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作品数:32 被引量:23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陕西省食品中镍含量调查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镍含量状况,对居民膳食镍暴露量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对陕西省1872份食品中的镍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02年陕西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调查数据,了解居民日常膳食镍暴露量,以镍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为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暴露剂量-反应外推模型对镍暴露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陕西省7类食品中镍的平均含量为0.0586~0.210 mg/kg,其中谷物中镍含量最高,最高值为3.30 mg/kg;陕西居民镍的平均暴露量为2.17μg/(kg·d),占TDI百分比为18%,偏高暴露量为11.2μg/(kg·d),占TDI百分比为94%,说明日常膳食镍有可能对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造成危害;应用USEPA模型评价的结果表明,镍若是非致癌元素,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远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5.0×10^(-5)/年,若是致癌元素,则其健康风险值已接近该值,并且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值已大于该值,说明膳食镍存在较大健康风险。结论陕西省居民日常膳食镍对高暴露人群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王彩霞 胡佳薇 程国霞 刘宇 李天来关键词:食品 镍 健康风险评估 陕西省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监测及膳食暴露量评估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现状,为监管部门制定控制污染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2012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587份样品,按照GB/T 5009.182—2003检测。按照GB 2760—2011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对结果进行评价。结合食物消费数据对铝的摄入量进行初步的膳食暴露评估。结果陕西省面制食品5年铝的含量均值为48.6 mg/kg,平均超标率为12.4%,平均污染指数为0.49。不同种类面制食品铝污染状况不同,油饼、油条污染最严重。总体污染趋势从2008年-2011年逐年上升,2012年有所下降。陕西省每人每周从面制食品中摄入铝的平均量为1.86 mg/(kg·bw),与PTWI的比值为0.93。结论陕西省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符合标准,可以安全食用;人群铝暴露量接近甚至超过PTWI值,具有较高健康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程国霞 王彩霞 聂晓玲 刘宇 郭蓉关键词:铝 污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不同加工精度小麦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2025年 目的了解不同加工精度下小麦粉中矿物质含量的差异,指导小麦粉加工行业的生产和居民日常膳食结构的调整。方法采集陕西省13个种植区的代表性小麦品种,委托加工为全麦粉、特一粉和麦芯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其中的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营养质量指数(INQ)法对矿物质元素进行营养评价,同时对不同精度小麦粉中的9种矿物质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3类小麦粉中9种矿物质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3个元素是锰、镁、锌,矿物质总量下降趋势为959、341、300 mg/100 g,方差分析表明,全麦粉中矿物质含量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一粉与麦芯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Q法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加工精度的变化,相应元素INQ值均降低,部分元素的INQ值<1,但麦芯粉中的锰、铜的INQ值仍>1;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加工精度与9种矿物质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615~-0.884),9种元素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部分元素间相关系数>0.9,说明矿物质含量的变化性趋同。结论深度加工会使小麦粉中矿物质流失,研制更安全健康、好吃好存的全麦粉是全谷物产业发展的方向。 王彩霞 刘宇 袁文婷关键词:矿物质 小麦粉 营养评价 ICP-OES 陕西省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谷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对人体潜在风险。方法根据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谷物中的铅(Pb)、砷(As)、汞(Hg)、镍(Ni)、镉(Cd)、铬(Cr)进行检测。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对居民由食用谷物途径所致重金属摄入量进行统计评估,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在全省94个采样点,共采集谷物562份,经监测Pb和Cd的污染较严重,4类谷物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可安全食用;居民经食用谷物所致重金属的摄入量亦在安全级别。Cr的个人年风险值为3.08×10-4/年,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其余5种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值均小于该值。结论陕西省谷物样品除少数受Pb和Cd污染外,其余均可安全食用,但通过食用谷物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Cr的个人年风险值高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 王彩霞 郭蓉 程国霞 聂晓玲 刘宇关键词:重金属 谷物 风险评估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小麦中35种元素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小麦中35种元素(Li、Be、V、Cr、Mn、Co、Ni、Cu、As、Se、Y、Mo、Ag、Cd、Sb、Ba、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Hg、Tl、Pb、Th、U)的分析方法。方法经微波消解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测定,以Sc、Rh、In、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结果各元素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6~1.0000之间。小麦中35种元素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1~0.0030mg/kg,加标回收率在89.0%~11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在0.36%~4.90%之间。分别采用一级标准物质河南小麦(GBW 10046)和四川大米(GBW10044)来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60份小麦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用于小麦中多元素的测定,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为小麦的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价提供依据。 