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火器伤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颅脑火器伤是十分严重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各部位伤中其死亡率最高,是救治的难点.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自1989年6月至2002年8月救治的32例颅脑火器伤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 石浩万跃明樊启涛
- 关键词:颅脑损伤火器伤外科手术
- 小儿外伤性颅后窝血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笔者自2002年10月-2008年10月共诊断治疗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患儿45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 袁俊峰樊启涛袁先厚江普查
- 关键词:颅窝脑出血脑损伤儿童
-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伽玛刀中心2007年3月~2009年3月期间85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膜瘤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肿瘤消失14例(16.5%),缩小53例(62.3%),无变化10例(11.8%),增大8例(9.4%),肿瘤控制率为90.6%。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与体积对肿瘤控制率的高低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性别、手术史和边缘剂量等对肿瘤控制率影响不大。[结论]伽玛刀是一种治疗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颅底深部、难以手术全切除,或术后残留、复发,或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首选伽玛刀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 袁俊峰樊启涛石浩陈浩涛庞军
-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脑膜瘤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①亚低温组:31例,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维持3~7d;②常规治疗组:42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 万跃明石浩樊启涛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预后
- 易误诊为青光眼的空蝶鞍综合征被引量:2
- 2006年
- 李莹张倩黄丹琳樊启涛
- 关键词:空蝶鞍综合征误诊青光眼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53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6例,均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2~33℃,持续1~7d,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电解质。对照组27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高ICP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DAI患者,安全有效。
- 石浩万跃明林力樊启涛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预后临床疗效脑损伤
- 人脑胶质瘤金属硫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金属硫蛋白 (MT)在人脑各级胶质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胶质瘤手术标本中金属硫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 ,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中 MT的表达与胶质瘤级别的关系及其与 PCNA相关性 .结果 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 ,MT和 PCNA的表达率逐渐升高 . 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级 38.0 % , 级 46 .7% , 级 6 6 .7% , 级75 .0 % .低恶性度组 ( ~ )与高恶性度组 ( ~ )胶质瘤中 MT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胶质瘤中 MT L I与PCNA L I呈正相关性 (r=0 .82 3) .结论
- 樊启涛章翔费舟吴景文段光明刘先珍梁景文王煊
- 关键词:脑胶质瘤金属硫蛋白PCNA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CDI)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颅底骨折35例,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10例;24 h尿量平均7 300 ml,尿比重平均1.003,尿渗透压平均138mmol/L;MRI显示,9例垂体后叶T1像高信号消失,15例垂体信号强度均匀减低,5例垂体柄增粗,3例信号不均匀。除积极治疗脑损伤外,早期补足与尿量相当的液体,合理补充钾、钠、钙等,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6例早期轻症者,在嘱其饮水同时口服氢氯噻嗪片或卡马西平;42例口服无效或持续性CDI者,皮下或肌注垂体后叶素;7例永久性CDI者,口服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DDAVP)。随访1 a,47例治愈;2例未愈,须口服DDAVP维持;6例死亡。结论颅底骨折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DI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在积极处理脑损伤、补液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 袁俊峰樊启涛石浩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底骨折中枢性尿崩症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
- 脑胶质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的分布和表达,及其与核增殖指标MIB-1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IGF-IR、MIB-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IGF-IR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并且随病理分级(WHO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Ⅰ-Ⅱ级与Ⅲ-Ⅳ级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组织中IGF-IR的表达与MIB-1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rs=0.735)。结论:IGF-IR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成为临床病理诊断脑胶质瘤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袁俊峰樊启涛石浩袁先厚江普查文志华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MIB-1免疫组织化学
- CyclinA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其病理分级的关系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中 cyclin A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其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2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 cyclin A和 PCNA的表达水平 ,计算 cyclin A阳性率和标记指数 ,以及 PCNA阳性率和标记指数 ,分析它们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结果 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 ,cyclin A的阳性率和平均标记指数明显升高 .在 ~ 级胶质瘤中其标记指数分别是 (0 .15±0 .42 ) ,(1.5 9± 1.95 ) ,(5 .76± 5 .85 )和 (6 .74± 6 .33) ; , 级和 , 级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其阳性率分别是11% ,75 % ,71%和 82 % ,在 级与 , , 级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CNA标记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提高而升高 .Cyclin A与 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 (r=0 .85 8,P<0 .0 1) .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 cyclin 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
- 段光明章翔费舟吴景文樊启涛刘先珍梁景文王煊
- 关键词: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病理分级CYC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