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民 作品数:7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湖北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维生素 D_3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1992年 维生素 D_3(VD_3)的代谢物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其中活性最强的是1α,25二羟维生素D_3。其诱导分化活性与其结构中的1α-OH 和25-OH 有关。VD_3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机理与以下因素有关: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癌基因表达、蛋白激酶活性、细胞内 pH 值、细胞内 Ca^(?)浓度、细胞膜磷脂、VD_3在细胞内的代谢等有关。VD_3与其他诱导剂如维甲酸、干扰素等有协同作用,临床应用宜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并监测血钙。 谢燕 张志玉 陈济民关键词:白血病 维生素D3 细胞分化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附二例报告) 1989年 本文报告急性髂外动脉栓塞合并DIC二例,其病情急剧,预后严重。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疗等进行了讨论。认为:一旦确诊下肢动脉栓塞即应早期作手术治疗,以免DIC的发生;在发生DIC后进行后期取栓也有利终止DIC病理过程的发展;术前术后均应使用抗凝剂、祛聚剂,并发DIC时尤应行抗凝治疗。 陈济民关键词:动脉栓塞 下肢 血管内凝血 34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1990年 应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阻抗法对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 ATP 释放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 ATP 释放明显低于正常。提示白血病患者不仅有血小板投量减少,亦存在其聚集及释放功能的障碍。 向连滨 张志玉 陈济民关键词:白血病 血小板聚集 病理学 5例M_4Eo的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学观察 1992年 观察了5例 M_4Eo 患者的 Eos 形态以及细胞化学染色,并与6例继发性 Eos 增多症患者的 Eos 作了比较。发现 M_4Eo 患者 Eos 形态学在多数项目上与后者有明显差异,细胞化学染色也与粒-单核细胞类似,其中1例可见 Auer 小体。我们认为:M_4Eo 患者体内不仅存在着粒-单核细胞系的恶性细胞克隆,其 Eos 数量以及质量也有异常。可能属髓系干细胞克隆恶性变。此外,M_4Eo 的诊断标准之一,骨髓 Eos 分类也应以非红系计算为宜。 夏虹 张志玉 陈济民 平小莉 王巧玲关键词:白血病 嗜酸细胞增多 1α,25二羟维生素D_(3),13—顺式维甲酸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1992年 用1a,25二羟维生素D_(3)(VD_(a)),13-顺式维甲酸(RA)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原代细胞,观察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能力、膜抗原、细胞化学及细胞形态的变化。发现VD_(3)、RA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ANLL原代细胞分化,联合用药可降低VD_(3)用量并且能增强诱导分化作用。ANLL-M_(3)较其它各塑更易被诱导分化,而且分化更完善。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方向受诱导剂和白血病类型的双重影响。 谢燕 陈济民 张志玉关键词:维甲酸 白血病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例分析 被引量:3 1990年 对95例汽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出、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确沙并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42例(44.2%)。DIC患者各项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革依次为:血小板数(BPC)100%>纤溶酶页(PL3195.2>抗凝血酶II(AT-III)90.53>凝血酶时间(TT)78.6%>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71.4%>纤维蛋白原(FIG>69%>凝血酶原时间(PT)57.1%>破碎红细胞12.2%。EHF并发DIC多发生于第3~6病日,在低血压休克期发生率最高。作者认为AT-III号DIC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PLG对诊断DIC继发性纤溶有重要意义。此外,对EHF并发DIC的治疗提出粗浅的看法。 陈济民 向连滨 张志玉 管美英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