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燕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九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虚拟现实
  • 2篇虚拟现实技术
  • 2篇思维
  • 2篇教学组织
  • 2篇科学思维
  • 2篇教学
  • 1篇调查表
  • 1篇性状
  • 1篇社群行为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素养
  • 1篇思维能力
  • 1篇群居
  • 1篇染病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例析
  • 1篇蚂蚁
  • 1篇萌发
  • 1篇锦上

机构

  • 6篇北京市第九中...
  • 5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古城中...

作者

  • 6篇李小燕
  • 4篇薛红
  • 1篇刘晓昕
  • 1篇孙雪巍

传媒

  • 4篇生物学通报
  • 2篇教育与装备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VR技术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锦上添花被引量:3
2020年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实验内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实验历时的时长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VR技术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李小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组织被引量:1
2021年
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以伦敦霍乱故事作为主线,通过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传染病相关概念,同时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达到在真实情境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墨会贤李小燕薛红
关键词:传染病科学思维
巧用京版教材“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探究蚂蚁的行为”学习活动的实施体会
2017年
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教育部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其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一直是重要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在京版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活动。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尝试根据实验内容,巧妙利用寒、暑假开展自主实验探究的活动,为下个学期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促进学生形成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等核心素养。
李小燕薛红
探究“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的教学组织
2017年
"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是北京版生物学教材第2册第9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中的内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借助直观视频、图片及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方法,主动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体现了生命科学作为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这一重要概念,认同群居生活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动物生存的生物学观点。
李小燕孙雪巍薛红
关键词:群居社群行为
用一张性状调查表构建“生物的性状”等相关概念被引量:1
2016年
在"生物的性状表现"一节的教学中,利用性状调查表开展课前调查,适当补充和调整教材已有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及章节之间的前后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双眼皮等性状形成的原理,将抽象的基因符号和表象的性状深化到生理生化层面,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孙雪巍李小燕薛红
例析虚拟现实技术赋能高中生物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被引量:2
2024年
“人工智能+行动”教育创新背景下,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高中生物课堂,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课程标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文中借助“DNA的结构”教学实例,说明虚拟现实技术赋能高中生物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
贾倩刘晓昕李小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科学思维高中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