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振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肠癌
  • 3篇蛋白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成像
  • 2篇新辅助放化疗
  • 2篇预后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相关蛋白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估
  • 2篇结直肠癌患者
  • 2篇进展期直肠癌
  • 2篇化疗
  • 2篇激酶
  • 2篇功能成像
  • 2篇放化疗
  • 2篇辅助放化疗

机构

  • 11篇开滦总医院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11篇赵振伟
  • 4篇董健
  • 3篇张静
  • 3篇李兴
  • 2篇刘鹏
  • 1篇王海娟
  • 1篇李君
  • 1篇杨茜
  • 1篇李莉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142-3p和SKP2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检测miR-142-3p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就诊并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60份作为结直肠癌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142-3p和SKP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KP2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miR-142-3p和SKP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R-14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SK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142-3p和SKP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miR-142-3p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miR-142-3p低表达组,SKP2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KP2低表达组(P<0.05);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miR-142-3p低表达、SKP2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142-3p与SKP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2-3p低表达、SKP2高表达,且二者与患者生存质量有关,可能成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标志物。
张静赵振伟郭学海王海娟杨瑞英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S期激酶相关蛋白2
miR-211-5p和p27^Kip1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miR-211-5p和p27^K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中miR-211-5p和p27^Kip1的表达水平。探讨miR-211-5p和p27^Kip1阳性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Kendall′s tau-b等级相关系数分析miR-211-5p与p27^Kip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211-5p的阳性率显著升高,而p27^Kip1的阳性率则显著降低。miR-211-5p和p27^Kip1的阳性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大小不相关(P>0.05)。miR-211-5p与p27^K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55,P<0.031),miR-211-5p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log-rankχ^2=19.85,P<0.0001);而p27^Kip1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则高于阴性表达者(log-rankχ^2=17.53,P<0.0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miR-211-5p呈高表达,p27^Kip1呈低表达,两者呈负相关,且其表达水平的异常提示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张永健郭学海高秀凤赵振伟
关键词:胃癌P27^KIP1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p27Kip1、RalA及SPOCK1蛋白表达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检测老年(年龄≥60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癌组织中p27Kip1、RalA及睾丸蛋白聚糖1(SPARC/osteonectin,CWCV and Kazal-like domains proteoglycan 1,SPOCK1)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且行手术切除的老年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R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27Kip1、RalA及SPOCK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27Kip1、RalA及SPOCK1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收集到149例老年CRC患者,所有患者随访2年,随访期间死亡45例(30.2%)。CRC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而RalA和SPOCK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p27Kip1阴性表达、RalA和SPOCK1阳性表达CRC患者中黏液性癌、TNM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T分期T2~T4期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它们在p27Kip1阳性表达以及RalA和SPOCK1阴性表达CRC患者中的占比(P<0.05)。死亡CRC患者中TNM分期Ⅲ~Ⅳ期、p27Kip1阴性表达、RalA和SPOCK1阳性表达CRC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在生存患者中的占比(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HR(95%CI)=2.807(1.490,5.287),P=0.001]、RalA和SPOCK1蛋白阳性表达[HR(95%CI)=2.769(1.493,5.134),P=0.001;HR(95%CI)=3.075(1.610,5.871),P=0.001]是CRC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显示,CRC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RalA和SPOCK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曲线明显优于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以及RalA和SPOCK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分别:log-rankχ^(2)=11.678、P=0.001;log-rankχ^(2)=10.836、P=0.001;log-rankχ^(2)=10.792、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
黄珊珊张静赵振伟刘鹏张永健张佳祺
关键词:老年结直肠癌P27KIP1RALA预后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RTN-1C)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就诊的134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将其分为2组:完全缓解组(n=39)和未完全缓解组(n=95)。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RTN-1C表达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上述风险因素的列线图回归模型;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完全缓解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回流速率常数(Kep)和RTN-1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未完全缓解组[(0.88±0.05)×10^(-3) mm^(2)/s vs(0.92±0.05)×10^(-3) mm^(2)/s,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4期和高ADC值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Ktrans值、高Ve值和高RTN-1C相对表达量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当阈值概率在0.39%~0.42%,0.75%~0.80%和0.86%~0.88%时,模型B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当阈值概率在其他范围时,模型A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B。结论基于MRI和RTN-1C构建的模型A对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做出更好决策。
董健李垣婕谢宗源程亮李兴赵振伟
关键词: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磁共振功能成像
