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鞍山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与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中,在我院放射线诊断确诊后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此次实验数据对比基础。将110例患者,以患者意愿,分为2组,分别是CT组与磁共振组各55例患者,2组患者分别行CT与磁共振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查看阳性检出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CT组股骨头坏死检测阳性检出率78.87%,而磁共振组检测阳性率为94.37%,两组对比统计分析,差异显著,即(P<0.05)。另,随访CT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满意率为78.18%,相比磁共振组诊断满意率的94.55%,有较为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在放射线诊断股骨头坏死中,应首选磁共振的手段,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诊断更加准确,并受到患者普遍满意,可重点应用。
- 李振
- 关键词:CT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 探讨CT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CT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阑尾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对阑尾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将阑尾病变CT影像学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阑尾病变CT影像学特征。结论 CT对诊断阑尾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准确率高,对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张玉杰李振
- 关键词:阑尾病变CT扫描
-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正确诊断与鉴别是进行下一步治疗的重要保证。本文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两组。
- 李振
- 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多期增强扫描病变诊断螺旋CT螺旋CT
- 3.0 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价值。方法对124例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进行WB-DWI及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病变部位进行CT或MRI检查(包括增强),分3组进行研究,A组行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B组行DWIBS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C组,B组+CT或MRI检查。将三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显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统计B组及C组全身各部位病灶显示数目,并对B组及C组数据做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B组与C组对病灶准确率均比A组高,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P=0.000),B、C两组间配对卡方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K=0.841,P=0.038<0.05,表明两者诊断一致性很高,但存在差异,全身DWI联合全身MR检查在脊柱、骨盆、股骨上段成骨性及溶骨性转移病灶、肝脏(呼吸均匀者)检出及诊断准确性较高,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脑内、肺、纵隔、盆腔髂血管周围直径<10mm较小转移灶、肋骨局部<10 mm成骨性转移灶假阴性较高,C组更有优势,B组对肝脏(脓肿、血管瘤等)、肺(肉芽肿、结核球等)、椎体内血管瘤、股骨头坏死、非病理性压缩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等易造成假阳性,C组准确率更高。结论 WB-DWI联合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有较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同时结合CT或MRI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病灶检出率和准确率。
- 张玉杰陶广林顾春艳程亮徐畅李振于文龙
- 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膝关节损伤是指膝关节半月板或韧带损伤的疾病,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传统方法为CT检查或X线检查,但是这两种方法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利用静磁场与射频磁场来对人体的组织进行成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电离辐射,也不用通过造影剂就能获得清晰图像。
- 李振
-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检出率半月板矢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