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兰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局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索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新方法,了解甲状腺局部免疫治疗在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42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两次以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以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局部免疫调节为中心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对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局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7%)优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甲状腺局部免疫调节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一个新的探索,其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郑海兰 沈明 胡金花 张媛媛 李凡 江斓 张炯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4.2 m U/L和游离甲状腺素(FT4)<9.3 ng/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TSH>4.2m U/L和FT4 9.3~17 ng/L,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TSH<0.27 m U/L和FT4>1.7 m U/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TSH<0.27 m U/L和FT4 9.3~17 ng/L。比较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最高为4.6%,临床甲亢患病率最低,为0.9%,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3.7%、1.3%。甲减组年龄、三酰甘油和动脉硬化患病率较甲亢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亢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甲减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高,特别是亚临床功能异常,而大多数人可无症状但对糖脂代谢存在不良影响,并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李凡 丁维 郑海兰关键词: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病率 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在糖尿病足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中的效能比较 2025年 目的 比较随机森林与决策树模型在糖尿病足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中的效能,为糖尿病足患者预后评估选择最优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8)与预后不良组(n=22)。比较两组相关资料,筛选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依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别用于构建随机森林与决策树模型,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糖尿病病程≥10年、Wagner分级3~4级、C反应蛋白(CRP)≥20 mg/L、降钙素原(PCT)≥0.5 ng/mL、白细胞介素-6(IL-6)≥30 mg/L占比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随机森林模型与决策树模型预测测试集糖尿病足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95%CI:0.880~0.962)、0.801(95%CI:0.716~0.852),灵敏度分别为94.78%、82.65%,特异度分别为80.11%、75.14%,正确率分别为96.06%、80.02%,召回率分别为93.11%、73.37%,精确率分别为94.12%、85.5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测试集糖尿病足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决策树模型(D=-3.648,P=0.012)。结论 随机森林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在糖尿病足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预测中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决策树模型。 彭英 郑海兰 祁明霞 江斓关键词:决策树模型 糖尿病足 糖尿病 并发症 预后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PRLRmRNA的表达 目的:了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催乳素受体(PRLR)mRNA表达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新诊断或未治疗GD患者(19例)为病例组,其中男性... 郑海兰 任安 董崇周 叶山东 王亚虹 孔艳华关键词:GRAVES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规律复诊联合定期宣教对基层糖尿病管理的作用 目的探究规律复诊与定期宣教协同作用对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成效的影响,研讨基层糖尿病患者强化教育管理的高效模式,以提升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能与健康水准。方法运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手段,把安庆市诸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于20... 丁维 郑海兰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病危险因素及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发病危险因素及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DCAN分为DCAN组(147例)和非DCAN组(3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CA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CAN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HG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CAN组(P<0.05或P<0.01),三酰甘油(TG)、深呼气最大心率与深吸气最小心率间差值及瓦氏试验R-R比值均低于非DCAN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I、糖尿病家族史、FPG、HbA_(1c)、hs-CRP、UACR及血脂异常均是DCAN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61,95%CI 1.833~2.865;OR=1.719,95%CI 1.501~1.949;OR=1.543,95%CI 1.013~2.106;OR=2.042,95%CI 1.545~2.931;OR=2.305,95%CI 1.801~3.214;OR=2.494,95%CI 1.407~3.971;OR=1.868,95%CI 1.571~2.142)(P<0.05或P<0.01)。校正混杂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HGI水平是DCA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DCAN发病与HGI、糖尿病家族史、FPG、HbA_(1c)、hs-CRP及UACR水平密切相关,且高HGI水平是DCA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祁明霞 郑海兰 叶春竹关键词: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催乳素与甲状腺疾病 2010年 催乳素(PRL)在哺乳动物的生长、繁殖及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甲状腺疾病与高PRL血症关系密切,PRL可能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时,PRL可通过刺激辅助性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促进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垂体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可能影响了PRL的分泌。甲状腺癌时PRL可能作为抗细胞凋亡因子或有丝分裂原而发挥作用。 郑海兰 任安关键词:催乳素受体 GRAVES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538例,根据肝脏超声检查分为T2DM合并NAFLD组(NAFLD,n=247)和单纯T2DM组(T2DM,n=291)。各组检测HbA1c、FP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结果住院T2DM患者NAFLD患病率为45. 9%,男性高于女性(51. 4%vs 39. 4%,P<0. 01)。NAFLD组TSH高于T2DM组[2. 74(1. 78,4. 41)vs 2. 35(1. 45,3. 54)mIU/L,P<0. 05],两组FT3和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根据TSH水平分组,与TSH<2. 5 mIU/L组比较,2. 5~4. 0 m IU/L组和>4. 0 mIU/L组NAFLD患病率、ALT和TG升高(P<0. 05);与2. 5~4. 0mIU/L组比较,>4. 0 mIU/L组ALT升高(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TG、ALT、HOMA-IR和BMI是NAFLD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 T2DM患者合并NAFLD与TSH水平密切相关。 郑海兰 丁维 李凡 黄茗 祁明霞 刘珍 江斓 叶山东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情况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减患病情况。方法 31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6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年龄、性别比与病例组相似。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134名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结果 (1)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1.4%,其中亚临床型甲减发生率13.8%,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分别为8.06%和4.84%(P<0.05);(2)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亚临床型甲减发生率增加(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患者亚临床型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HbA1c>9%的患者(P<0.05);TPOAb、TGAb阳性患者亚临床甲减发生率高于TPOAb、TGAb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有关。 郑海兰 任安 叶山东 郑茂 王亚虹关键词: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别嘌醇过敏综合征三例报告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提高别嘌醇过敏综合征(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别嘌醇致AHS的诊治过程。结果本文3例均因尿酸升高口服别嘌醇,服药后出现皮疹、发热、急性肝损害以及进行性肾衰竭等,停用该药,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好转,诊断为AHS。结论临床应用别嘌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发生AHS后,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慢性肾脏疾病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应用别嘌醇时,注意密切监测血尿酸和肌酐,发现异常需立即停药。 郑海兰 郑茂 任安 叶山东 杨沐 黄业华 唐双琴 倪力军关键词:肾疾病 别嘌醇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