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病毒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柯萨奇
  • 2篇柯萨奇病毒
  • 2篇柯萨奇病毒A...
  • 2篇儿童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腹泻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其他感染性腹...

机构

  • 7篇宁海县疾病预...
  • 3篇宁波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章海斌
  • 7篇陈伟
  • 4篇孔志芳
  • 4篇王帆
  • 3篇张丹
  • 3篇刘世科
  • 3篇胡莉莉
  • 2篇倪红霞
  • 2篇葛宝湘
  • 1篇谢蕾
  • 1篇张峰
  • 1篇叶莉霞
  • 1篇俞露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9—2018年浙江省宁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了解宁海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09—2018年宁海县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RT-PCR检测核酸。结果 2009—2018年宁海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 093例,其中重症8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483.25/10万,病死率为0.006%;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10—12月;各乡镇街道间发病差异较大,城区及接合部是高发区;<5岁儿童占报告病例的88.70%,散居儿童占58.55%,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份优势毒株呈现不同流行趋势。结论 宁海县手足口病呈发病率高、重症率低、病死率低,发病呈隔年高发态势,高发年由新转换优势流行株引起,低发年与上年优势流行株基本相同;<5岁儿童是主要防控人群;肠道病毒71型(EV71)每隔2~3年流行一次,柯萨奇病毒A16型(CVAl6)每隔3年左右流行一次,其他肠道病毒 (PE)有增加趋势。
孔志芳杨斌章海斌胡莉莉张丹陈伟王帆葛宝湘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病原学
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主动干预模式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工作主动干预措施干预效果,为制定提高AEFI监测质量工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海县所有18家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在干预期(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和非干预期(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报告的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引起的AEFI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期AEFI监测过程中对干预组实施定期培训、业务指导、质量评价、质量考核、工作奖惩及对家长主动告知的主动干预措施。比较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非干预期EV71灭活疫苗AEFI监测报告率差异,评价主动干预措施对EV71灭活疫苗AEFI监测工作报告率的影响效果,采用χ~2检验或χ~2连续校正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干预期,干预组共主动观察EV71灭活疫苗1 753剂次,报告AEFI病例51例,报告率2 909.30/10万(51/1 753);对照组共主动观察1 126剂次,报告AEFI病例13例,报告率1 154.53/10万(13/1 126),主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χ~2=9.713,P=0.020)。干预组被动监测2 189剂次,报告AEFI病例12例,报告率548.20/10万(12/2 189);对照组被动监测1 485剂次,报告AEFI病例1例,报告率67.34/10万(1/1 485),被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χ~2=4.519,P=0.034)。干预期与非干预期被动监测结果比较,干预期AEFI被动监测共3 674剂次,报告AEFI病例数13例,AEFI报告率为353.84/10万(13/3 674);非干预期AEFI被动监测共观察11 287剂,报告AEFI病例数4例,AEFI报告率35.44/10万(4/11 287),被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期高于非干预期(χ~2=22.032,P <0.001)。结论采取的主动干预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AEFI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报告的敏感性,提示对AEFI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工作实施主动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刘世科王帆章海斌胡莉莉陈伟叶莉霞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09-2011年浙江省宁海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宜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9-2011年宁海县共报告手足口病7217例,死亡1例;2009-2011年分别报告2648、2509和2060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4.44/10万、425.24/10万和313.89/10万;2009年和2011年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2010年报告重症3例,死亡1例。2009年和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2011年由EV71转化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结论2009-2011年宁海县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下降态势,病原学由EV71转化为Cox A16,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
