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中毒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染病
  • 1篇卫生事件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呼吸道
  • 1篇呼吸道传染
  • 1篇呼吸道传染病
  • 1篇公共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事件
  • 1篇冠状

机构

  • 3篇西双版纳州疾...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海艳
  • 2篇范建华
  • 1篇徐文月
  • 1篇张建中
  • 1篇王江宁
  • 1篇王晓雯
  • 1篇宋志忠
  • 1篇王宇
  • 1篇周晓芳
  • 1篇肖雄
  • 1篇杨洋
  • 1篇陈绍云
  • 1篇赵双燕

传媒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灰色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2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效果,为构建适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时期的短期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22年12月12—31日所辖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上报的54836例就诊者相关数据,针对发热门诊就诊数、核酸检测阳性数、抗原检测阳性数3条时间序列分别构建灰色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并采用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热门诊就诊数、核酸检测阳性数和抗原检测阳性数3条时间序列的灰色模型后验比C值分别为0.50、0.40和0.43,3条时间序列的指数平滑模型的R2值分别为0.36、0.56和0.53;构建的GM(1,1)灰色模型对3条时间序列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72%和84%,霍尔特线性趋势非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对3条时间序列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66%和51%。结论灰色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发热门诊就诊数的预测效果相当,指数平滑模型对核酸检测阳性数和抗原检测阳性数的预测效果相对优于灰色模型。
杨静雯范建华陈萍李海艳肖雄周晓芳王晓雯宋志忠
1953-2013年西双版纳州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1953-2013年西双版纳百日咳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实际的防控策略将西双版纳州61年来百日咳防控工作划分为4个阶段,对各阶段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3-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百日咳病例52,154例,死亡96例,年均发病率为129.33/10万,年均死亡率0.24/10万,其中自然感染流行期(1953-1969年)发病率315.61/10万,至免疫规划时期(2001-2013年)降至1.99/10万;1972-2013年,百日咳一年四季均有发病,3月份的病例开始增多,6-9月为发病高峰,10月后病例明显减少,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9.00%);职业分布以托幼儿童和学生居多(占83.91%)。[结论]西双版纳州百日咳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显著,但边远山区和边境地区尚存在免疫空白人群,仍存在小规模局部暴发疫情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百日咳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应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疫情监测及免疫水平监测,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流行。
赵双燕陈绍云张建中杨洋李海艳徐文月范建华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2012—202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未分级”事件)共78起,每年报告3~21起,年平均7.8起。7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10 374例,波及人口1 703 049人,发病率609.14/10万,死亡24例,死亡率为1.41/10万,病死率231.35/10万。事件级别“一般(IV级)”52起(占66.67%)“,较大(III级)”17起(占21.79%)。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51起(占65.39%)。事件发生的高峰期为5—7月和11—次年2月,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39起(占50.00%),其次为家庭20起(占25.64%)。报告起数居前三位依次为食物中毒25起(占32.05%)、水痘17起(占21.79%)、登革热10起(占12.8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24例中食物中毒致死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流行性感冒1例。结论 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是西双版纳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的重点,特别是学校和家庭应高度关注,甲类传染病鼠疫在10年间共发生2起动物间疫情并波及人间,应予以高度关注。
王宇宰亚敏包蕾王江宁石静银李海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