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老年及中青年健康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2
- 2005年
- 背景:研究表明血浆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前的血凝状态密切相关。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和中青年健康对照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0-10/2002-03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年龄均≥60岁。另选择来本院体检的<60岁健康者68例为中青年对照组,≥60岁健康者98例为老年对照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取静脉血2mL(服用阿司匹林者停药4d采血),取血浆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的STA-Compat全自动血凝仪和试剂盒,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用磁珠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参加试验的4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老年对照组的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0.91±0.51)mg/L,(3.69±1.25)g/L]高于中青年对照组[(0.48±0.15)mg/L,(3.12±0.76)g/L],t=2.39~2.66,P<0.05。老年冠心病组,老年脑血管病组的D-二聚体含量[(1.35±0.72)mg/L,(1.16±0.98)m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4.16±1.30)mg/L,(4.05±1.98)g/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和中青年对照组,t=4.23~5.41,P<0.01。结论:与中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人群体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而心脑血管疾病组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则更显著。
- 杨文初荣王沈歌曾倩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 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本文对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CRP是一种由细胞合成、对多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损伤和坏死)都能迅速发生反应的蛋白质。尽管它不能鉴别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类型,但在老年患者中...
- 胡小玲王雷于伟杨文岳晓华刘玉辉初荣王玉
- 关键词:反应蛋白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升结肠癌误诊为缺血性肠病1例
- 2000年
-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歇不规则性腹部隐痛2年于1999年12月31日入院。腹痛以脐周部为主,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纳差及嗳气、返酸、厌油,无鲜血便及柏油便,无大便形状及大便习惯改变。曾在多家医院门诊行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及全胃肠钡餐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因患者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动脉硬化史10年而诊断缺血性肠病。长期服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治疗。
- 辛沈耿玫姝初荣杨光
- 关键词:升结肠癌误诊缺血性肠病病例报告消心痛心痛定
- 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对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静息痛、间歇跛行及行走距离的影响(英文)
- 2005年
-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5),30%(3/42),χ2=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χ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23.5),(76.5±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 杨文初荣王玉曾倩刘淑荣罗宁杨鸿雁汤北
- 关键词:输注泵动脉硬化下肢间歇性跛行
- 分层分析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程度(英文)
- 2005年
- 背景:血脂增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解释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血脂特点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脂特点、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分层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选择2001-01/2002-01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住院的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0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检查无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同期住院患者99例为对照组。方法: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mL,以3000r/min,离心5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法试剂盒测定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对照组数据分别计算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极差,除10,以0.53、0.39和0.29mmol/L为组距,编制频数表。依据频数表,分别计算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P25(第25百位分数)、P50(第50百位分数)、P75(第75百位分数)和P90(第90百位分数),按P25、P25~P50、P50~P75、P75~P90和P90分层,分别确定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在5组中例数,以P90为暴露因数,与其他4组比较,用Mental-Haenscel方法计算χ2。若暴露因数与冠心病有关系,则计算相关系数和95%可信区间。依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和冠心病二级预防血脂异常目标)标准判定两组未达目标水平例数和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脂测定结果及异常例数和发生率,血脂高于目标水平的例数和发生率,两组按百分位数分层比较的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0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②冠心病组仅有18.1%为高胆固醇血症,34.3%高三酰甘油血症,11.4%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表明在老年冠心病患者
- 杨文王玉初荣曾倩杨鸿雁
- 关键词:老年人
- 老年人不典型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4
- 2005年
- 结合病例,分析了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及发生低血糖后症状不典型的原因,提示护理人员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预防低血糖方面的教育。
- 杨文初荣刘淑荣杨鸿雁王玉
-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 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诊断试验评价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对老年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4 2例感染性疾病和 2 1 6例非感染疾病老年患者 ,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以CRP 7~ 2 0mg L、2 1~40mg L和 41~60mg L分层 ,计算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各种感染性疾病老年患者CRP平均水平 (30 .1± 2 .8~69.3± 35.6)m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2± 2 .9)mg L。分层分析显示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特异度为83 .3 %~ 99.0 % ,阳性似然比为 3.6、2 7.0和 1 2 8.0。
- 胡小玲王雷杨文于伟岳晓华刘玉辉初荣王玉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