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智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186例Ⅱ、Ⅲ期食管中段、下段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Ⅱ、Ⅲ期食管中段、下段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了解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食管癌淋巴结重点清扫区域的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186例Ⅱ、Ⅲ期食管中段、下段鳞癌经左胸、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共清扫淋巴结4259枚,平均每例清扫(22.9±8.1)枚,其中12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7.7%,转移淋巴结622枚,转移度14.6%;食管中段、下段食管癌中纵隔转移率56.1%和16.5%,下纵隔转移率34.6%和54.4%,腹腔转移率23.4%和46.8%;中段和下段食管癌转移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前三位分别是食管旁、隆突下、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而食管下段鳞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前三位分别是食管旁、贲门旁、胃周淋巴结。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内癌栓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所在部位、病变的长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食管下段鳞癌淋巴结转移以下纵隔及腹腔淋巴结多见,而食管中段鳞癌淋巴转移胸、腹腔均多见,出现跳跃性转移特点,对于中段食管癌清扫重点清扫食管旁、隆突下、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而下段食管癌重点清扫食管旁、贲门旁及胃周淋巴结;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脉管内有癌栓转移率越高。
- 王学智洪智攀郭峰闫文强祁振国李世君刘震
- 关键词:淋巴转移
-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2019年
-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手术切除作为其治疗方案的首选,经历了从传统开放式手术到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再到现在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阶段。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可以得出,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本文现就对食管癌手术方式的历史演变、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临床报道手术结果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回顾,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刘鹏程第一作者王学智王立国彭海金晓超
- 关键词:食管癌机器人手术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由于其位于特殊的解剖部位以及区别于食管鳞癌及胃腺癌的特殊生物学属性,其在分期、分型、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与食管癌和胃癌也存在着大不同。目前,国内外对该疾病的定义及分型等逐渐趋向统一,但对于其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及新辅助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同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尚未完善和规范,本文回顾了AEG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外科治疗的热点和进展加以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希望最终能够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
- 付若楠王学智洪智攀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
- 淋巴结转移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密度与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转移密度分为ND>40组、ND=0组和ND≤40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密度评价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价值。结果 ND>40组、ND=0组和ND≤40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Ⅲ期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密度提供良好的分层意义,ND>40组Ⅲ期乳腺癌与Ⅳ期乳腺癌预后无差异(P=0.453)。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度、TNM分期、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p N分期均与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均<0.05);淋巴结转移密度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密度是手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其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标准,ND>40组提示预后不良。
- 李世君王月华常苗苗赵蒙王学智
- 关键词:浸润性导管癌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预后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McKeown术式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我国饮食习惯的特殊,因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现阶段对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仍是手术为主,McKeown术式是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全部切除,食管与管状胃在左颈吻合,此术式是外科治疗食管癌的经典术式,也适用于任何部位的食管癌。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现阶段微创治疗是临床外科主要研究方向,近些年来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食管癌治疗应用中逐渐兴起,同时国内外文献指出,达芬奇机器人在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了广泛认可,在短期疗效中优于传统上的微创手术,在长期随访中与微创手术相当。本文将着重介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系统发展史,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McKeown术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及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进行系统的回顾,最终目的是希望为达芬奇机器人在食管癌手术上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建议。
- 王雨霖王学智王立国彭海金晓超
- 关键词:食管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三叶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三叶钳,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由叶片、网膜、钳杆、拉杆、手柄、滑块、滑槽、吸引环腔、吸引接头、开关、冲洗管、钳头座组成,手柄和钳杆为一体结构,手柄内设置孔道,孔道侧壁上开有滑槽,滑块一端位于...
- 刘鹏程王学智
- 文献传递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胃癌根治术分为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三步,其中消化道重建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消化道重建的术式有十余种,外科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的评估,进行相对最优术式的选择。
- 王静怡彭海王学智
- 关键词:胃肿瘤消化道重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