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预后
  • 1篇肉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浸润
  • 1篇乳腺浸润性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生存率
  • 1篇总生存率
  • 1篇无瘤
  • 1篇无瘤生存
  • 1篇无瘤生存率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蒙古族
  • 1篇浸润性
  • 1篇浸润性导管癌
  • 1篇经典型KAP...

机构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篇赵蒙
  • 1篇常苗苗
  • 1篇王学智
  • 1篇李世君
  • 1篇王月华
  • 1篇童玲
  • 1篇王音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淋巴结转移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密度与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转移密度分为ND>40组、ND=0组和ND≤40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密度评价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价值。结果 ND>40组、ND=0组和ND≤40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Ⅲ期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密度提供良好的分层意义,ND>40组Ⅲ期乳腺癌与Ⅳ期乳腺癌预后无差异(P=0.453)。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度、TNM分期、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p N分期均与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均<0.05);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密度是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其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标准,ND>40组提示预后不良。
李世君王月华常苗苗赵蒙王学智
关键词:浸润性导管癌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预后
发生于蒙古族的经典型Kaposi肉瘤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61岁,蒙古族。因双下肢皮疹样改变,右下肢肿胀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发现右脚踝皮肤肿物,成片、结痂、流脓,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伴肿胀,于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出现双侧踝关节红肿、斑片状改变,并向胫前蔓延,双小腿胫前皮肤局部增生隆起、局部破溃,可见脓血性液渗出,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
王音赵蒙童玲
关键词:肉瘤卡波西蒙古族病例报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