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帆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疫苗
  • 4篇预防接种
  • 4篇接种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门诊
  • 3篇免疫
  • 2篇水痘
  • 2篇免疫原性
  • 2篇接种门诊
  • 2篇病毒
  • 1篇痘疫苗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8篇宁海县疾病预...
  • 4篇浙江省宁海县...
  • 2篇宁波市疾病预...

作者

  • 12篇王帆
  • 8篇章海斌
  • 8篇刘世科
  • 6篇葛宝湘
  • 5篇黄美林
  • 4篇胡丹标
  • 4篇陈伟
  • 4篇胡莉莉
  • 3篇孔志芳
  • 2篇张丹
  • 2篇王斌
  • 2篇胡莉莉
  • 1篇倪红霞
  • 1篇谢蕾
  • 1篇洪因之
  • 1篇俞露
  • 1篇陈伟
  • 1篇叶莉霞

传媒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8年浙江省宁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了解宁海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09—2018年宁海县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RT-PCR检测核酸。结果 2009—2018年宁海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 093例,其中重症8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483.25/10万,病死率为0.006%;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10—12月;各乡镇街道间发病差异较大,城区及接合部是高发区;<5岁儿童占报告病例的88.70%,散居儿童占58.55%,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份优势毒株呈现不同流行趋势。结论 宁海县手足口病呈发病率高、重症率低、病死率低,发病呈隔年高发态势,高发年由新转换优势流行株引起,低发年与上年优势流行株基本相同;<5岁儿童是主要防控人群;肠道病毒71型(EV71)每隔2~3年流行一次,柯萨奇病毒A16型(CVAl6)每隔3年左右流行一次,其他肠道病毒 (PE)有增加趋势。
孔志芳杨斌章海斌胡莉莉张丹陈伟王帆葛宝湘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病原学
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主动干预模式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工作主动干预措施干预效果,为制定提高AEFI监测质量工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海县所有18家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在干预期(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和非干预期(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报告的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引起的AEFI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期AEFI监测过程中对干预组实施定期培训、业务指导、质量评价、质量考核、工作奖惩及对家长主动告知的主动干预措施。比较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非干预期EV71灭活疫苗AEFI监测报告率差异,评价主动干预措施对EV71灭活疫苗AEFI监测工作报告率的影响效果,采用χ~2检验或χ~2连续校正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干预期,干预组共主动观察EV71灭活疫苗1 753剂次,报告AEFI病例51例,报告率2 909.30/10万(51/1 753);对照组共主动观察1 126剂次,报告AEFI病例13例,报告率1 154.53/10万(13/1 126),主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χ~2=9.713,P=0.020)。干预组被动监测2 189剂次,报告AEFI病例12例,报告率548.20/10万(12/2 189);对照组被动监测1 485剂次,报告AEFI病例1例,报告率67.34/10万(1/1 485),被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χ~2=4.519,P=0.034)。干预期与非干预期被动监测结果比较,干预期AEFI被动监测共3 674剂次,报告AEFI病例数13例,AEFI报告率为353.84/10万(13/3 674);非干预期AEFI被动监测共观察11 287剂,报告AEFI病例数4例,AEFI报告率35.44/10万(4/11 287),被动监测AEFI报告率干预期高于非干预期(χ~2=22.032,P <0.001)。结论采取的主动干预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AEFI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报告的敏感性,提示对AEFI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工作实施主动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刘世科王帆章海斌胡莉莉陈伟叶莉霞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12年浙江省宁海县手足口病家庭聚集性疫情监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海县的手足口病在家庭内感染与传播情况,为今后手足口病患者居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全县累计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123起,共发病252人.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在5-6月和9-10月分别出现两次高峰,5-6月主高峰与Cox A16感染相关,9-10月次高峰主要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1岁以下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28.17%(71/252).以散居儿童(63.49%)与幼托儿童(27.78%)为主.共同暴露(29.27%)和“幼托儿童-散居儿童”(22.76%)是家庭聚集性疫情主要传播模式.结论 做好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病例管理,对于防止手足口病在家庭、社区内蔓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孔志芳章海斌胡莉莉陈伟俞露刘世科葛宝湘王帆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不同时间加强免疫免疫原性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在初次免疫不同间隔期后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方法选择年龄在1~7岁的儿童初免后1、3、5年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接种时和接种后35~42天采集静脉血,采用膜免疫荧光法(FAMA)检测血清水痘抗体,观察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结果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比加强免疫前显著升高。初免后1、3、5年时加强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均为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4.82、1∶40.65、1∶47.03,比加强免疫前GMT分别增长5.75、5.32、5.91倍;抗体≥4倍增长比例分别为42.53%、59.09%、72.22%。结论国产水痘疫苗加强免疫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合当前的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免疫在初免后3年为最佳时段。
