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柏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茂名市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茂名市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 林坤立谢东生陈彩燕吴柏峰
- 关键词:疟疾疾病控制
- 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明确茂南区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收集茂南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登革热29例,其中本地病例22例,输入性病例7例,发病率4.69/10万,聚集性疫情3起;男18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6∶1;以20~49岁为主,发病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年龄62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共报告了14例,占48.28%。报告地最多是河东街道7例;有86.21%的病例呈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在疫情处理初期,居民平均布雷图指数42.86,各疫点经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等措施后,75%的疫点一周内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结论茂南区登革热呈多点散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疫情发生后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 林坤立谢东生吴柏峰林燕珠陈彩燕倪玉飘刘广钊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2005―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5―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4年茂南区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水痘病例912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10万。水痘发病呈现2个高峰,分别为4―6月、12月至次年1月,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8.95%(264例)、33.44%(305例)。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街分别为河东街道办、官渡街道办、河西街道办、公馆镇、站前街道办,该5个镇街报告病例数(724例)占全区总病例数的79.39%。病例以1~10岁儿童为主(722例),占总发病数的79.17%;男性556例,女性356例,男女性别比为1.56∶1。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2.98%(392例),其次为托幼儿童占25.99%(237例)、散居儿童占21.05%(192例)。2005―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6起,报告病例数123例,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结论茂南区水痘疫情近年呈现上升趋势,1~10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今后要扩大水痘免疫规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
- 谢东生林坤立吴柏峰林燕珠倪玉飘黄成周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 茂南区艾滋病防治示范区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分析茂南示范区艾滋病防控成效,为制定符合实际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示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依据示范区考核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2009—2013年示范区共投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经费200万元,落实了防艾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VCT门诊、美沙酮门诊和针具交换点,开展抗病毒治疗;组织开展了大众媒体宣传和针对性培训。至2013年,15~49岁女性"面对面"宣教覆盖比例〉90%,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年治疗保持率98.9%,暗娼干预覆盖率88.8%,娱乐场所安全套发售设施覆盖率74.5%,筛查孕产妇68 942人,补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致孤儿童及孤老112人,致孤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示范区2013年综合排名居全国103名,各项考核指标逐年提高。结论茂南区示范区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 林坤立谢东生吴柏峰倪玉飘
-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