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艳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血功能
  • 1篇眼压
  • 1篇预后
  • 1篇筛查结果
  • 1篇筛查结果分析
  • 1篇疼痛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指标
  • 1篇农村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余艳
  • 2篇王莹莹
  • 1篇顾雪
  • 1篇秦虹
  • 1篇陈晓琼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穴位按摩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疼痛及眼压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疼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眼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不同时期眼压下降值。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降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疼痛,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青光眼的进程。
秦虹顾雪陈晓琼余艳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疼痛眼压按摩
2018—2023年安庆市农村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中国农村肺癌早诊早治项目2018—2023年安庆点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方法 于2018—2023年筛查安庆市部分地区50~74岁高危人群,对其行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统计阳性病变检出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 041例高危个体入组,LDCT检出阳性结节356例(17.44%),110例提示疑似肺癌(5.39%),随访后确诊30例(1.47%),30例中,早期肺癌19例(63.33%),26例进入临床治疗程序(86.67%)。70~7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新鲜蔬菜瓜果摄入次数≤1次/d、有吸烟史、有特殊职业暴露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人群肺内阳性结节和疑似肺癌检出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特殊职业暴露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新鲜蔬菜瓜果摄入是阳性结节和疑似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对农村肺癌高危人群针对性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肺部阳性病变,提高肺癌早诊率和治疗率。
王莹莹江叶倩李明珠余艳李乾兵
关键词:肺癌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
宏基因二代测序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一例被引量:2
2022年
患者,女,57岁,菜贩,因“发热3天”于2021年1月13日入住我科。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无畏寒、寒战,无咽痛、鼻塞、流鼻涕,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腹痛、腹泻,自行服用感冒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仍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6℃。
余飞王智胜余艳叶鹏苏美云李乾兵
免疫及凝血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其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免疫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其与慢阻肺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慢阻肺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371例,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分为预后不良组170例和预后良好组201例,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dimer、FIB对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指标相比,预后不良组的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表达水平较低,D^(-)dimer、FIB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纳入CD3^(+)%、CD4^(+)/CD8^(+)、CD3^(-)CD19^(+)%等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发现: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高水平为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95%CI)=0.956(0.935~0.977),0.711(0.507~0.977),0.918(0.873~0.965),0.964(0.944~0.985)],FIB高水平为慢阻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775(1.356~2.325)];ROC曲线结果示CD3^(+)%、CD4^(+)/CD8^(+)、CD3^(-)CD19^(+)%、CD3^(-)CD16^(+)CD56^(+)%、D^(-)dimer、FIB及六项联合预测慢阻肺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26、0.600、0.645、0.608、0.610、0.645、0.767,六项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自单项预测者(P<0.001)。结论监测免疫指标及D^(-)dimer、FIB的变化,对于评估慢阻肺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江叶倩李明珠彭采秋许影王莹莹余艳李乾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