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疫情
  • 4篇艾滋病
  • 3篇农村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乙类
  • 2篇乙类传染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涉外
  • 2篇涉外婚姻
  • 2篇染病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感冒
  • 2篇健康
  • 2篇感冒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病毒
  • 2篇传染

机构

  • 17篇茂名市茂南区...
  • 2篇高州市疾病预...
  • 1篇茂名市疾病预...

作者

  • 17篇林坤立
  • 10篇陈彩燕
  • 9篇谢东生
  • 6篇倪玉飘
  • 4篇吴柏峰
  • 3篇黄成周
  • 3篇林燕珠
  • 2篇蔡永荣
  • 2篇赵夏宜
  • 2篇关金宏
  • 2篇陈金玲
  • 1篇陈慧雯
  • 1篇麦杰荣
  • 1篇关飞
  • 1篇黎娟
  • 1篇梁小弟
  • 1篇郑梅
  • 1篇魏挺
  • 1篇何泳滨
  • 1篇吴正彪

传媒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南方论刊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2005―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4年茂南区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水痘病例912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10万。水痘发病呈现2个高峰,分别为4―6月、12月至次年1月,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8.95%(264例)、33.44%(305例)。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街分别为河东街道办、官渡街道办、河西街道办、公馆镇、站前街道办,该5个镇街报告病例数(724例)占全区总病例数的79.39%。病例以1~10岁儿童为主(722例),占总发病数的79.17%;男性556例,女性356例,男女性别比为1.56∶1。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2.98%(392例),其次为托幼儿童占25.99%(237例)、散居儿童占21.05%(192例)。2005―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6起,报告病例数123例,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结论茂南区水痘疫情近年呈现上升趋势,1~10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今后要扩大水痘免疫规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
谢东生林坤立吴柏峰林燕珠倪玉飘黄成周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践行科学发展观 确保食品安全
2009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确保食品安全,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和要求。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正是我们要树立的科学发展理念,是我们查找并破解的存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
林坤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食品安全以人为本身体健康
高州市某农村小学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2012年高州市某农村小学聚集性乙型流行性感冒疫情发生的原因及传染来源,为防治流行性感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流行性感冒的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始于2012年2月18日,首发病例的传染来源不明,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21日,暴露人口263人,发病9例,罹患率为3.4%,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在13~14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由于首发病例为住宿生,住宿生发病率远高于走读生。采集9例病例血清标本,6例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这是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的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控制流行性感冒疫情最为关键的措施。
蔡永荣林坤立魏挺吴正彪赵夏宜
关键词:乙型流行性感冒聚集性
茂名市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林坤立谢东生陈彩燕吴柏峰
关键词:疟疾疾病控制
务实创新 推动疾控事业发展被引量:1
2009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我们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林坤立
关键词:务实创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防控体系
2007—2011年茂名市茂南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掌握茂名市茂南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茂南区2007—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茂南区2007—2011年共报告麻疹816例,其中男性516例,女性300例。各年发病例数分别为294、514、3、3、2例,发病率分别为37.19/10万、64.59/10万、0.37/10万、0.37/10万、0.24/10万。市区报告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6.67%(544/816)。麻疹发病从2007年5月起逐渐增多,12月达到高峰,2008年6月之后得到控制。发病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7.18%(385/816)。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为主,其中1~4岁组占病例总数的43.50%(355/816),5~9岁组占19.73%(161/816),10~14岁组占11.03%(90/816)。结论人口密集以及监测敏感度高是茂南市区发病率高的原因,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强化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林坤立黄成周高晓柯彩清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2008—2010年茂名市茂南区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08—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通过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茂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茂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3 264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282.05/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226.14/10万;发病率居前7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淋病、痢疾、甲型H1N1流感。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时高时低,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威胁茂南区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等。
林坤立谢东生陈金玲陈彩燕倪玉飘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茂名市茂南区不同区域水碘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茂南区不同区域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为因地制宜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区的冲积平原和台地开展调查,据台地和河流的走向、地理位置等情况决定调查村,集中供水村随机抽取采集1份末梢水;分散式供水村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5户居民较多的饮用井水样,同时调查供水类型,记录水井的使用时间和井深。结果共调查饮用水220份,水碘中位数22.58μg/L,水碘含量<10μg/L占26.8%,10~100μg/L占52.7%,>100μg/L占20.5%。>100μg/L的均来自冲积平原的分散式水样(井水);冲积平原水碘含量分布较散,高碘低碘并存。水碘含量与井深呈负相关,与水井使用时间无相关性。结论茂南区东北部台地区域饮用水水碘含量普遍偏低,西北部冲积平原区域水碘含量总体较高。
陈彩燕林坤立关金宏
关键词:水质调查水碘碘缺乏病
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明确茂南区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收集茂南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登革热29例,其中本地病例22例,输入性病例7例,发病率4.69/10万,聚集性疫情3起;男18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6∶1;以20~49岁为主,发病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年龄62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共报告了14例,占48.28%。报告地最多是河东街道7例;有86.21%的病例呈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在疫情处理初期,居民平均布雷图指数42.86,各疫点经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等措施后,75%的疫点一周内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结论茂南区登革热呈多点散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疫情发生后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林坤立谢东生吴柏峰林燕珠陈彩燕倪玉飘刘广钊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8年,对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问卷调查及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问卷EpiData双录入审核,EpiInfo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有2 237人,血清学检测率45.69%(1 022/2 237);年龄段以50岁以上为主,占68.13%(1 524/2 237);婚姻以在婚为主,占79.75%(1 784/2 237);文化程度以文盲及小学为主,占87.97%(1 968/2 237);职业以务农为主,占43.45%(972/2 237);个人月均收入以2 000元以下为主,占56.64%(1 267/2 2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12.47%(279/2 23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文盲及小学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89.292,P<0.05);杂工比务农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46,P<0.05);个人月均收入2 000元以上者比2 000元以下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38,P<0.05)。结论 50岁以上男性人群艾滋病抗体感染率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是特殊的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有必要针对该人群进行精准艾滋病防控宣传。
谢东生冯演东陈慧雯林坤立关飞陈彩燕黄成周倪玉飘林燕珠黎艳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知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