多模态MRI对直肠癌区域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在直肠癌区域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5月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分析常规MRI检查及多模态MRI(常规MRI+DWI+DCEMRI)检查对良恶性淋巴结的判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e)、回流速率常数(Kep)值与良恶性淋巴结的差异。结果常规MRI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78.8%、75.6%、52.3%、87.1%,多模态MRI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6.6%、85.2%、67.8%、93.0%。I型曲线多为良性淋巴结,Ⅲ型曲线多为恶性淋巴结(P<0.01)。良性淋巴结较恶性淋巴结ADC值升高,Kt rans、Ve、Kep值减低(P<0.05)。结论多模态MRI可有效提高直肠癌区域恶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ADC值、TIC类型及Ktrans、Ve、Kep值对鉴别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董健谢宗源李垣婕程亮李兴赵振伟
关键词: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淋巴结转移
慢病毒介导miR-145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和迁移力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miR-145对成骨肉瘤细胞MG-63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携带miR-145表达载体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实验分为:转染组(转染miR-145阳性序列)、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空白组(PBS)。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miR-145的候选靶基因,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145对靶基因VEGF的直接调控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转染组miR-145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穿膜细胞数及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145通过靶向VEGF基因,进而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兰贺军赵振伟贾春
关键词:骨肉瘤微小RNA细胞运动
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癌组织中SKp2、P27Kip1、HLA-DRA蛋白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老年结直肠癌(CRC)病人癌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P27Kip1、人白细胞抗原(HLA)-DR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4例老年CRC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Kp2、P27Kip1、HLA-DRA蛋白的表达情况。对病人进行3年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癌组织中SKp2、P27Kip1、HLA-DRA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病人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老年CR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SKp2和HLA-DRA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01),P27Kip1阳性表达率较低(P<0.001)。癌组织中SKp2、HLA-DRA表达与CRC病人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P27Kip1表达与肿瘤最大直径有关(P<0.05),SKp2、P27Kip1、HLA-DRA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1)。随访36个月时,失访5例,97例病人存活(生存组),52例病人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SKp2阳性比例、HLA-DRA阳性比例显著增高(P<0.05),P27Kip1阳性比例显著降低(P<0.01)。SKp2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57.38%)低于SKp2阴性表达者(84.38%)(P<0.05);P27Kip1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P27Kip1阴性表达者(77.55%比56.19%,P<0.01);HLA-DRA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HLA-DRA阴性表达者(57.52%比78.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HR=1.213)、TNM分期为Ⅲ~Ⅳ期(HR=1.837)、SKp2阳性(HR=1.465)、HLA-DRA阳性(HR=1.224)为老年CRC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27Kip1阳性(HR=0.952)为保护因素。结论老年CRC病人癌组织中SKp2和HLA-DRA阳性表达率高,P27Kip1阳性表达率低,SKp2、P27Kip1、HLA-DRA表达情况与病人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张冬梅张静赵振伟刘鹏张永健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S期激酶相关蛋白2P27KIP1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后髋臼接触特性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是常见的复杂髋臼骨折类型,目前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内固定装置包括后柱重建钢板、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及后壁螺钉、后柱锁定重建钢板联合后壁半皮质螺钉等。目的:通过模拟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利用压敏片技术测量并探讨3种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后,髋臼关节面的应力特性。方法:12具新鲜成人骨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4具。将每组的髋臼成功造模后,按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A组进行髋臼后柱重建钢板;B组:髋臼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后壁拉力螺钉固定;C组:髋臼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固定。将制备成"柳叶状"的股骨头压敏片贴于股骨头上,于单足站立位进行轴向载荷实验。分别测量各组髋臼关节面的应力集中面积及峰值应力。结果与结论:当载荷为600 N时,A组髋臼关节面面积小于B组和C组,而峰值应力值大于B组和C组;B组与C组髋关节面面积以及峰值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在进行内固定治疗时,应用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后壁螺钉以及锁定重建钢板联合后壁半皮质螺钉可增加髋臼关节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固定后髋臼关节面的应力集中。髋臼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在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时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应用髋臼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及后壁拉力螺钉固定相当。
兰贺军赵振伟贾春付久洋
关键词:内固定髋臼拉力螺钉压敏片
植皮联合分裂式骨牵引矫治脱套伤后手掌横向挛缩一例
2015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2010年6月因机器伤致左手全手皮肤脱套伤,于外院急诊清创,其中第2~5指保留近端一节半、拇指仅保留近节,然后将全手埋植于腹部袋状皮瓣内,50 d后取出并植皮修复创面。创面愈合后左手瘢痕增生挛缩严重,影响手部功能,于伤后10个月至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左手第2~5指僵直于轻度屈曲位,拇指僵直于内收25~30°位,手指对掌、抓持功能完全丧失(图1)。
李莉侯春胜赵振伟
关键词:脱套伤植皮
基于MRI和miRNA-1180-3p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和微小核糖核酸-1180-3p(miR-1180-3p)的模型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131例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普外科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放化疗,根据治疗后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分为pCR组(n=38)和非pCR组(n=93)。用RT-qPCR法检测治疗前1周内(T0)和治疗1周后(T1)血清中miR-1180-3p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180-3p判断治疗疗效的价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疗效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因素的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模型效能。结果pCR组的T0-miR-1180-3p和T1-miR-1180-3p水平均高于非pCR组(P<0.05),两组的T1-miR-1180-3p水平均高于T0-miR-1180-3p(P<0.05)。pCR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和回流速率常数(K_(ep))均高于非pCR组,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非pCR组(P<0.05)。高ADC值是治疗后pCR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K^(trans)值、高V_(e)值和高T1-miR-1180-3p是治疗后pC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A(由K^(trans)值、V_(e)值和ADC值组成)的C-index为0.950,低于模型B(由K^(trans)值、V_(e)值、ADC值和T1-miR-1180-3p组成,0.986);两模型的校准曲线均未偏离理想曲线;模型A的净收益低于模型B。结论基于MRI和miR-1180-3p构建的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
董健李垣婕谢宗源程亮李兴赵振伟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