刘世科王帆章海斌胡丹标黄美林葛宝湘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免疫原性
2例预防接种后继发金葡菌感染案例分析
2017年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接种情况、临床表现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组诊断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宁海县2例预防接种后继发金葡菌感染病例发生原因。感染原因可能为接种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或操作后护理不当引起。提示应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无菌操作意识,指导家长做好接种后接种部位的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丁玲玲王帆王斌
关键词:预防接种偶合金葡菌
国产水痘疫苗加强免疫后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水痘是以发热和全身散发瘙痒性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接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发病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国内使用1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较为普遍。但据国内外文献报道.
刘世科王帆章海斌葛宝湘黄美林胡丹标
关键词:水痘疫苗免疫原性
宁海县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接诊时间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接诊时间特征,优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资源配置,提高数字化接种门诊工作效率。方法:选6家按日、按周数字化接种门诊并导出其接种记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周高峰、日高峰。结果:不同服务模式、城乡、季节与天气的接种门诊接诊高峰有差别。日接种门诊高峰在周一和周五8:00-10:29,占周接种总量的45.58%;周接种高峰在周二(深甽除外),占59.77%;按日接种门诊城镇点接种高峰开始时间比农村点晚半小时;按日接种门诊高峰持续时间比按周接种门诊长1.5小时;夏季高峰时间最早,其次是春、秋季,冬季最晚;晴天高峰较阴雨早半小时,气温越高,高峰时间出现的越早;儿童完成全程接种平均花费15.93~25.75分钟。结论:综合日高峰和接种所花费时间看,建议预诊人员与接种人员之比2∶3更适宜,且人均半日预诊人数50人左右,接种针次数40左右,按此要求配置人员能使资源配置更合理性。
王帆黄美林刘世科胡莉莉
时间序列分解法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预测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适用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量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宁海县城关预防接种门诊2010-2014年各月常规免疫剂次数,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建立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Y)随时间(t)的回归方程,预测2015年各月接种剂次数。结果该门诊月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回归方程为Y=6 750.383 8-15.289 5 t,据此预测2015年该门诊各月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相对误差在0.45%-25.44%之间。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黄美林刘世科胡丹标王帆章群英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解法
新生儿基础免疫接种不同剂型乙型肝炎疫苗不同时间免疫水平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别接种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水平,为调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不同时间段人群抗体水平变化,采用化学放光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两队列新生儿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低无应答率接种10μg组均低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接种10μg组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免疫后12个月内两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呈下降趋势,免疫后12个月10μg乙肝疫苗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结论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5μg乙肝疫苗。
刘世科黄美林葛宝湘王帆胡莉莉胡丹标洪因之
关键词:基础免疫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浙江省宁海县气温对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温对浙江省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2020年宁海县有关气象资料和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气象因素与发病数的相关性,利用R 4.1.0软件构建DLNM探讨气温对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结果2016-2020年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呈一定季节性,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Spearman分析显示,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相关性最高(r=-0.291)。DLNM显示,日平均气温为-5℃时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累计发病效应最大(RR=16.601,95%CI:2.667~103.333),在滞后0 d时,发病风险最小(相对危险度RR=0.815,95%CI:0.730~0.910);滞后30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265,95%CI:1.148~1.395)。-5、5、11.5℃的气温条件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影响持续时间长,其累计滞后天数分别可达30、21和30 d。结论日平均气温和宁海县0~6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明显相关,在低温条件下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且有较长的滞后效应,高温条件下不显著。
刘世科孙家盛章海斌王帆陈伟任丛汉
关键词:气温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童发病风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