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锐

作品数:4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外科
  • 11篇胃癌
  • 10篇手术
  • 8篇肿瘤
  • 7篇新生儿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儿童
  • 5篇结肠
  • 4篇蛋白
  • 4篇速康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综合征
  • 4篇细胞
  • 4篇康复
  • 4篇康复外科
  • 4篇加速康复
  • 4篇加速康复外科
  • 3篇短肠综合征

机构

  • 2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44篇陈锐
  • 25篇钭金法
  • 23篇黄寿奖
  • 21篇赵晓霞
  • 18篇秦琪
  • 18篇吕成杰
  • 13篇王鹏
  • 12篇车向明
  • 7篇赵伟
  • 7篇刘俊松
  • 7篇贺仕才
  • 6篇常帅
  • 5篇樊林
  • 3篇张正良
  • 3篇李亮
  • 3篇胡艳
  • 2篇周苏娜
  • 2篇廖新华
  • 2篇张明鑫
  • 2篇王健生

传媒

  • 8篇临床小儿外科...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 1篇大理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1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Library及Webof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198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胃上部癌手术治疗的英文及中文文献。根据所行手术不同将患者分为近端胃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术组。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2622例胃上部癌患者,其中全胃切除术组1464例,近端胃切除术组1158例。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P〉0.05);全胃切除术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组(OR=1.74,1.45,P〈0.05);按TNM分期对5年生存率进行分层分析,两组TNMⅠ、Ⅱ、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1.31,2.03,P〉0.05);但TNMHI期患者中,全胃切除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组(OR=2.29,P〈0.05)。全胃切除术组患者的总体复发率略低于近端胃切除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4,P〉0.05);其中,全胃切除术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低于近端胃切除术组(OR=0.29,P〈0.05);两组患者的远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0,P〉0.05)。结论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的中、远期疗效均优于近端胃切除术;应按照肿瘤的分期个体化地评估手术的价值,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刘俊松车向明李铎伟龙厚隆贺仕才陈锐常帅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META分析
多学科诊疗和"双下沉"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和"城市医院下沉、医学人才下沉"(以下简称"双下沉")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采用围手术期ERAS管理模式分为ERAS组(52例)和传统组(178例)。比较两组在日龄、病程、术前住院时间、营养不良、血气+电解质分析、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日龄等方面的差异,及入院科室和居住地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评价MDT和"双下沉"在围手术期ERAS管理模式中的价值。结果ERAS组和传统组日龄[(32.9±8.4)d比(41.4±18.2)d]、病程[(9.2±5.0)d比(13.7±10.8)d]、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率[3.85%比15.19%]、术前住院时间[(2.6±1.4)d比(3.7±2.2)d]、入院时pH值(7.48±0.09比7.52±0.11)、血氯[(101.31±8.02)mmol/L比(98.04±10.28)mmol/L]、术后住院时间[(3.91±1.13)d比(7.21±2.81)d]、住院费用[(11290.13±1725.19)元比(14676.21±4620.72)元]和出院日龄[(39.4±9.6)d比(52.4±18.2)d]等指标比较,前者均优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采用ERAS管理模式前,入院科室和居住地与日龄(-0.273,P<0.001)、术前住院时间(0.324,P<0.001)、术后住院时间(0.205,P=0.006)、住院费用(0.399,P<0.001)、出院日龄(-0.201,P=0.007)相关,而与病程和营养不良无相关性。采用ERAS管理模式后,入院科室和居住地与这些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围手术期ERAS管理模式可促进CHPS患儿加速康复,MDT可消除入院科室对诊疗的影响,"双下沉"可减少地域因素对诊疗的影响。MDT和"双下沉"作为ERAS实施的超前阶段可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术前住院时间,降低出院日龄,实现加速康复,是ERAS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措施。
黄寿奖秦琪吕成杰赵晓霞陈锐韩一江王鹏胡艳王东披钭金法
关键词:围手术期医护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因十二指肠梗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新生儿病例资料,根据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极低出生体重组,监测手术相关指标以及CO2气腹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低出生体重组16例(男4例,女12例),极低出生体重组6例(男4例,女2例),正常出生体重组20例(男10例,女10例)。三组术中出血量(F=0.1,P=0.905)、手术时间(F=0.636,P=0.535)、术后拔管时间(F=1.244,P=0.299)、术中体温(F=1.303,P=0.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出生体重(F=5.681,P=0.007)、初次喂养到全量喂养时间(F=11.638,P<0.001)、术中体温波动(F=18.0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患儿CO2气腹建立前后血气中pH值、PaCO2、PaO2、SO2、HCO-3、SBE值均有变化。气腹建立后,患儿血气中pH值均降低,PaCO2均上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要尤其关注出血量,加强体温监测,关注CO2气腹对血气的影响并及时调整。
