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滤器后钙离子浓度对CRRT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
- 2025年
- 目的:研究不同滤器后钙离子(Ca^(2+))浓度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方法: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CRRT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枸橼酸抗凝,依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52)滤器后Ca^(2+)浓度为0.36~0.50mmol/L,观察组(n=52)滤器后Ca^(2+)浓度为0.20~0.35 mmol/L,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滤器、静脉管路使用寿命及CRRT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器使用寿命、静脉管路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RT期间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较低的滤器后Ca^(2+)浓度不会对CRRT枸橼酸抗凝效果产生影响,但可以延长滤器使用寿命,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率。
- 施红伟刘春峰马腾飞陈瑢蒋丽丽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钙离子枸橼酸凝血指标
- 慢阻肺急性加重65例机械通气后血压下降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病情危重的重要原因。
- 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有创机械通气血压
- 坠入粪池14例患者救治分析
- 2013年
- 新闻媒体常有坠入粪池致意外伤亡事件的报道。粪池内含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1〕、二氧化碳(CO2)〔2〕、氨气(NH3)〔3〕、硫化氢(H2S)〔2〕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吸入可发生混合性气体中毒、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粪水中有污物、多种微生物、氨氮(NH3、NH4+)、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化学物〔4〕,
- 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 关键词:气体中毒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损伤脑功能
-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27例诊治体会
- 2008年
- 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钠血症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应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6月应用长托宁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9例患者均2~3 h达长托宁化,无"反跳"发生;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4.2%。结论:彻底清除毒物,正确使用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 施红伟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长托宁胆碱脂酶
- 镇静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早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2013年
- 探讨早期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应用镇静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4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镇静治疗;根据患者无创通气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评价其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适当水平的镇静治疗可明显提高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耐受性,减少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及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
- 徐朝晖姚炳荣徐爱明刘春峰施红伟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抗感染、营养支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情稳定后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气管再插管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2 h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93±1.58)d和(8.98±1.83)d,均短于对照组的(7.57±1.72)d和(12.36±2.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刻,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6、12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9.64±5.25)、(75.63±5.44)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8.77±6.10)、(91.16±5.46)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6、12 h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气管再插管率为4.0%(2/50),与对照组的6.0%(3/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整体疗效更好,且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施红伟刘春峰姚炳荣陈瑢马腾飞
- 关键词:呼吸衰竭低氧血症血气指标并发症
- 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治疗的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 CO2)指导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液体治疗的价值。方法:血乳酸升高的重型TB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监测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ScvO2≥70%者予以降低氧消耗治疗,ScvO2<70%者予以液体+多巴酚丁胺强心治疗。观察组监测患者Pcv-a CO2,Pcv-a CO2≥6 mmHg者予以液体+多巴酚丁胺强心治疗,Pcv-a CO2<6 mmHg者予以降低氧消耗治疗。比较两组液体+强心治疗病例数,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24 h、48 h人均液体平衡量,多巴酚丁胺人均使用量,24 h、48 h颅内压(ICP),14天GCS评分以及28天病死率。结果:观察组11例(47.8%)采用液体+强心治疗,少于对照组的18例(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h、24 h血乳酸分别为3.5±2.7 mmol/L和2.3±2.1 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3.2 mmol/L和3.7±2.1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48 h人均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1 556.5±589.7 mL和356.5±125.7 mL,少于对照组的2 156.5±713.7 mL和798.5±376.1 mL,观察组人均多巴酚丁胺用量244.5±65.3 mg,少于对照组的432.7±87.9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48 h时ICP分别为11.9±5.6 mmHg和10.8±5.7 mmHg,低于对照组的15.3±4.3 mmHg和13.8±6.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天GCS评分及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a CO2监测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治疗,能减少液体、多巴酚丁胺使用例数及用量,乳酸更快恢复,能优化液体、强心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刘春峰徐朝晖施红伟马腾飞陈瑢姚炳荣张维龙丛惠敏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 APACHEⅡ评分预测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性及预测发生谵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每位患者入科最初24 h内APACHEⅡ评分结果;采用ICU谵妄诊断的意识状态评估法(CAM-ICU)进行谵妄评估,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出APACHEⅡ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出谵妄发生的预测指标。结果 50例患者分为谵妄组28例,非谵妄组22例,谵妄发生率56.0%;谵妄组APACHEⅡ评分(29.0±5.6)分,高于非谵妄组的(19.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判断谵妄发生的最佳截点为≥21分,敏感性100.0%,特异性68.2%,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100.0%。结论 APACHEⅡ评分结果是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的谵妄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 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 关键词: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谵妄ROC曲线
-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CRP、PC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或改善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或<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转手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无中转手术率的增加。
- 徐朝晖姚炳荣徐爱明刘春峰施红伟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重症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