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梦娜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婴儿
  • 13篇婴儿痉挛
  • 13篇婴儿痉挛症
  • 13篇痉挛
  • 13篇痉挛症
  • 7篇突变
  • 7篇节性
  • 7篇结节
  • 7篇结节性
  • 7篇结节性硬化
  • 6篇硬化症
  • 6篇结节性硬化症
  • 5篇癫痫
  • 5篇基因
  • 4篇疫苗
  • 4篇精准
  • 4篇患儿
  • 4篇儿童
  • 3篇疗效
  • 3篇雷帕霉素

机构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开大学
  • 4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24篇张梦娜
  • 22篇邹丽萍
  • 14篇王杨阳
  • 8篇卢倩
  • 8篇胡琳燕
  • 8篇王静
  • 8篇马淑芳
  • 7篇杨光
  • 7篇刘丽英
  • 7篇张桂霞
  • 6篇黄露露
  • 6篇刘雨田
  • 6篇丁海江
  • 5篇石秀玉
  • 5篇高阳
  • 5篇郭淑芳
  • 3篇高阳
  • 2篇王秋红
  • 2篇刘玉洁
  • 2篇王彬

传媒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儿痉挛症和百白破疫苗的相关性研究
张梦娜高阳郭淑芳邹丽萍
STXBP1新发突变婴儿痉挛症患儿的左乙拉西坦精准治疗
刘丽英邹丽萍杨光王静石秀玉胡琳燕王杨阳张梦娜丁海江张桂霞刘雨田卢倩张顺张凡敦硕
氨己烯酸治疗结节性硬化症伴癫痫的疗效及近期安全性分析
2016年
目的 观察氨己烯酸(Vigabatrin,VGB)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伴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及用药6个月内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41例TSC伴癫痫患儿,应用VGB治疗,起始剂量20 mg/(kg·d),维持剂量50~ 100 mg/(kg·d).基线水平的发作频率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完成评价,观察治疗后3、6个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疗效判定标准:癫痫发作减少100%为完全控制;减少75% ~99%为显效;减少50%~ 74%为有效;减少<50%为无效.并观察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6个月后完全控制率分别为51.2%、57.9%,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显效+有效)分别为90.2%、89.5%.治疗6个月内,l例因疗效差及药品购买困难退出(2.4%);发生不良反应14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兴奋、多动、肌阵挛等,均较轻微且持续时间短,无患儿出现临床医生可察觉的视野改变.结论 VGB治疗TSC伴癫痫患儿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及近期安全性好.
黄露露庞领玉王杨阳胡琳燕郭淑芳高阳刘玉洁张梦娜马淑芳邹丽萍
关键词:氨己烯酸结节性硬化症癫痫婴儿痉挛症
不同类型围生期因素对婴儿痉挛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不同类型围生期因素造成新生儿期脑损伤导致的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患儿,诊断IS的年龄<1岁,使用ACTH治疗的年龄<2岁。根据病因分为伴有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IS(n=38)及伴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IS(n=40)两组。治疗方法:ACTH 2.5 U/kg,MgS040.25 g/kg最大量2.5 g,连续治疗2周。痉挛发作停止,脑电图高峰失律消失为治疗有效,比较两组间ACTH疗效的差异。结果低血糖脑病组只有10例(26.3%)应用ACTH有效;HIE造成IS组应用ACTH后24例(60%)治疗有效。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与HIE造成的婴儿痉挛症相比,ACTH对新生儿低血糖所致的婴儿痉挛症疗效较差。
丁海江邹丽萍张梦娜王国旗卢倩王秋红何文沈雁文王彬汪秀华刘蕊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婴儿痉挛症缺氧缺血性脑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层或皮层下钙化对TSC病人癫痫控制的影响
张梦娜
