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梦人生》中的个体书写与时空镜像
- 2017年
- 电影《戏梦人生》讲述了台湾布袋戏表演艺术家李天禄的前半生经历,记录了李天禄及其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影片采用了人物口述与戏剧性演绎相结合的手法,在虚实间实现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对望。散文式长镜头的影像特点,延续了侯孝贤一贯的纪实风格,写实的方式指向的是诗意生活。在电影《戏梦人生》中个体书写成为历史书写的一种叙述范式,银幕时空成为历史时空的有效能指。
- 黄亚利
- 关键词:虚实结合
- 艺术电影的诗性复归——以电影《八月》《路边野餐》《长江图》为例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在当下商业电影占据市场主流的消费语境中,电影创作者依旧对艺术电影进行着行之有效的挖掘与探索。电影《八月》《路边野餐》《长江图》是2016年广受关注的三部“文艺”气息浓厚的艺术电影,其也透露出新锐青年导演对诗意美学的热衷。电影的诗性回归体现出电影创作者们对艺术本原精神的捍卫,也成为独树一帜的影像标杆。然而虽然此类影片荣誉满载,但针对叙事文本和表达方式的大众解读仍有待电影人的持续思考。
- 黄亚利
- 关键词:艺术电影
-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市场化进程被引量:1
- 2019年
-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一个特殊题材类型在国产电影中独树一帜,表现了民族创世追求和现代革命镜像的意义。随着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的变化,于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流动式和规律性的深刻转型,不仅体现为迈向市场化进程的内部流变,也是观照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窗口。
- 黄亚利
-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市场化进程
- 《摔跤吧!爸爸》中的“家国认同”之文化分析
- 2017年
- 印度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殖民历史的影响,近现代时期,葡萄牙、荷兰、英、法等欧洲国家先后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其中以英国为主。英国以东印度公司为实体,以经营英国在印度的商务贸易事务为缘由,到19世纪中叶时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大部分领土,1858年又颁布“改善印度管理办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转而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进入英属殖民时期。
- 黄亚利纪晓楠
- 关键词:文化分析英国政府摔跤殖民历史社会文化
- 寻根与追梦:改革开放40年“丝绸之路”的影像呈现被引量:1
- 2018年
- 长久以来沿着丝绸之路衍生出的文明带群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文化"。电视媒介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反之,丝路文化也对我国当下电视行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丝路题材的电视作品层出不穷,色彩斑斓的文明画卷与富有历史感的影像交织融合,共同构筑起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民族文化品牌。
- 陈清洋黄亚利
- 关键词:电视媒介民族文化品牌跨文化传播
- 羽化成蝶: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电影引进政策的演变与绩效被引量:6
- 2018年
- 艺术的生命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变。其中,针对外国电影的引进政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诸多变化,引进方式由统购包销逐渐走向多元整合,原本以政治导向为主的引进理念过渡到市场主导,随着外国电影进驻中国的数量逐渐增多,引进题材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电影的市场属性和艺术属性凸显出来。40年间,从初期的萧条到进口电影对本国市场的霸占,再到进口电影和国产电影共创繁荣,中国电影开始迈入新时代。
- 陈清洋黄亚利
- 关键词:文化互动
- 台湾抗战题材电影述论
- 2015年
- 台湾抗战电影是华语抗战电影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两岸共识与亲情的宝贵资源。这批作品角度多样、旨趣不一,既彰显了历史上台湾土著与大陆国军的抗日业绩,又折射了现实中台湾各个时期的社会氛围与价值取向。因此,台湾抗战电影也是深入了解宝岛今昔的一个可资凭藉的窗口。
- 林吉安黄亚利
- 关键词:抗战电影国族认同
- 传承与嬗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拓展路径(1978—2018)被引量:3
- 2018年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记录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民族体征、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跨时代、跨地域、跨文化的创作态势,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电影的多源性、多视角和多维度。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与富有现实感的银幕光影交织,构建起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民族影像,也为民族文化的视觉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在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在不断优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新形势下面临的发展机遇、规模效应、拓展路径,以及民族电影人和文化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探寻与思考。
- 陈清洋黄亚利
-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文化
- 从电影《世界》浅析贾樟柯的电影风格
- 2015年
- 倾心于对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描绘,执着于以影像来保存个人体验,以记录片的手法刻画这些小人物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时的种种困惑、失落、不安和焦虑,以及对声音元素、音乐元素、环境符号等的特殊运用,共同建构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世界,也实现了以电影叙事反映、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艺术目标。本文以电影《世界》为例,对贾樟柯电影的特有风格进行了深入解读。
- 黄亚利姜庆丽
-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风格
- 早期电影创作者的主体建构——以电影《艺海风光》为例分析
- 2018年
- 电影《艺海风光》于1937年由华安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影片由三个集锦式的故事组成,分别以电影、话剧、歌舞三种艺术形式为对象,集中表现了“艺海”的社会处境和生态,同时,影片通过这三个“艺海”沉浮的小故事,进一步指涉了艺术主体认同和演艺人员社会处境等问题,凸显出早期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艺术追求。
- 黄亚利
- 关键词:创作者电影艺术形式社会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