胡书奇吕成杰韩一江赵晓霞赖登明马东王鹏陈锐秦琪钭金法黄寿奖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先天性肠闭锁合并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合并巨结肠的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5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例先天性肠闭锁合并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5例均行剖腹探查术,均为单发肠闭锁(4例回肠闭锁、1例升结肠闭锁)。其中2例回肠闭锁患儿行闭锁肠段切除及一期吻合术,2例回肠闭锁及1例结肠闭锁患儿一期行闭锁肠段切除及小肠造瘘术。结果2例一期行肠吻合术患儿术后因肠梗阻再次行剖腹探查,发现原吻合口通畅,远端结肠仍细小痉挛,行小肠造瘘及肠壁多点活检后确诊合并先天性巨结肠;3例一期行闭锁肠段切除及小肠造瘘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其中2例回肠闭锁患儿行下消化道造影及直肠黏膜活检,确诊合并先天性巨结肠,1例升结肠闭锁患儿经一期术中乙状结肠活检确诊先天性巨结肠。5例均行巨结肠根治术,最终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病理类型为:3例全结肠型巨结肠、1例全肠型巨结肠以及1例长段型巨结肠。5例最终均恢复良好。结论肠闭锁矫治术中探查远端肠管形态、乙状结肠长度以及完善肠壁活检对肠闭锁治疗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对远端肠管功能存疑的患儿,行肠造瘘术可以减少肠闭锁矫治术后因急腹症再次手术的可能。下消化道钡剂造影及直肠黏膜活检对进一步明确远端肠管形态及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方舒黄招炜赵晓霞王鹏胡书奇陈锐吕成杰秦琪黄寿奖赖登明钭金法
关键词: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外科手术儿童
Nampt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gp和Top-Ⅱα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Nampt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Nampt与耐药相关蛋白P-gp和Top-Ⅱα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中Nampt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P-gp和Top-Ⅱα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细胞株GES-1、BGC823、MKN45,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中Nampt蛋白表达。特异性抑制剂FK866干预胃癌细胞株MKN45,MTT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gp和Top-Ⅱα蛋白的表达以及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结果:Namp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胃黏膜组织表达明显增高(P=0.035),Nampt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进展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11、0.001);Nampt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P-gp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与Top-Ⅱα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00)。胃癌细胞中Nampt蛋白表达含量较GES-1细胞中高,高浓度的FK866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高浓度的FK866作用后胃癌细胞中P-gp蛋白表达含量减少,Top-Ⅱα蛋白表达含量增加。低浓度FK866能增加5-FU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论:Nampt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进展。Nampt蛋白表达与耐药相关蛋白P-gp、Top-Ⅱα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Nampt可能参与了胃癌化疗多药耐药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p、Top-Ⅱα蛋白表达有关。Nampt的特异性抑制剂FK866可能是一种新的化疗联合药物。
陈锐王展黄寿奖
关键词:胃癌NAMPTP-GP化疗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是由位于11号染色体15.5区域印迹基因簇表达异常相关的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表现以腹壁缺损、巨舌和巨大儿为主,部分患儿可见耳褶皱及切迹、内脏肥大、新生儿低血糖、面部火焰状红斑等表现,易罹患胚胎性肿瘤且以肾母细胞瘤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对最新文献的复习总结,对BWS的基因结构、诊断流程、基因型和表现型、产前诊断和治疗管理进行综述。
章露尹陈锐王鹏钭金法
关键词:儿童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腹壁缺损新生儿低血糖肿瘤
儿童肠衰竭相关性肝脏疾病的治疗
2025年
