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莹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癌
  • 2篇肺疾病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低碳水化合物
  • 1篇低碳水化合物...
  • 1篇第三磨牙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莹莹
  • 2篇余艳
  • 1篇郑海兰
  • 1篇刘妮娜

传媒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我国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而健康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并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 diet,LCD)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血糖控制,但在一般人群中,L...
王莹莹
关键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空腹血糖异常糖尿病
STAT3和BLCA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膀胱癌相关蛋白(BLCAP)的表达与之间存在的意义。...
王莹莹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CACNA1C-AS2通过调控FBXO45影响胶质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研究
背景:脑胶质瘤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胶质细胞恶变而来的恶性肿瘤,该病容易复发,预后较差。研究显示,lncRNA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凋亡、转录等过程,lncRNA表达失调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ACNA1C-AS2是一种反义...
王莹莹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生长长链非编码RNA
2018—2023年安庆市农村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中国农村肺癌早诊早治项目2018—2023年安庆点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方法 于2018—2023年筛查安庆市部分地区50~74岁高危人群,对其行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统计阳性病变检出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 041例高危个体入组,LDCT检出阳性结节356例(17.44%),110例提示疑似肺癌(5.39%),随访后确诊30例(1.47%),30例中,早期肺癌19例(63.33%),26例进入临床治疗程序(86.67%)。70~7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新鲜蔬菜瓜果摄入次数≤1次/d、有吸烟史、有特殊职业暴露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人群肺内阳性结节和疑似肺癌检出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特殊职业暴露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新鲜蔬菜瓜果摄入是阳性结节和疑似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对农村肺癌高危人群针对性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肺部阳性病变,提高肺癌早诊率和治疗率。
王莹莹江叶倩李明珠余艳李乾兵
关键词:肺癌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
miR-429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表达的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HIE)前后患儿血清中miR-429和缺氧诱...
王莹莹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时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牙科高速冲击式气动切割手机和锥形束CT在埋伏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目前,埋伏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重要的手术之一,也是手术难度比较复杂,并发症比较多的手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拔牙器械和相关的放射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埋伏阻...
王莹莹
关键词:牙科阻生牙拔除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文献传递
不同分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患者频繁加重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分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频繁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221例,根据《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中COPD分组标准,COPD患者可分为A组、B组、E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通过门诊、电话随访1年,记录其急性加重次数,其中急性加重次数≥2次定义为频繁加重。不同分组患者频繁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估T淋巴细胞亚群对不同分组患者频繁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A、B、E组患者分别为40、73、108例。B、E组患者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A组患者,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A组患者(P<0.05);E组患者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B组患者,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B组患者(P<0.05);E组患者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A、B组患者,频繁加重发生率高于A、B组患者(P<0.05)。A+B组患者中频繁加重者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非频繁加重者(P<0.05)。E组患者中频繁加重者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非频繁加重者,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非频繁加重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是A+B组患者频繁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是E组患者频繁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预测A+B组患者频繁加重的AUC为0.731〔95%CI(0.614~0.848)〕,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预测E组患者频繁加重的AUC分别为0.630〔95%CI(0.518~0.743)〕、0.777〔95%CI(0.692~0.863)〕、0.772〔95%CI(0.683~0.861)〕。结论不同分组稳定期COPD患者间T淋巴细胞
王莹莹江叶倩李明珠李乾兵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及凝血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其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免疫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其与慢阻肺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慢阻肺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371例,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分为预后不良组170例和预后良好组201例,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dimer、FIB对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指标相比,预后不良组的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表达水平较低,D^(-)dimer、FIB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纳入CD3^(+)%、CD4^(+)/CD8^(+)、CD3^(-)CD19^(+)%等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发现: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高水平为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95%CI)=0.956(0.935~0.977),0.711(0.507~0.977),0.918(0.873~0.965),0.964(0.944~0.985)],FIB高水平为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775(1.356~2.325)];ROC曲线结果示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dimer、FIB及六项联合预测慢阻肺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26、0.600、0.645、0.608、0.610、0.645、0.767,六项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自单项预测者(P<0.001)。结论监测免疫指标及D^(-)dimer、FIB的变化,对于评估慢阻肺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江叶倩李明珠彭采秋许影王莹莹余艳李乾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预后
SII、CRP/Alb及D-二聚体对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探究外周血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CRP/Alb及D二聚体(D-Dimer)对接受PD-1抑制剂(PD-1 inhibitors)联合化疗治疗的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20日接受两个及以上周期PD-1抑制剂联合化疗Ⅲ期~Ⅳ期的88例NSCLC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ROC曲线确定SII、CRP/Alb及D-二聚体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SII、CRP/Alb及D-二聚体水平对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的影响,并分析m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的Ⅲ期~Ⅳ期NSCLC患者,SII最佳截断值为484.78,高、低SII组患者的肿瘤分期、ECOG-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P/Alb最佳截断值为0.08,高、低CRP/Alb组患者的ECOG-P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1.71mg/L,高、低D-二聚体组患者的ECOG-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CRP/Alb组患者的ORR和DCR均低于低CRP/Al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SII组、高CRP/Alb组和高D-二聚体组患者的mPFS均低于低SII组、低CRP/Alb组和低D-二聚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高CRP/Alb和高D-二聚体是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Ⅲ期~Ⅳ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论高SII、高CRP/Alb和高D-二聚体与晚期NSCLC患者缩短的mPFS相关,其可能是晚期NSCLC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潜在有价值的预后危险因素;而高CRP/Alb与近期疗效较差独立相关,可作为判断晚期NSCLC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近期疗效的炎性指标。
李明珠江叶倩王莹莹彭采秋李乾兵
关键词:D-二聚体非小细胞肺癌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男性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血压(Hypertension,HBP)男性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4年1—6月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HBP男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IIEF-5)得分分为ED组(79例)和非ED组(21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信息和实验室资料、评估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病情况。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HBP的男性患者中E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确诊T2DM合并HBP的男性患者中,ED的发病率为79%,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HBP病程、年龄大小、BMI水平、既往吸烟史、饮酒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2DM病程、HbA1c、睾酮、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合并焦虑及抑郁症、有饮酒史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D组HbA1c大于非ED组,血浆睾酮及血清25(OH)D水平小于非E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睾酮、抑郁及焦虑症是T2DM合并HBP男性患者中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病程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低血浆睾酮浓度、抑郁及焦虑是T2DM合并HBP男性患者中E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故针对该些患者的疾病防治时,需注重身心同治。
杨楠惠王莹莹江叶倩郑海兰刘妮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勃起功能障碍焦虑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