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晓敬

作品数:15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肺炎
  • 3篇结核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生物学
  • 2篇糖皮质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减少
  • 2篇慢性
  • 2篇免疫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肺炎
  • 2篇激素
  • 2篇病原学
  • 1篇蛋白
  • 1篇低丙种球蛋白...
  • 1篇淀粉酶
  • 1篇多器官受累

机构

  • 15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崔晓敬
  • 9篇曹彬
  • 5篇王一民
  • 4篇刘颖梅
  • 4篇李丽娟
  • 3篇刘智博
  • 2篇陶新曹
  • 2篇刘国梁
  • 2篇李辉
  • 1篇周华
  • 1篇黎斌斌
  • 1篇李园园
  • 1篇申艳玲
  • 1篇谢万木
  • 1篇高磊
  • 1篇万钧
  • 1篇朱晓莉
  • 1篇魏栋
  • 1篇梁朝阳
  • 1篇赵树娟

传媒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ood’s综合征一例被引量:4
2016年
Good’s综合征是以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外周血B淋巴细胞减少或缺如为特点的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于成人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慢性呼吸道感染或腹泻。1954年Good首次报道,之后将这类疾病称之为Good’s综合征,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者发现,该类患者有B淋巴细胞产生分化障碍,
崔晓敬曹彬李一鸣王一民
关键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呼吸道感染淋巴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胸腺瘤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G-CA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入住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G-CAP患者100例(G-CAP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无免疫功能低下的CAP患者100例(nICH-CAP组)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G-CAP的预后因素。结果G-CAP组外周血淋巴细胞[1.06(0.70,1.68)比1.44(0.87,1.98)]低于nICH-CAP组(P〈0.05);而肺间质病变(28.6%比9.9%)、呼吸衰竭(25.0%比7.0%)、有创机械通气(9.0%比2.0%)、无创机械通气(12.0%比2.0%)、脓毒性休克(9.0%比2.0%)、住院病死率(13.0%比3.0%)均显著高于nICH-CAP组(均P〈0.05);G-CAP组以细菌感染为主(61.3%),其次为病毒感染(19.4%)和混合感染(16.1%);其中细菌感染者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高(47.4%);外周血淋巴细胞(OR=0.004,95% CI:0.000~0.234;P〈0.05)和呼吸衰竭(OR=17.766,95% CI:4.933~131.0;P〈0.05)为G-CAP组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G-C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较高,若合并低淋巴细胞血症和呼吸衰竭提示不良预后。
李丽娟刘颖梅王一民周飞李辉邢西迁韩秀迪陈亮张春晓王金祥刘波索立俊于国华王光强姚学新肖颖朱晓莉薛春雪崔晓敬曹彬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肺炎糖皮质激素类疾病特征预后
重症患者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策略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ICU静脉输液通路的认知和选择现状。方法 2015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分析ICU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静脉输液通路的认知和选择情况。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随机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为92.0%。参加调查的医生和护士分别占39.1%和60.9%,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80.4%、13.0%和6.6%,平均工作年限(5.7±4.9)年。100.0%的医务人员了解套管针(PIV)、急性期中心静脉导管(AC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69.6%了解植入式输液港(PORT),43.5%了解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TCVC),13.0%了解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100.0%的医务人员在选择输液通路时会考虑输液种类和输液时程,64.0%会考虑患者状态,18.0%会考虑治疗费用。短期输液患者(〈1周)约占25%,选择PIV、ACVC的医务人员分别为91.3%和39.1%;中期输液(1-4周)约占60%,选择PIV、ACVC和PICC的医务人员分别为56.5%、69.6%和26.1%;长期输液(〉4周)约占15%,选择PIV、ACVC、PICC和PORT的医务人员分别为30.4%、39.1%、82.6%和32.6%。52.2%的医务人员熟悉抗感染导管的类型和放置指征。输液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血管条件差(91.3%)、高龄(52.2%)、皮肤病变(39.1%)和管路堵塞(26.1%)。选择外周静脉的主要原因为感染风险小(87.0%)、短期治疗(82.6%)、普通补液(78.3%)和抗生素治疗(47.8%);选择中心静脉主要原因为输注刺激性药物(82.6%)、外周血管穿刺困难(69.6%)、血流动力学监测(65.2%)和长期输液(56.5%)。结论重症患者输液通路建立难度大,PIV、ACVC和PICC在ICU较常使用,Midline、TCVC和PORT的使用较少,医务人员对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认识不够。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需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
陶新曹刘国梁申艳玲赵树娟李俊李丽娟阮冬石高倩崔晓敬
关键词:重症患者
生物学聚类表现既支持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荷兰假说也支持英国假说
2015年
背景: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皆为异质性疾病。目的:通过分析痰液的细胞和介质成分,进一步明确两种疾病是互相独立还是互相关联,从而证实二者病理机制符合“英国假说”还是“荷兰假说”。方法:本研究比较了86例严重哮喘患者和75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和生理特点及痰液介质水平。
