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洪娟

作品数:27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老年
  • 7篇老年人
  • 5篇抑郁
  • 4篇血压
  • 4篇社区老年
  • 4篇社区老年人
  • 4篇手套
  • 4篇慢性病
  • 4篇高血压
  • 3篇血脂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健康
  • 3篇城乡
  • 3篇城乡社区
  • 2篇低碳水化合物
  • 2篇低碳水化合物...

机构

  • 23篇六安市疾病预...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皖南医学院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荣军总...
  • 1篇六安市中医院

作者

  • 25篇曹洪娟
  • 15篇李开春
  • 9篇杨林胜
  • 9篇陶芳标
  • 7篇张俊青
  • 7篇刘磊
  • 6篇王取南
  • 6篇刘开永
  • 6篇李鹏飞
  • 6篇唐昆
  • 5篇姜正好
  • 4篇马立国
  • 3篇常宏伟
  • 2篇苏虹
  • 2篇吕勇
  • 2篇李修德
  • 2篇张冬梅
  • 2篇王素芳
  • 2篇盛杰
  • 2篇陈贵梅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血脂异常关系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构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 diets,LCDs)依从性得分并研究LCDs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基于安徽六安地区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膳食测量采用食物频度问卷。通过计算三大宏量营养素及其亚型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构建LCDs得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定义血脂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调整体质指数(BMI)等协变量后,与最低四分位相比,植物性LCD得分最高四分位者血脂异常罹患风险降低了34%(OR=0.66, 95%CI:0.51-0.87, P=0.008);健康LCD与血脂异常风险OR为0.62(95%CI:0.48-0.79, P<0.001);而总LCD、动物性及不健康LCDs似乎与血脂异常无关(P均大于0.05);替代分析显示:用占5%供能比的植物蛋白质代替等能量的碳水化合物,罹患血脂异常风险降低了24%(OR=0.76, 95%CI:0.61-0.94)。结论 植物性LCD或健康LCD,或用植物蛋白质替代碳水化合物与血脂异常罹患风险降低有关。[营养学报,2022,44(5):442-448]
杨虎曹承松解少煜曹洪娟李修德杨万水
关键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血脂异常
2009-2014年安徽省六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六安市手足口病流行学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掌握疫情动态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9—2014年六安市手足口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安市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病死率和重症率分别为111.42/10万、0.04%和0.60%。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4-5月,高发地区为霍邱县和寿县,高发年龄为1.3岁。农村地区发病率和重症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确诊的785病例中以EV71为主要病毒株,占61.91%;病原类型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例类型问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EV71病毒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均与C4a亚型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5%~99.4%和98.3%-100.0%。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高发时间、高发地区和高发人群,优势病原类型为EV71,优势毒株为C4a亚型,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在3岁以下农村散居儿童。
秦伟常宏伟曹洪娟李开春解少煜吕勇李承铖李雲凤苏虹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
影响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前期向高血压发展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社区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了解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发展潜在促成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2016年7—9月现场调查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共1 080例社区老年人,共纳入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者967例,其中男性444例(45.9%),女性523例(54.1%)。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在男性中高血压者362例(81.5%),正常高值血压者82例(18.5%);女性中高血压者413例(79.0%),正常高值血压者110例(21.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高血压的男性老年人的下列因素分布比例更高:高年龄组(80~94组比60~70组:OR=8.680,95%CI:1.973~8.19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OR=6.472,95%CI:2.807~14.919);患高血压的女性老年人下列因素分布比例更高:有高血压家族史(OR=1.976,95%CI:1.145~3.411)、肥胖(OR=3.185,95%CI:1.381~7.34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0 mmol/L比≤4.410 mmol/L:OR=3.000,95%CI:1.283~7.015)和尿蛋白异常(OR=9.602,95%CI:1.260~73.147)。结论高龄和有高血压家族史可能是男性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发展的促成因素;高血压家族史、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和尿蛋白异常可能是女性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发展的促成因素。
冯强伟王取南杨林胜刘开永魏嵘曹洪娟解少煜李开春马立国陈贵梅陶芳标
关键词: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性别
六安市部分留守村民前糖尿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六安市留守村民患前糖尿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六安市18个行政村的40~70岁留守村民开展问卷调查,并对3546名村民进行血糖、身高及体质量进行测量。结果:前糖尿病患病率为25.61%,其中男性为25.14%,女性为25.86%;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962年之后出生是保护因素,体质量指数大是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加强留守村民的健康教育,制定合理预防措施,减少或减缓前糖尿病患者向糖尿病转变。
张俊青曹洪娟李开春王德斌
关键词:糖尿病影响因素
某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评价分析
2017年
