌症或发生恶变时,该酶活性增高。我们应用ELISA法对血清β-G进行检测,判断其在良恶性疾病筛选和诊断中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选择肿瘤组111例...
杨波蒲菲菲康健范剑非杜晓炬李顺明朱善德邢婕
关键词:肿瘤ELISA血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