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倩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老年糖尿
  • 2篇老年糖尿病
  • 2篇护理
  • 2篇白蛋白
  • 2篇病患
  • 2篇并发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症
  • 1篇地平
  • 1篇动脉硬化患者

机构

  • 10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10篇曾倩
  • 6篇杨文
  • 5篇王沈歌
  • 3篇刘俊丽
  • 3篇初荣
  • 2篇胡小玲
  • 2篇陈卫东
  • 2篇杨鸿雁
  • 2篇王玉
  • 1篇汤北
  • 1篇辛沈
  • 1篇刘艳霞
  • 1篇罗宁
  • 1篇贺顺川
  • 1篇王雷
  • 1篇于少华
  • 1篇郄建民
  • 1篇刘小梅
  • 1篇岳小华
  • 1篇马雅心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心脏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合理的足部护理预防措施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降低截肢率的目的。方法结合17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针对患者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提出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结果17例老年患者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及正确的足部护理,其中6例痊愈出院,8例足溃疡者面积明显缩小,2例足部坏死截肢,1例患者死亡。结论早期识别和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做好足部保护教育工作,定期足部检查,可有效防止足溃疡的发生、发展。
刘俊丽王沈歌陈卫东曾倩
关键词: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护理
硝苯地平致变态反应性口炎1例被引量:3
2001年
辛沈耿玫姝王沈歌曾倩
关键词:硝苯地平误诊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尿白蛋白与动态血压关系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胡小玲郄建民刘小梅岳小华刘小燕曾倩
关键词:高血压尿白蛋白动态血压老年人
老年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研究了老年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年龄、血压、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胡小玲于伟王雷杨文刘艳霞马雅心曾倩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冠心病老年人纤维蛋白原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老年及中青年健康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2
2005年
背景:研究表明血浆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前的血凝状态密切相关。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和中青年健康对照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0-10/2002-03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年龄均≥60岁。另选择来本院体检的<60岁健康者68例为中青年对照组,≥60岁健康者98例为老年对照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取静脉血2mL(服用阿司匹林者停药4d采血),取血浆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的STA-Compat全自动血凝仪和试剂盒,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用磁珠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参加试验的4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老年对照组的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0.91±0.51)mg/L,(3.69±1.25)g/L]高于中青年对照组[(0.48±0.15)mg/L,(3.12±0.76)g/L],t=2.39~2.66,P<0.05。老年冠心病组,老年脑血管病组的D-二聚体含量[(1.35±0.72)mg/L,(1.16±0.98)m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4.16±1.30)mg/L,(4.05±1.98)g/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和中青年对照组,t=4.23~5.41,P<0.01。结论:与中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人群体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而心脑血管疾病组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则更显著。
杨文初荣王沈歌曾倩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临床特点及护理被引量:7
2005年
分析1996年1月-2005年3月收治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低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进食量减少、自行增加降糖药用量或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不典型,均出现反应迟钝、烦躁、意识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给予补糖治疗后症状消失,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认为临床上需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生理及症状特点,及早确诊并及时治疗。
杨文曾倩刘俊丽陈卫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时超声心动图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房颤动和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心脏左房、左室内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DCM的患者123例,其中正常传导组57例,单纯房颤组44例,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组16例,房颤+左束支传导阻滞组6例。结果: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左房内径扩大密切相关(P<0.05),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左室内径扩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CM患者左房内径扩大增加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
王聿杰林朝胜贺顺川王沈歌曾倩
关键词: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描记术
进食体位及吞咽训练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
2003年
为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及吞咽训练与患者恢复的关系,选择67例患者,训练10~20d,平均15.4d,总有效率92%。选择较佳的进食体位及吞咽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得到足够的营养,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杨文于少华曾倩刘俊丽王沈歌
关键词:吞咽训练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生活质量
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对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静息痛、间歇跛行及行走距离的影响(英文)
2005年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5),30%(3/42),χ2=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χ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23.5),(76.5±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杨文初荣王玉曾倩刘淑荣罗宁杨鸿雁汤北
关键词:输注泵动脉硬化下肢间歇性跛行
分层分析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程度(英文)
2005年
背景:血脂增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解释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血脂特点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脂特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分层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选择2001-01/2002-01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住院的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0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检查无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同期住院患者99例为对照组。方法: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mL,以3000r/min,离心5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法试剂盒测定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对照组数据分别计算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极差,除10,以0.53、0.39和0.29mmol/L为组距,编制频数表。依据频数表,分别计算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P25(第25百位分数)、P50(第50百位分数)、P75(第75百位分数)和P90(第90百位分数),按P25、P25~P50、P50~P75、P75~P90和P90分层,分别确定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在5组中例数,以P90为暴露因数,与其他4组比较,用Mental-Haenscel方法计算χ2。若暴露因数与冠心病有关系,则计算相关系数和95%可信区间。依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和冠心病二级预防血脂异常目标)标准判定两组未达目标水平例数和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脂测定结果及异常例数和发生率,血脂高于目标水平的例数和发生率,两组按百分位数分层比较的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0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②冠心病组仅有18.1%为高胆固醇血症,34.3%高三酰甘油血症,11.4%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表明在老年冠心病患者
杨文王玉初荣曾倩杨鸿雁
关键词: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