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 作品数:74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42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对医院依赖心理分析及指导被引量:5
- 1998年
- 笔者对42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依赖心理进行分析,总结了依赖心理4点原因,认为疾病开始期、发展或稳定期、恢复期这3个阶段中,病人依赖心理在疾病稳定后表现明显。因此从心理调节、服药、预防便秘、体育疗法、饮食5个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帮助病人解除顾虑,树立信心,出院后注意心理调节,尽快适应社会环境。
- 徐竟张萍杨文
-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塞心理依赖
- 全文增补中
-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老年及中青年健康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2
- 2005年
- 背景:研究表明血浆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前的血凝状态密切相关。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和中青年健康对照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0-10/2002-03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年龄均≥60岁。另选择来本院体检的<60岁健康者68例为中青年对照组,≥60岁健康者98例为老年对照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取静脉血2mL(服用阿司匹林者停药4d采血),取血浆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的STA-Compat全自动血凝仪和试剂盒,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用磁珠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参加试验的4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老年对照组的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0.91±0.51)mg/L,(3.69±1.25)g/L]高于中青年对照组[(0.48±0.15)mg/L,(3.12±0.76)g/L],t=2.39~2.66,P<0.05。老年冠心病组,老年脑血管病组的D-二聚体含量[(1.35±0.72)mg/L,(1.16±0.98)m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4.16±1.30)mg/L,(4.05±1.98)g/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和中青年对照组,t=4.23~5.41,P<0.01。结论:与中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人群体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而心脑血管疾病组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则更显著。
- 杨文初荣王沈歌曾倩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 58例骨折患者功能锻炼顺从性改变类型及护理
- 1994年
- 骨折功能锻炼顺从性改变是指需要功能锻炼的骨折患者未按医护人员的指示锻炼,是影响骨折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对58例骨折后功能锻炼顺从性改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改变类型进行观察并归类分析,并指出如何提高顺从性,以做好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一、骨折患者功能锻炼顺从性改变的类型(一)拒绝进行功能锻炼58名患者中拒绝功能锻炼者8例,占13.8%.其原因为①文化程度低,对功能锻炼缺乏认识,思想上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能动,活动可使骨折不愈,由此而拒绝功能锻炼.②由于患者是交通事故的受伤者,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企图获得一定补偿而放弃锻炼.③患者出于安全心理,怕疼痛拒绝锻炼.④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而拒绝功能锻炼.(二)随意减小锻炼时间和强度58例中有此表现者共12名,占27.6%.主要原因为①患者意志脆弱,怕疼痛且没有耐性而敷衍了事未按时完成规定指标.②锻炼时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如来人探视等影响锻炼.③病人怀疑医护人员为其制定的锻炼计划而自行减少炼功.④部分患者依赖性较强,亲属不在自己减少锻炼.⑤因个别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某些患者不能主动配合,从而不按要求锻炼.
- 王津立刘建华王敬琦杨文
- 关键词:功能锻炼顺从性骨折患者锻炼方法支持性心理护理锻炼时间
-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超高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例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超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例超高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91.2±6.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托伐普坦7.5—15mg·d^-1加呋塞米静脉滴注40~100mg·d^-1,疗程7d。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血压、尿量、周围静脉压、心衰体征及不良事件。每3日检查肝、肾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pro-BNP),胱抑素C及电解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治疗第3日尿量显著增加[(2158.3±366.6)mLVS.(753.3±110.1)mL(治疗前),P〈Q01];周围静脉压显著下降[(11.5±0.8)cmH2Ovs.(165±1.9)cmH2O,P〈0.05];心衰体征缓解,血肌酐及胱抑素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108.6±50.6)μmol·L^-1vs.(153.64-77.5)μmol·L^-1,P〈0.05]和[(3.28±1.51)mg·L^-1vs.(4.60±2.54)mg·L^-1,P〈0.05],N—pro-BNP下降显著[(5005.04-2656.3)Pg·mL^-1vs.(8368.3±4545.7)Pg·mL^-1,P〈0.01]。患者均未发生高钠血症,未出现明显口渴及肝功能损害。结论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有效纠正Ⅰ型心肾综合征超高龄患者的心衰症状,增加尿量,减轻肾损伤。
- 杨文边瓯马宁乔锐任奕丁亮
- 关键词:托伐普坦呋塞米肾功能不全
- 老年人群中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被引量:5
- 2004年
- 胡小玲杨文王雷胡小芳于伟刘玉辉王沈歌
- 关键词:老年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体位排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7
- 1995年
- 观察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头6d中变动体位及两种体位排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半卧位排便时间比平卧位明显缩短(P<0.01)。两种卧位排便时心率血压均有增加,耗氧指数都比基础值升高,而两种体位相比无显著差异;另主动翻身后心率血压和心肌氧耗指数明显增加,护士应给予辅助翻身,加强镇静和心理护理等。
- 杨文刘阳张英刘莹唐丽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肌耗氧量排便翻身
- 老年干部病房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和缓解策略的探讨
- 陈策杨文
- 高龄癌症病人合并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与护理
- 2000年
- 唐建华杨文周风芝
- 关键词:老年人癌症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临床特点及护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3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特点,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低血糖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在4.4 mmol/L以上。结论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生理及症状特点,及早确诊并及时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低血糖症状。
- 杨文赵文静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 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80例下肢疼痛、跛行与局部多普勒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4年
-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高发病率和致残率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文章总结了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80例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和超声多普勒改变、肢体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 胡小玲王雷杨文于伟刘玉辉王聿杰王沈歌杨光
- 关键词: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下肢疼痛下肢跛行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