中国儿童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自然病史及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的自然病史及临床特征,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91例TSC患儿临床资料,行脑电图、头颅MRI、心脏及肾脏超声等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确诊中位年龄为5个月(0.1~77个月);癫痫发作154例(80.6%),中位发作频率为4/d,平均应用2种抗癫痫药物;发现颅内病变(皮质结节、室管膜下结节、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脑白质病变)164例(89.6%);合并孤独症者110例(57.6%),合并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者135例(70.7%);发现心脏损害(心脏横纹肌瘤、心室及心房壁异常)52例(28.7%);发现肾脏损害(肾囊肿/多囊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5例(30.6%);发现皮肤损害(色素脱失斑、皮脂腺瘤、鲨鱼皮样斑、甲周纤维瘤)188例(98.4%)。结论 中国儿童TSC患者大多存在颅内病变,80%左右的患儿可有癫痫发作,常合并孤独症、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和肾脏损害。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编号:Chi CTROOB-15006535,
马淑芳张君嗣张梦娜庞领玉王杨阳郭淑芳刘梦佳邹丽萍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癫痫孤独性障碍
STXBP1新发突变婴儿痉挛症患儿的左乙拉西坦精准治疗
目的 婴儿痉挛症是高度遗传异质性婴儿期常见癫痫性脑病.STXBP1基因突变已证明与婴儿痉挛症表型相关.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研究STXBP1基因新发突变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表型,脑电图特征,并描述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
刘丽英邹丽萍杨光王静石秀玉胡琳燕王杨阳张梦娜丁海江张桂霞刘雨田卢倩张顺张凡敦硕
皮层或皮层下钙化对TSC病人癫痫控制的影响
张梦娜邹丽萍庞领玉高阳马淑芳黄露露王杨阳张桂霞
COL4A1/COL4A2基因变异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COL4A1/COL4A2变异可引起脑穿通畸形、脑血管疾病等,但目前关于COL4A1/COL4A2变异表现为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报道较少。目的总结COL4A1/COL4A2变异相关I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8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内科的6例COL4A1/COL4A2变异相关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起病中位年龄为6月龄(3~9月龄),均表现为痉挛性发作及脑电图呈高峰失律,明确诊断为IS。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5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小眼症2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偏瘫3例,运动障碍3例。6例头颅MRI均异常,表现为脑室扩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或)脑白质体积减小,其中3例胎儿期即出现头颅MRI异常,表现为脑室扩张。5例COL4A1变异患儿均为杂合的新生变异,其中剪切变异2例:c.3406+1 G>T,c.280-1 G>A;错义变异3例:c.4088G>A p.Gly1363Asp,c.2441G>T p.Gly814Val,c.3968G>A p.Gly1323Asp(NM_001845)。1例COL4A2变异,c.1148C>T p.Pro383Leu(NM_001846),为杂合的新生变异,变异类型为错义变异。6例均曾行IS一线治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己烯酸或口服皮质醇),其中1例经氨己烯酸治疗后发作控制1年余,余5例发作均未得到控制。末次随访时6例均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其中3例COL4A1变异患儿的大运动及认知情况最差。结论COL4A1/COL4A2基因主要为新生变异,可表现为IS。对于COL4A1/COL4A2基因相关的IS,头颅MRI可表现为脑室扩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或)脑白质体积减小,部分患儿在胎儿期即出现头颅MRI异常;另外,可伴有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偏瘫、运动障碍以及其他系统异常,预后较差。
张鹏张鹏邹丽萍王秋红张梦娜邹丽萍刘丽英王杨阳张梦娜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脑室扩张小头畸形
儿童癫痫与接种常规疫苗异常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儿童各种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但接种常规疫苗是否会增加儿童癫痫性疾病的风险,让家长及医务人员存在顾虑。多项研究表明,全细胞百白破疫苗(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DTP)及麻风腮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MMR)会增加热性惊厥(FS)的风险,其发作可能与疫苗接种引起的发热相关。接种疫苗后出现的FS的预后与非疫苗相关FS相似。无证据显示接种疫苗会增加无热惊厥与癫痫性脑病的风险。
张梦娜邹丽萍
关键词:常规疫苗热性惊厥癫痫癫痫性脑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