孔志芳章海斌陈伟俞露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18-2023年浙江省宁海县柯萨奇病毒A组6型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相关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宁海县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相关手足口病(HFMD)脱甲特征,为今后CVA6-HFM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8—2023年宁海县HFMD病例,按地理特征采集HFMD患者粪便、咽拭子、脱落甲碎片、未脱甲及新生甲标本,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及基因亚型;CVA6阳性的所有病例纳入调查对象,同时开展24周脱甲随访调查。结果1336例CVA6-HFMD病例中533例出现了不同数量脱甲,脱甲症发生率为39.90%,平均脱甲6.02个,手指平均脱甲(3.86±3.01)个,脚趾(2.17±2.80)个;脱甲时间平均33.56 d,70.36%脱甲发生在15~42 d(3~6周);脱甲症与未脱甲病例发病时间、性别、地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956;χ^(2)=2.778,P=0.096;χ^(2)=2.314,P=0.679),与病例年龄组、发热、热程、皮疹部位(除口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T-PCR检测55份脱落甲CVA6阳性率为94.55%,未脱甲及新生甲均为阴性,脱甲病例接触人员中未出现CVA6-HFMD。结论本研究CVA6-HFMD呈脱甲时间越早平均脱甲数越多特征;脱甲症与发病时间、地区、性别、微量元素、真菌无关,与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有关,脱甲发生原因认为可能是CVA6直接对指(趾)甲侵害,脱甲可能存在病毒侵犯到指(趾)甲发生脱甲,不侵犯不发生脱甲,脱甲期间可能无传染性。
孔志芳杨斌胡伟丹倪红霞陈伟章海斌任丛汉张丹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浙江沿海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海县2017年—2021年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沿海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7年—2021年浙江省宁海县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从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病例腹泻标本开展病原检测。结果2017年—2021年浙江省宁海县共报告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14391例。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平原地区发病率高于沿海、山区发病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51:1,人群分布以1岁及以下婴幼儿为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总体成下降趋势。病原以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其次为肠道致病菌感染。肠道病毒病以轮状病毒(A型)为主,其次为肠道腺病毒,同时感染2种及以上肠道病毒2例。细菌性病原体以沙门菌感染为主,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沙门菌感染者的60.00%。结论浙江省宁海县0岁~6岁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在平原地区,冬春季节高发,1岁及以下婴幼儿是该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可有效降低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
刘世科章海斌陈伟张峰章金川陈庥秀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
2018年浙江省宁海县柯萨奇病毒A组6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海县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 A6)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获取2018年宁海县手足口病资料,采集宁海县第一医院手足口病门诊、住院患者粪便和(或)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及核酸分型,对Cox A6阳性标本进一步用RT-PCR方法进行VP1全长基因扩增、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肠道病毒核酸阳性635例,阳性率为75.42%,其中Cox A6、非Cox A6阳性分别为412例(64.88%)和223(35.12%);对Cox A6与非Cox A6病例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年龄、发热及热程、皮疹分布范围、出现疱疹及大疱疹比例、皮肤疼痛和痒感、脱皮及色素沉着、随访16周脱甲率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序列分析显示,2018年宁海县流行的Cox A6均为D3基因亚群,D3.2分枝。结论 2018年宁海县Cox A6 D3基因亚群病毒广泛流行,临床上表现为皮肤黏膜剧烈反应,皮疹分布较非Cox A6广泛,脱甲为Cox A6病毒对指(趾)甲的直接侵害。
孔志芳倪红霞杨斌谢蕾张丹王晓英章海斌胡莉莉葛宝湘陈伟王帆
关键词: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浙江省宁海县气温对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温对浙江省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2020年宁海县有关气象资料和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气象因素与发病数的相关性,利用R 4.1.0软件构建DLNM探讨气温对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结果2016-2020年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呈一定季节性,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Spearman分析显示,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相关性最高(r=-0.291)。DLNM显示,日平均气温为-5℃时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累计发病效应最大(RR=16.601,95%CI:2.667~103.333),在滞后0 d时,发病风险最小(相对危险度RR=0.815,95%CI:0.730~0.910);滞后30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265,95%CI:1.148~1.395)。-5、5、11.5℃的气温条件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持续时间长,其累计滞后天数分别可达30、21和30 d。结论日平均气温和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明显相关,在低温条件下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且有较长的滞后效应,高温条件下不显著。
刘世科孙家盛章海斌王帆陈伟任丛汉
关键词:气温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童发病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