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后4种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效果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体外循环后不同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效果的有效性,为鱼精蛋白的合理性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型术及先心病畸形矫正术的成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Societ...
- 徐伟
- 关键词:鱼精蛋白体外循环
- 改良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改良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钩钢板治疗19例肩锁关节脱位和5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Lazzcano标准、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5~105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19例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Lazzcano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7例;采用Karlsson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19例,良5例。结论改良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可提供动态稳定性,手术时间短、肩关节活动早、并发症少。
- 丁茹虎徐伟王自鸿李继斌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 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16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31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DHS组(129例)、锁定钢板组(134例)、PFNA组(48例)和关节置换组(5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比较前3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术后获得7~22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DHS组、锁定钢板组、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结果:关节置换组评分最高,为(91.7±13.1)分,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骨折,内固定选择多样。对于不稳定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骨折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 王自鸿徐伟彭明学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关节置换术
- Nice Knot缝线技术在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 2018年
- 双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受伤、骨折几率较高,而掌骨骨折在手部骨折中发病率较高,扭转暴力常导致掌骨螺旋形骨折,常常需要手术治疗,螺旋形骨折本身不稳定,术中辅助固定骨折尤为重要,辅助固定方式多种多样。目的:探讨Nice Knot 缝线技术辅助治疗掌骨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9月-2018年7月采用Nice Knot缝线技术辅助固定掌骨骨折17例患者,男13例,女4例,术后采用Neer评分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52个月(6-20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Neer评分:优15例,良2例。结论:Nice Knot缝线技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固,是手术治疗掌骨不稳定骨折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固定方法。
- 于波徐伟
- 关键词:掌骨螺旋形骨折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OVCF患者(270个椎体)行PVP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对腰背部疼痛变化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骨水泥过敏等严重并发症。46例(51个椎体)发生不同程度骨水泥渗漏。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VAS评分术前为4~9(7.2±1.6)分,术后第3天为1~3(2.0±0.4)分,术后3个月为1~4(2.2±0.5)分。Barthel指数术前为29~51(41.3±6.4)分,术后第3天为72~95(83.4±6.1)分,术后3个月为68~91(81.9±6.3)分。与术前比较,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Barthel指数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PVP治疗OVCF能迅速缓解疼痛、稳定脊柱,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 丁茹虎徐伟王自鸿李继斌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和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经前外侧入路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为Ⅰ组,应用经前外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随访12~24(17.45±2.75)个月,Ⅱ组随访12~24(17.23±2.63)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经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和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经前外侧入路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
- 丁茹虎徐伟王自鸿李继斌彭明学
- 关键词:肱骨中下段骨折桡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