袁文婷 程国霞 赵迪 王彩霞 聂晓玲 刘宇关键词: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小麦 陕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及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掌握陕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状况,对居民膳食砷暴露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利用2010—2018年陕西主要食品中总砷含量数据,结合陕西省居民的食物消费量,采用无机砷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和暴露边距(MOE)两种方式,评估陕西居民主要膳食中砷暴露情况。结果 6 072份食品样品中,总砷检出率为41.65%。水产类食品中总砷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0798 mg/kg;其次为豆类,平均含量为0.0474 mg/kg。陕西居民膳食中砷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蔬菜类,两者贡献率之和为69.86%。将总砷代替无机砷来进行评价,全人群砷的平均暴露量为0.70μg/kg BW,占原PTWI值的32.67%,其MOE值大于1。各性别-年龄组居民平均膳食砷暴露量为0.63~1.19μg/kg BW,MOE值均大于1。结论陕西居民膳食中砷暴露风险较低。 袁文婷 刘宇 程国霞 王彩霞 赵迪关键词:砷 风险评估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粉和小麦粉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建立大米粉和小麦粉中白僵菌素、恩镰孢菌素A、恩镰孢菌素A1、恩镰孢菌素B、恩镰孢菌素B1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水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进行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和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白僵菌素和4种恩镰孢菌素在0.1~5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米粉和小麦粉中白僵菌素和4种恩镰孢菌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6.4%~105.4%和99.1%~10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7.42%和1.09%~9.69%(n=6),检出限为0.03μg/kg,定量限为0.1μg/kg,基质效应分别为72.7%~99.3%和60.8%~100.4%。面粉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污染水平高于大米,恩镰孢菌素B在小麦粉和大米粉中的检出率最高,含量分别为0.03~9.57μg/kg和0.03~0.56μg/kg,检出率分别为98.5%和36.4%。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小麦粉和大米粉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测定。 赵迪 尹丹阳 胡佳薇 王敏娟 刘宇 乔海鸥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米粉 小麦粉 陕西省食品中稀土元素含量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陕西省食品中稀土含量,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655份食品中16种稀土元素含量。以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标准对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含量进行评价。采用点评估法计算陕西省居民稀土暴露量及各类食品的稀土贡献率。结果陕西省食品中稀土氧化物平均值为0.0951mg/kg(稀土元素平均值0.0761mg/kg),含量范围在0.0017-2.66mg/kg之间(稀土元素含量范围0.0014-2.21mg/kg)。不同种类食品中稀土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蔬菜含量最高,水果最低。16种稀土元素在食品中含量差异较大,铈、钕、钪、镧、钇含量高,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蔬菜超标率9.15%,粮食、水果均没有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均为安全、清洁。陕西省居民每日通过饮食摄入稀土氧化物的量为91.0μg/d,占ADI的比例为2.17%。蔬菜和粮食对膳食稀土的贡献率超过了97.49%。结论陕西省食品中稀土污染程度低,居民通过食品摄入稀土的量是安全的。 程国霞 刘宇 飒日娜 郭蓉 王彩霞 梁晓聪 李天来关键词:食品 稀土元素 风险评估 2014年陕西省食品中汞含量调查分析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汞污染状况,为居民日常膳食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并对膳食中汞的暴露量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测定2 047份食品的汞含量,根据2002年陕西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了解居民日常膳食的汞暴露量,以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为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署(EPA)的暴露剂量-反应外推模型对汞的暴露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陕西省市售食品汞含量为0.001 31~0.013 3 mg/kg,整体检出率为60.63%(1 241/2 047),超标率为0.93%(19/2 047);陕西省居民汞每日平均暴露量为3.51×10^-5mg/kg,偏高暴露量为1.61×10^-4mg/kg,均低于JECFA制定的汞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同时以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估,所得个人平均年风险值均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5.0×10^-5a-1。结论 除少数样品受污染外,陕西省市售食品中汞含量总体是安全的,居民通过日常膳食摄入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甚微。 王彩霞 郭蓉 程国霞 刘宇 王辛关键词:食品 汞 健康 风险评估 2014年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对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陕西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境内10个地市的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采集粮食562份、蔬菜340份、水果174份、肉类228份、蛋类144份和奶类108份,6类食品共1 5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应用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As)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Hg)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对不同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价,并对陕西省居民经此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汞含量均值最高的都是肉类,分别为0.049 0和0.003 3 mg/kg,镉、砷含量均值最高的是粮食类,含量均值均为0.025 0 mg/kg;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评价,均可评价为安全、清洁;由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安全限值(MOS)<1。结论陕西省6类食品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铅、镉、汞、砷的污染,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铅、镉、汞、砷对食品安全影响的风险较低。 聂晓玲 程国霞 王敏娟 郭蓉 刘宇关键词:食品 镉 汞 砷 重金属 食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