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树茂

作品数:73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乳杆菌
  • 18篇杆菌
  • 15篇发酵
  • 12篇乳酸
  • 12篇双歧杆菌
  • 10篇植物乳杆菌
  • 8篇乳酸菌
  • 8篇干酪
  • 8篇肠道
  • 7篇益生菌
  • 7篇活菌数
  • 6篇基因
  • 6篇干酪乳杆菌
  • 5篇蛋白
  • 5篇冻干
  • 5篇渗透压
  • 5篇小鼠
  • 5篇基因组
  • 4篇氮源
  • 4篇植物

机构

  • 70篇江南大学
  • 5篇无限极(中国...
  • 4篇苏州硒泰克生...
  • 3篇江苏大学
  • 2篇无锡口腔医院
  • 2篇江南大学(扬...
  • 2篇浙江李子园食...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海南诺尼生物...
  • 1篇华熙生物科技...

作者

  • 73篇崔树茂
  • 55篇毛丙永
  • 51篇赵建新
  • 33篇陈卫
  • 27篇张灏
  • 20篇张秋香
  • 8篇刘小鸣
  • 4篇陆文伟
  • 3篇董英
  • 3篇郭钦
  • 3篇范大明
  • 3篇闫博文
  • 2篇陈永泉
  • 2篇刘崇万
  • 1篇王琪
  • 1篇田丰伟
  • 1篇孙媛媛
  • 1篇何方
  • 1篇郝玉洁
  • 1篇王琳琳

传媒

  • 42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 1篇第九届乳酸菌...
  • 1篇2015年第...
  • 1篇第十一届乳酸...