目的对某医院医学影像中心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及其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和周围公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法采用放射卫生学调查、辐射水平检测、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放射机房屏蔽设施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设备安全装置、辐射检测水平、放射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及放射卫生管理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放射防护设施和放射卫生管理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放射机房外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范围在0.13~0.17μSv/h。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年有效剂量在0.10~1.92 mSv之间,2016年人均年有效剂量较2015年有所升高(t=-2.27,P<0.05)。放射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放射机房中为受检者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数量不能满足防护需要。结论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按要求整改后正常运行,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和周围公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刘磊张岭李鹏飞殷春许唐昆程婷婷潘维嘉曹洪娟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
皖西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的现况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六安市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下简称"三率")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1 080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空腹血糖检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及"三率"的现况及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有效调查1 049人,患病率为73. 88%,其中男性75. 73%,女性72. 33%;"三率"分别为69. 90%、36. 39%、20. 16%。糖尿病有效调查1 011人,患病率为24. 63%,其中男性21. 05%,女性27. 57%;"三率"分别为60. 08%、26. 10%、22. 27%。多因素分析,超重肥胖、高WHR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联,农村地区与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高WHR与知晓,年收入与血压控制情况有关联;女性、文化程度较高、高WHR与糖尿病患病有关联,农村地区与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有关联。结论六安市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三率"较低,应加强农村、女性、超重肥胖、高WHR人群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改善老年人健康与管理措施。
曹洪娟李修德陶芳标杨林胜杨林胜李开春鲍远松张俊青张俊青刘磊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缺失症状和体征好转或消失后再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其中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9例(病例组),未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资料,以脑梗死是否再发为应变量,性别、年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是否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甘油三酯、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吸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BMI比较,P均>0.05,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及是否吸烟与再发卒中有关(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是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及吸烟。
张明王翠兰刘书东刘持善曹洪娟郑敏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甘油三酯吸烟
皖西地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了解皖西地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皖西地区4个县(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中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包括10个方面的认知,答对即为知晓,答对≥6项判定为知晓情况及格。采用logistic回归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皖西地区居民2 929名,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0.7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及职业人群的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及格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0.06,高中/中专OR=0.14,大专及以上OR=0.33)、高人均收入(与<1万元相比:收入在1~<3万OR=0.61)的居民及格率更高。结论 皖西地区居民对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已达到既定目标,但不同特征人群的知晓率和及格率有差异,应对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薄弱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马立国李修德曹洪娟张俊青周瑜杨万水
关键词:核心知识知晓率及格率影响因素
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某足球竞赛手套生产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采用Mclean’s职业紧张调查表和Goldberg’s普通健康调查表,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7份,有效问卷375份(96.90%)。结果显示,13.87%(52/375)的员工职业紧张程度大,11.20%(42/375)的员工应付能力差,1.60%(6/375)的员工工作满意感差。按年龄、周工作天数、是否为针车工人3个类别分组员工,职业紧张因素、应付能力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0%的员工精神卫生异常,其中消极性项目平均异常发生率为18.62%。精神卫生异常组和正常组员工在职业紧张因素、应付能力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员工精神卫生状况主要与应付能力、职业紧张、是否是针车工人及文化程度相关。提示,企业应针对女性、低年龄组、工龄短、外地户籍、周工作天数多的员工,特别是针车工人开展职业人群压力舒缓和心理健康干预,促进员工心理健康。
李鹏飞刘磊程婷婷唐昆曹洪娟姜正好李开春王碧婵兰洋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满意感
基于“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研究队列”的皖西地区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皖西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血脂异常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皖西地区2个社区的老年人建立"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研究队列",进行问卷调查和血脂检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效调查了1 029名老年人,总血脂异常率为51.41%,其中高TC为38.69%,高TG为19.73%,高LDL-C为15.16%,低HDL-C为1.17%。男性低HDL-C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余指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高TG、总血脂异常患病率间,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女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更易患血脂异常,而年龄越大的老年人患血脂异常的概率更小。结论皖西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TC。农村地区、女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年龄偏小的老年人是该地区血脂异常防控的重点对象。今后应重点研究该地区的膳食模式对血脂异常的影响。
汪军李修德陶芳标杨林胜杨林胜曹洪娟李开春李开春
关键词:老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