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唑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液电解质排泄的影响
- 1990年
- 本文报道防毒唑、安葚剂双盲对照研究244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241尿液K^(+)、Na^(+)及CI离子排泄保时利定结果。其中尿钾24h排泄量在病毒晚组从用药后第2日起就明显高于对照组(Pc、0.001),尤に第病日而人院竹早胡患者为甚,两组24h尿钾排泄量均高于正常水平。尿钠24h排没量,毒唑组!八月药后第4日至用药后第10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5),其中早期患者更为明显。两组的尿钠24h排泄量均低于正常水平。早期入院的病毒唑组息者于用药后第6日就达到正常水平。乐3241排泄量病毒唑红从用药后第3日明显高予对照组(P<0.01~P<0,001)。结早用,产用病存唑后尿液电解质的排泄量明显增加、早期用药者效果更为明显。
- 管美英周新春
- 关键词:病毒唑出血热
- 正常人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脏损害时肌酐清除率的快速计算法
- 1992年
- 我们对207名正常人和23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测其身高(H)、体重(W),24小时尿量(V、)血肌酐(Scr)及尿肌肝(Ucr),按24小时尿量法(即实测法)和Cockcroft's公式法(即Cockeroft's法)分别算出肌肝清除率(Ccr),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之间r与t值,呈明显正相关,但各期Cor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Cockcroft's法不适用于HFRS患者。根据Ccr均值的相关值提出HFRS各期的校正值ad,代入Cockcroft's公式,推出Cockcroft's校正公式(简称校正法):Ccr=(140-ad-Age)×W(72×Scr)。对校正法与实测法进行比较,两者差异无差性(P>0.05)。经14例HFRS临床应用验证,两种方法之间各Ccr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证明校正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重复性,便于基层医院临床医师掌握。
- 袁静管美英王圣基贾海汉姜诗巫振欧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损害肌酐清除率HFRS肾功能
- 黄芩的炮制学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管美英
- 关键词:黄芩
- 流行性出血热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动态变化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药物治疗双盲法科研中安慰剂组的73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分析了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在不同的病型、病期中的自然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相关性,并与正常人相比。结果显示:在病型中,轻型患者的 Ccr 即较正常人为低(P<0.05),病型愈严重,Ccr 降低愈明显,各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cr 与性别无关(P<0.05)。各型的Ccr 与 BUN,Scr 呈负相关(P<0.05)。在病期中,发热期患者 Ccr 低于正常人(P<0.05),至低血压休克期最低,移行期开始回升,恢复期仍有70.9%(56/79例次)检测未恢复正常。结果提示 Ccr 与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
- 陈丽嘉袁光辉管美英巫振欧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肌酐清除率CCR
- 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病毒抗原
- 1990年
- 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小板病毒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HF患者血小板膜表面及血小板内均有金颗粒存在;在解体的血小板碎片中亦有大量金颗粒存在。有金颗粒存在的血小板,分泌颗粒减少或缺失,空泡增多,形态变异,开放管道扩张。结果提示,血小板可作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森(EHFV)的肥细胞而受到攻击,致使其形态和功能异常,为EHF出血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 毛静荷巫振欧管美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
- 对EHF血清中GOT、CPK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 1991年
- 本文将 EHF 血清 GOT、CPK 同 EKG 相比较.GOT、CPK 的改变同 EKG 心肌损害的改变符合率很低;GOT,CPK 捡测值在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和无心肌损害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GOT,CPK 不宜作为反映 EHF 心脏损伤的指标.
- 郭毅巫振欧管美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GOTCPK
- 病理性凝血,纤溶在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1989年
- 一、河南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地区、季节有何不同?流行性出血热常年散在发生,但有季节性上升。野鼠型流行地区,春播、秋收季节发病较高,这与鼠类的活动有关。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年散在发生。二、流行性出血热常见的动物宿主有几种?常见的动物宿主,野鼠型以黑线姬鼠为主,家鼠型以褐家鼠为主,黑家鼠也是主要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但接触早期病人的血液、尿液也有可能感染。此外实验室的大白鼠。
- 龚作炯巫振欧管美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纤溶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抗心肌抗体的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 1988年
- 本文对12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作抗心肌抗体(AHA)检测,42例作心电图.AHA检出率为61.11%,其中IgM型为28.57%,IgG型为7.94%,两型抗体并存为24.60%,且具有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但与心肌损伤无明显关系.本文发现EHF血清中的AHA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 郭毅巫振欧管美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抗心肌抗体心电图发病机理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例分析被引量:3
- 1990年
- 对95例汽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出、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确沙并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42例(44.2%)。DIC患者各项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革依次为:血小板数(BPC)100%>纤溶酶页(PL3195.2>抗凝血酶II(AT-III)90.53>凝血酶时间(TT)78.6%>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71.4%>纤维蛋白原(FIG>69%>凝血酶原时间(PT)57.1%>破碎红细胞12.2%。EHF并发DIC多发生于第3~6病日,在低血压休克期发生率最高。作者认为AT-III号DIC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PLG对诊断DIC继发性纤溶有重要意义。此外,对EHF并发DIC的治疗提出粗浅的看法。
- 陈济民向连滨张志玉管美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提高流行性出血热越期率疗法的评价
- 1995年
- 提高流行性出血热越期率疗法的评价彭雁忠,管美英,袁光辉,黄其通,邓斌,周旺民430060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少数地区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很高,为减少EHF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本文报道了综合疗法对EHF的治疗经过和体会,对越期率...
- 彭雁忠管美英袁光辉黄其通邓斌周旺民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