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艾滋病
  • 2篇乙类
  • 2篇乙类传染病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涉外
  • 2篇涉外婚姻
  • 2篇染病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病毒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登革热
  • 1篇碘含量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水质

机构

  • 10篇茂名市茂南区...
  • 1篇茂名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陈彩燕
  • 10篇林坤立
  • 7篇谢东生
  • 4篇倪玉飘
  • 2篇关金宏
  • 2篇吴柏峰
  • 2篇陈金玲
  • 2篇林燕珠
  • 1篇陈慧雯
  • 1篇麦杰荣
  • 1篇关飞
  • 1篇黄成周
  • 1篇黎娟
  • 1篇梁小弟
  • 1篇郑梅
  • 1篇刘广钊

传媒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茂名市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林坤立谢东生陈彩燕吴柏峰
关键词:疟疾疾病控制
2008—2010年茂名市茂南区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08—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通过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茂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茂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3 264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282.05/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226.14/10万;发病率居前7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淋病、痢疾、甲型H1N1流感。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时高时低,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威胁茂南区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等。
林坤立谢东生陈金玲陈彩燕倪玉飘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茂名市茂南区不同区域水碘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茂南区不同区域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为因地制宜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区的冲积平原和台地开展调查,据台地和河流的走向、地理位置等情况决定调查村,集中供水村随机抽取采集1份末梢水;分散式供水村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5户居民较多的饮用井水样,同时调查供水类型,记录水井的使用时间和井深。结果共调查饮用水220份,水碘中位数22.58μg/L,水碘含量<10μg/L占26.8%,10~100μg/L占52.7%,>100μg/L占20.5%。>100μg/L的均来自冲积平原的分散式水样(井水);冲积平原水碘含量分布较散,高碘低碘并存。水碘含量与井深呈负相关,与水井使用时间无相关性。结论茂南区东北部台地区域饮用水水碘含量普遍偏低,西北部冲积平原区域水碘含量总体较高。
陈彩燕林坤立关金宏
关键词:水质调查水碘碘缺乏病
2014年茂名市茂南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明确茂南区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收集茂南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2014年茂南区共报告登革热29例,其中本地病例22例,输入性病例7例,发病率4.69/10万,聚集性疫情3起;男18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6∶1;以20~49岁为主,发病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年龄62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共报告了14例,占48.28%。报告地最多是河东街道7例;有86.21%的病例呈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在疫情处理初期,居民平均布雷图指数42.86,各疫点经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等措施后,75%的疫点一周内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结论茂南区登革热呈多点散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疫情发生后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林坤立谢东生吴柏峰林燕珠陈彩燕倪玉飘刘广钊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8年,对茂名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人群问卷调查及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问卷EpiData双录入审核,EpiInfo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有2 237人,血清学检测率45.69%(1 022/2 237);年龄段以50岁以上为主,占68.13%(1 524/2 237);婚姻以在婚为主,占79.75%(1 784/2 237);文化程度以文盲及小学为主,占87.97%(1 968/2 237);职业以务农为主,占43.45%(972/2 237);个人月均收入以2 000元以下为主,占56.64%(1 267/2 2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12.47%(279/2 23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文盲及小学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89.292,P<0.05);杂工比务农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46,P<0.05);个人月均收入2 000元以上者比2 000元以下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38,P<0.05)。结论 50岁以上男性人群艾滋病抗体感染率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是特殊的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有必要针对该人群进行精准艾滋病防控宣传。
谢东生冯演东陈慧雯林坤立关飞陈彩燕黄成周倪玉飘林燕珠黎艳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知识
茂南区农村“涉外婚姻”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茂南区涉外婚姻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越南、缅甸的涉外婚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样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参加问卷调查的有358人,抗体检测108人,占调查人数的30.17%,有1人感染HIV,感染率0.92%,4例梅毒,感染率3.70%。该人群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占61.45%,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59.35%。结论:茂南区涉外婚姻人员是特殊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十分有必要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结合该人群的特征,提供多样化且符合目标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陈彩燕林坤立谢东生
关键词:HIV
茂名市一起中学流感暴发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茂名市一起中学聚集性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评价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流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调查和处理。结果 2012年3月13-23日,茂名市发生一起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涉及初一、二年级学生,共计51人发病,罹患率3%,其中男生30人,女生21人,发病多集中在初一年级,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用RT-PCR法从8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检出5例B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暴发的疫情,其传染源源自于当地,男女间发病率无差异,住宿生和走读生间发病率无差异。
林坤立谢东生陈彩燕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2008~2010年茂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08-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通过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茂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
林坤立谢东生陈金玲陈彩燕倪玉飘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文献传递
茂南区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2014年
目的分析茂南区"外来妇女"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和越南、缅甸的外来妇女进行AIDS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58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1.5%),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59.4%,倾向于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开展AIDS健康教育最多(84.9%),其次通过乡村医生(48.0%)。宣传折页、培训和文艺表演等方式接受程度低。结论 "外来妇女"是特殊的AIDS高危人群,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提供多样化符合该特殊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林坤立陈彩燕黎娟
关键词:外来妇女健康教育涉外婚姻
茂名市茂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茂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与环境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农村环境治理策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茂名市茂南区农村范围内,按比例分层随机的方式选择水质调查点20个,以水质调查点的20个村和每个点所在的村随机选取10户开展供水情况和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区农村水质检测合格率为7.50%,大部分饮用水未经过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占农村厕所的90.30%;20个调查村垃圾的80.79%随意堆放;污水的59.38%随意排放。结论应加强饮用水水源防护和供水系统安全处理措施,将饮水,厕所、垃圾、污水排放等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陈彩燕林坤立麦杰荣关金宏郑梅梁小弟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质环境卫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