目的总结儿童肠衰竭相关性肝脏疾病(intestinal failure-associated liver disease, IFALD)的治疗经验, 分析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4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治疗的75例IFALD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5例, 女20例;早产儿65例, 足月儿10例;出生胎龄为(32.41±3.81)周;出生体重为(1752.2±81.3)g;剩余小肠长度为(50.8±24.9)cm。患儿根据自身情况接受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相关并发症治疗和手术治疗。随访所有患儿预后情况。比较33例单独使用ω-3鱼油脂肪乳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比较21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儿感染前后及抗感染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 比较8例造瘘回纳术时同时行胆道冲洗患儿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75例患儿中67例已脱离肠外营养达到肠适应, 肝功能最终均恢复正常;5例仍在临床接受继续治疗;3例因无法脱离肠外营养行肠移植, 肠移植时肝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单独使用ω-3鱼油脂肪乳的33例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34±95.52)μmol/L比(162.55±84.54)μmol/L, 108.3(85.3, 161.6)μmol/L比84.6(51.4, 105.3)μmol/L, 190(103, 274)U/L比129(86, 199)U/L, 225(166, 337)U/L比180(132, 259)U/L, 均P<0.05]。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21例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高于感染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0.55±200.81)μmol/L比(281.58±188.65)μmol/L, (113.58±89.20)μmol/L比(165.97±127.76)μmol/L, 136(92, 300)U/L比183(162, 412)U/L, 均P<0.05], 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感染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58±188.65)μmol/L比(216.79±164.85)μmol/L, (165.97±127.76)μmol/L比(114.94±104.36)μmol/L, 183(162, 412)U/L�
赵晓霞胡书奇秦琪赖登明陈锐黄寿奖钭金法
关键词:肠衰竭肠外营养儿童
单中心31例儿童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儿童假性肠梗阻(pediatr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PIPO)患者的临床特征, 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治疗的31例PIPO患儿的临床资料, 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合并疾病情况及基因检测结果、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纳入患儿是否足月、手术次数是否<3次以及是否新生儿期发病为因素, 绘制患儿预后的四格表, 四格表资料的检验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本组31例患儿中男17例, 女14例;9例为早产儿, 22例为足月儿(胎龄范围在28+3~40+3周);出生体重为(2 846.45±716.18)g, 范围在910~4 000 g。消化道造影提示肠管明显扩张但无机械性梗阻, 造影剂排空明显延迟。所有患儿中8例合并肠旋转不良, 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2例合并肠闭锁, 2例合并先天性短肠, 2例合并先天性白内障, 1例合并多趾畸形及膝关节畸形。5例明确基因突变, 包括2例ACTG2基因突变、1例FLNA基因突变、1例MYH11基因突变、1例BRAF基因突变, 其余患儿均未发现明确基因突变。随访至2024年8月, 31例中1例未行手术治疗, 其余30例经历至少1次手术;所有手术患儿术中或术后病理均可见神经节细胞, 部分提示神经节细胞减少, 部分提示神经节细胞发育差, 但均未见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仍处于造瘘状态的或已关瘘但仍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有20例, 已关瘘且脱离肠外营养支持的有7例, 另4例放弃治疗。剔除放弃治疗的4例患儿, 对27例患儿的预后情况行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早产儿的预后比足月儿好(P=0.007), 手术次数<3次预后比手术次数≥3次好(P=0.032), 而发病时间是否在新生儿期与预后无关(P=0.678)。结论 PIPO临床特点表现为反复腹胀、呕吐, 腹部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肠梗阻表现, 但无机械性梗阻因素�
胡书奇赵晓霞陈锐韩一江秦琪黄寿奖钭金法
关键词:肠梗阻预后
儿童超短肠综合征治疗分析
2023年
目的总结超短肠综合征(ultra-short bowel syndrome,USBS)的治疗经验,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24例超短肠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24例患儿中,男17例,女7例;早产儿20例,足月儿4例;胎龄26~39^(+5)周;出生体重720~3600 g。7例暂时性USBS患儿于造口关闭后行短期营养治疗痊愈;17例非暂时性USBS患儿中,7例脱离肠外营养达到肠适应,5例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5例需继续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9例存活USBS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9例,导管感染9例,获得性锌缺乏皮炎3例,维生素D缺乏6例,代谢性骨病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超短肠综合征治疗困难,并发症多,经合理治疗,部分患儿可脱离肠外营养达到肠适应。
赵晓霞汪家莉胡书奇高佳芳秦琪赖登明马东陈锐王鹏韩一江吕成杰黄寿奖钭金法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手术后并发症预后儿童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日间手术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RAS)时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日间手术(AS)模式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我院全面采用围术期ERAS管理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15例患儿的临...
吕成杰胡书奇陈锐王鹏马东赵晓霞韩一江赖登明秦琪钭金法梁建凤黄寿奖
关键词:幽门狭窄肥厚性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