崔晓敬刘国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假说生物学聚类哮喘患者
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隐球菌在真菌分类学上归入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偶见,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最常见感染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而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隐球菌脑膜炎发生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高热伴轻微头痛,无呕吐,颈轻微有抵抗,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未见显著异常,墨汁染色阴性,真菌培养阴性,但二代测序见浅白隐球菌,176个序列,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静点4周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氟康唑8周,随访患者2个月,未再发热、头痛,提示抗真菌有效。
邝相如崔晓敬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免疫功能正常
不同病原菌致胸部CT表现之“树芽征”9例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树芽征"(tree-in-bud,TIB)是胸部CT上的重要征象。TIB最初用来描述结核分枝杆菌沿气道内播散的影像学表现。然而其缺乏特异性,多种导致细支气管受累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均可有TIB的表现。"树雾征"(tree frog sign)是与TIB类似的胸部CT征象,以支气管周围间质炎症渗出性改变为主。
崔晓敬黎斌斌黎斌斌曹彬刘颖梅马薇曹彬
关键词:树芽征病原菌
雷公藤多苷与利福布汀联用致白细胞减少1例及文献回顾
2022年
目的 分析1例雷公藤多苷联合利福布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为临床雷公藤联合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重整、并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分析药物关联性。查询PubMed、Embase、OVI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CBM、VIP数据库,时间截至2021年6月,整理利福布汀剂量、合并用药、白细胞减少例数(占比)和处理等方面内容。结果 白细胞减少可能与雷公藤多苷联合利福布汀有关,前者可抑制CYP 3A4,影响后者体内代谢,从而导致上述不良反应发生。利福布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随着剂量增大,以及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 中西药联合使用时应加强监护,临床药师可参与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适合用药并作尽早调整,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邢亚君孔旭东崔晓敬柳芳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利福布汀白细胞减少
手术与未手术肺毛霉病患者29例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与未手术的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从中日友好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肺毛霉病", 纳入 2016年7月—2022年6月的肺毛霉病患者29例, 其中男19例, 女10例, 中位年龄49(47, 67)岁。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肺毛霉病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糖尿病(19例, 65.5%), 影像学表现以实变(25, 86.2%)、结节或肿块(21例, 72.4%)最常见, 气管镜检查可见支气管狭窄(16例, 55.2%)、真菌菌栓阻塞支气管开口(18例, 62.1%)、支气管黏膜表面覆盖坏死物(19例, 65.5%)等异常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 13例(44.8%)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是否手术由多学科团队(MDT)进行评估, 16例未手术患者中有10例为双侧多发病灶、其中4例累及主支气管而无法切除, 6例为单个肺叶内局限病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与未手术的患者相比, 单侧肺多个病灶者(6/13比1/16, P=0.019)及叶、段支气管受累者(13/13比9/16, P=0.007)更常见。15例患者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其中14例为阳性结果。进行mNGS检查缩短了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log-rankP=0.014)。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院内病死率较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比5/16, P=0.410)。结论 mNGS有助于肺毛霉病早期诊断。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特征包括单侧多发病灶和支气管镜检叶、段支气管黏膜病变。
刘智博张芳梁朝阳陈文慧王一民崔晓敬赵丽曹彬
关键词:毛霉菌病手术术前评估
中国结核潜伏感染管理需要探索一条适宜高负担国家的新路径被引量:30
2020年
基于国外的成功经验,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结核潜伏感染高危人群的预防干预,以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快速下降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征还基本不清晰,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性干预策略。国外研究估计中国约有3.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是全球结核潜伏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中国需要根据国情探索一条适宜高负担国家的结核病防控体系,包括潜伏感染管理。目前我国针对HIV感染者、学生密切接触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部分高危人群发布了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和(或)预防性治疗相关的工作规范、技术指南和专家共识等.
崔晓敬曹彬高磊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预防干预免疫抑制剂HIV感染者
高降钙素原水平的急性浸润性肺结核1例报道
目的 高降钙素原水平的急性浸润性肺结核1例个案报道方法 青年男性,在校学生,7天前着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9.0℃,伴畏寒、寒战、头晕,咳嗽、无痰.4天前体温升至40℃,咳嗽加剧、黄痰.血常规示WBC 18.63×109/...
崔晓敬高桐谢万木陶新曹刘颖梅曹彬
关键词:降钙素原肺结核社区获得性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