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跃明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亚低温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预后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1篇凋亡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细胞
  • 1篇神经元细胞凋...
  • 1篇手术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轴索
  • 1篇轴索损伤
  • 1篇蛛网膜

机构

  • 4篇武警湖北总队...

作者

  • 4篇万跃明
  • 4篇石浩
  • 4篇樊启涛
  • 1篇夏春明
  • 1篇蒋从斌
  • 1篇徐明
  • 1篇张长云
  • 1篇何振华
  • 1篇余鹏
  • 1篇陈刚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53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6例,均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2~33℃,持续1~7d,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电解质。对照组27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高ICP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DAI患者,安全有效。
石浩万跃明林力樊启涛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预后临床疗效脑损伤
颅脑火器伤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颅脑火器伤是十分严重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各部位伤中其死亡率最高,是救治的难点.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自1989年6月至2002年8月救治的32例颅脑火器伤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石浩万跃明樊启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火器伤外科手术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①亚低温组:31例,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维持3~7d;②常规治疗组:42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万跃明石浩樊启涛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预后
大耳白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证实大耳白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电镜观察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原位标记凋亡的神经细胞,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内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电镜观察出现典型凋亡超微结构特征,TUNEL染色可见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凋亡阳性反应,Bcl-2/Bax表达在各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 death,DND),凋亡是DND形式之一,Bcl-2/Bax基因发生重要调控作用。
万跃明徐明蒋从斌夏春明何振华樊启涛张长云石浩余鹏陈刚
关键词:大耳白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细胞凋亡神经细胞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