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厚德

作品数:37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食源
  • 9篇食源性
  • 9篇耐药
  • 8篇中毒
  • 7篇沙门菌
  • 7篇食品
  • 7篇污染
  • 7篇耐药性
  • 6篇食物
  • 6篇食物中毒
  • 6篇市售
  • 5篇源性疾病
  • 5篇中毒事件
  • 5篇食源性疾病
  • 5篇污染情况调查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分型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污染情况

机构

  • 37篇江西省疾病预...
  • 5篇南昌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南昌市东湖区...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江西省食品检...

作者

  • 37篇周厚德
  • 34篇刘成伟
  • 33篇游兴勇
  • 31篇刘洋
  • 24篇刘道峰
  • 7篇张强
  • 4篇姜茗
  • 2篇卢凌
  • 1篇夏芝璐
  • 1篇傅伟杰
  • 1篇刘家虹
  • 1篇朱应飞
  • 1篇邱伟华
  • 1篇揭琴丰
  • 1篇陈福辉
  • 1篇陈秋霞
  • 1篇蔡军

传媒

  • 15篇中国食品卫生...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MPN与PCR的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定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的食品及食品相关样本中沙门氏菌的定量方法。基于MPN及PCR的技术原理,首先对食品样本进行梯度稀释,每稀释度取多管稀释液非选择性增菌后,提取增菌样本的总细菌DNA后以特异性沙门氏菌属引物扩增,根据...
刘道峰刘成伟游兴勇周厚德刘洋
文献传递
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对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利用ArcGIS 10.2软件制作江西省县域矢量地图和累计病例分布图;同时运用geoda 1.12软件将病例数据与地理属性数据合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全省累计报告毒蕈中毒病例938例,年均发病率为0.402 2/10万;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病例数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07 0,P=0.032<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鄱阳县、峡江县、余干县为高-高区域;德安县、靖安县、上栗县、龙南市为低-低区域;新建区、樟树市、彭泽县、湖口县为低-高区域;南康区、东湖区为高-低区域。结论 2016—2020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数具有空间聚集性,局部地区为重点区域,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精准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梁新民陈丽敏游兴勇周厚德张强刘洋刘成伟
关键词:毒蕈中毒空间自相关食源性疾病
基于Python语言的ARIMA模型在江西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评估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预测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ython软件构建ARIMA模型,以2021年数据验证及评估ARIMA模型预测效能,并对2022年1~6月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进行短期预测。结果江西省2016—2021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的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预测最佳模型为ARIMA(1,0,0)(1,0,2)_(12),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为96.66,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P>0.05)。模型预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流行趋势基本吻合,整体均方根误差(RMSE)为0.656,以2021年数据验证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1.25%,表明模型外推效果较好。结论ARIMA(1,0,0)(1,0,2)_(12)模型可用于江西省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陈丽敏刘成伟梁新民张强张强游兴勇周厚德彭思露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ARIMA模型PYTHON语言
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蕈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查询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1 35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1.6%(21/1 354),多数病例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上饶、宜春、九江地区的部分县(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占59.5%(806/1 354);6岁及以下儿童和60岁及以上人群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3%(5/80)和2.4%(8/327),且以农民为主。93.3%(1 263/1 354)的中毒病例及95.2%(20/21)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家庭,86.6%(1 172/1 354)的毒蕈来源为自采,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结论江西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减少中毒病例的死亡。
曾立爱刘成伟游兴勇傅伟杰刘道峰刘洋周厚德
关键词:毒蕈中毒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食物中毒
江西省2011—2020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11—2020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1—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江西省2011—2020年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2起,涉及暴露人数19 858人,累计发病人数882人,住院297人,死亡1人;9月是江西省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高峰期;吉安市、上饶市、南昌市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居前三;中、小学校是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场所。除原因不明事件外,致病微生物及毒素是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素,主要引起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污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引发环节。结论 江西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引起,提示夏秋季应继续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因食品交叉污染和存储不当而导致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陈丽敏刘成伟梁新民周厚德周厚德刘道峰游兴勇姜茗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疾病暴发流行公共卫生
2015-2017年江西省部分市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2015-2017年江西省部分市售食品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情况,以掌握本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高风险食品,为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2015-2017年在江西省各地区通过不同采样环节共采集市售食品4 398份,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鉴定。结果自4 398份食品样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9株,总检出率为5.43%;3年间第三、四季度的总检出率较高;在不同食品类别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肉及肉制品(11.27%),其次为茶叶蛋,达11.11%,焙烤及油炸类食品检出率为8.24%;在采样环节中检出率最高的为餐饮服务环节-大型餐馆(33.33%),其次为餐饮服务环节-饮品店(15.71%),流通环节-农贸市场9.79%;散装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71%)高于预包装食品(1.41%)。结论2015-2017年江西省部分市售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及销售过程监管,尤其是在三、四季度,需加大对散装食品的监管力度,且应重视大型餐饮服务场所、农贸市场等消费量较大地点的食品安全情况。
周厚德彭思露刘道峰刘洋刘文睿刘成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市售食品食品安全
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与耐药性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沙门菌检测参照GB 4789.4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结果判读。结果 2014-2016年从4186份食品中检出沙门菌121株,其中检出率较高的为生禽肉(14.1%),生畜肉(13.3%)。血清学鉴定分属19个血清型,居前3位的依次为德尔卑(32.14%)、阿贡纳(18.75%)和肠炎沙门菌(12.50%),112株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中的14种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红霉素表现为全部耐药,对四环素(58.93%)和氨苄西林(51.78%)的耐药性也较高,生猪肉中分离的耐药沙门菌和多重耐药菌最多。结论生肉制品是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即食类中式凉拌菜和熟肉制品沙门菌也存在一定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食源性沙门菌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趋势,尤其是分离自猪肉中的沙门菌耐药情况更严重,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游兴勇周厚德刘洋姜茗刘道峰刘成伟
关键词:食品污染沙门菌耐药
一种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所述皿体的顶部一体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皿盖,皿体和皿盖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机构,皿体的底部安装有摇匀机构,摇匀机构包括支撑架、电动机和载物板,支撑架的...
游兴勇刘成伟刘道峰周厚德刘洋
江西省一起食用亚稀褶红菇中毒引起死亡事件的调查与溯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并溯源2020年9月江西省一起误食有毒蘑菇中毒引起死亡事件的情况,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调查法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并初步判断,对收集的有毒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患者均食用了野生蘑菇,未食用者未发病,平均潜伏期19 min,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肝肾和心脏功能造成损害,致死率较高。有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比对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结论本次事件为江西省报道的一起误食亚稀褶红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事件,提示江西省毒蘑菇中毒形势较为严峻,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防控,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刘洋梁新民周厚德游兴勇刘成伟彭思露
关键词:食物中毒分子鉴定致死
2016—2020年江西省市售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及耐药研究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了解2016—2020年江西省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全省选定的24个市县的超市、百货商场等市场流通环节销售的熟肉制品样品(包括酱卤肉、熏烧烤肉等),参照国家标准GB 4789.30-2016提供的方法检测和分离单增李斯特菌,采用生化和质谱方法鉴定菌株,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阳性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五年共采集1 128份样品,共分离单增李斯特菌32株,总检出率为2.84%,五年污染率分别为1.85%,4.59%,3.27%,3.18%,1.87%。不同地区、不同流通环节采集的样品阳性检出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32株菌均对头孢西丁耐药(100%),耐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菌有22株。结论江西省市售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存在一定的污染率,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刘洋周厚德游兴勇刘道峰彭思露刘成伟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熟肉制品污染情况耐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