年份

  • 9篇2025
  • 4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低聚果糖对小鼠粪便菌群组成尤其是双歧杆菌组成的影响
低聚果糖(FOS)是一种公认的益生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OS对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上,但对双歧杆菌属内组成、不同种双歧杆菌如何变化并未研究。本研究中,小鼠自由进食不同FOS含量的饲料...
毛丙永谷佳玉李东尧崔树茂赵建新张灏陈卫
关键词:低聚果糖肠道菌群
工业化生产冻干前不同阶段双歧杆菌死亡规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降低双歧杆菌生产过程中的死亡损失,模拟分析其工业化生产冻干前不同阶段的死亡规律。首先测定两歧双歧杆菌CCFM16、青春双歧杆菌CCFM8630、短双歧杆菌CCFM683和长双歧杆菌L6发酵液暴露于空气中不同时间菌株的存活率,然后比较不同温度、时间和离心力离心后菌体的存活率,最后测定菌泥、及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的菌悬液暴露至室温环境不同时间的存活率。发现发酵液空气暴露3 h后4株菌的活性损失约为20%;4℃低温离心和短离心时间更有利于菌体活性的保持,离心力影响不显著;菌泥暴露室温环境中1 h死亡接近或超过10%;与保护剂混合的菌悬液暴露室温2 h内双歧杆菌死亡率接近或超过10%,暴露3 h后4株菌的死亡接近或超过20%。通过在保护剂中添加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双歧杆菌的存活率。该研究阐明了生产阶段影响双歧杆菌活性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双歧杆菌的生产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王顺余张海蓉李渊何建新陆圆圆崔树茂陆文伟张灏
关键词:双歧杆菌冻干离心抗氧化剂
胞外酸根积累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本实验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乳酸钠和乙酸钠,调pH值为7.0,研究胞外酸根积累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旨在探讨乳酸菌中和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抑制因素.结果显示氯化钠、乳酸钠和乙酸钠对乳酸菌完全抑制时浓...
崔树茂赵建新毛丙永张灏
关键词:乳酸菌
嗜酸乳杆菌La28和植物乳杆菌LP45对过敏小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28和植物乳杆菌LP45对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解析其在相关免疫调节上的菌株特异性差异。【方法】对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a28组和LP45组,除对照组外的其他三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耳肿胀和皮炎模型,La28组和LP45组每天灌胃5×10^(8)CFU/mL相应菌粉溶液持续3周,测定各组耳肿胀率并进行皮损症状评分,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皮肤组织中IL-4和IL-13含量。过敏性哮喘研究中除对照组外的其他3组采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佐剂诱导哮喘模型,La28组和LP45组每天灌胃5×10^(8) CFU/mL相应菌粉溶液持续4周,评价各组受试小鼠哮喘症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IL-4、IL-13和IL-17含量。【结果】La28和LP45可显著降低特应性皮炎小鼠耳肿胀和皮肤损伤,并显著降低IL-4的分泌;对IL-13分泌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与模型组没有显著差异。La28和LP45可缓解小鼠的哮喘症状,LP45可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IL-4、IL-13和IL-17含量显著降低;La28对IL-13分泌量显著降低,IL-4和IL-17分泌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2株乳酸杆菌尤其是植物乳杆菌LP45,可特异性地调节小鼠的免疫机能和改善组织损伤,从而发挥对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的缓解作用。
鄢梦洁朱磊磊郭润晴崔树茂陆文伟杨玲路江浩孙新凯赵林森何方
关键词:过敏乳酸杆菌皮炎
卷曲乳杆菌与格氏乳杆菌选择性计数培养基的设计及共培养研究
2025年
【目的】解析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CCFM1298与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CCFM1201在共培养体系中的相互作用,为开发多菌株益生菌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计选择性计数培养基,观察共培养体系中2株益生菌活菌数的变化,基于该结果解析2株益生菌的相互作用。【结果】将培养基渗透压改变为1600 mOsmol/kg,能够实现共培养体系中2株益生菌的有效分离及准确计数。无论以何种初始比例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后,格氏乳杆菌CCFM1201总是优势菌,原因是格氏乳杆菌CCFM1201的代时显著小于卷曲乳杆菌CCFM1298(P<0.01)。以平衡代时为目标,发现低聚果糖能够有效缓解2株益生菌之间的营养生态位竞争,避免生长不平衡现象。【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2株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缓解生长不平衡问题的方法,为后续多菌株益生菌制剂的理性设计与功能优化提供了新策略。
王玉欣毛丙永唐鑫赵建新张秋香崔树茂
关键词:共培养相互作用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水苏糖的利用特性被引量:10
2021年
该实验测定了32株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水苏糖的利用情况,发现共有15株菌株能够利用水苏糖,包括短双歧杆菌、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假小链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副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瘤胃乳杆菌以及唾液乳杆菌。通过分析细菌培养上清液中水苏糖和棉籽糖含量、α-半乳糖苷酶活力以及基因组草图,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水苏糖的利用方式存在差异。(1)以双歧杆菌为代表,利用msmEFG转运体转运水苏糖,再由α-半乳糖苷酶、β-呋喃果糖苷、α-葡萄糖苷酶或低聚-1,6-葡糖苷酶等酶水解为单糖再利用;(2)以乳杆菌为代表,利用透性酶或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系统将水苏糖转运至胞内水解利用;(3)以长双歧杆菌长亚种L28和罗伊氏乳杆菌L17为例,存在胞外α-半乳糖苷酶,可在细胞外将水苏糖初步水解以便进一步利用。该文研究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水苏糖的利用特性,对研究水苏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邬佳颖陈敏暄金天赐王顺合崔树茂唐鑫毛丙永
关键词:双歧杆菌乳杆菌水苏糖Α-半乳糖苷酶基因组草图
牦牛酸奶中乳杆菌的分离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因其在产酸、产香、蛋白水解等特性方面的差异性,乳杆菌属在食品发酵领域应用广泛。牦牛酸奶是我国藏区特有的传统乳制品,乳杆菌资源丰富,从中分离乳杆菌并研究其生长、发酵特性并作整体评价,有助于开发和保护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资源。...
王琪王龙姣闫博文崔树茂毛丙永范大明刘小鸣赵建新
关键词:乳杆菌发酵特性
文献传递
牦牛酸奶中乳酸乳球菌的分离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乳酸乳球菌是乳品工业发酵剂之一,常用于奶酪、酸奶油等发酵乳制品的生产。自制牦牛酸奶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种资源。本课题以从四川阿坝自治州自制牦牛酸奶中分离的5株乳酸乳球菌为研究对象,以市售乳酸乳球菌为...
邓笑颖刘婧楠闫博文崔树茂毛丙永范大明刘小鸣赵建新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发酵特性风味
文献传递
犏牛乳的主要成分与酪蛋白组成研究
犏牛乳是青藏高原地区居民奶制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内关于犏牛乳的基本成分及酪蛋白组成的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发展犏牛产业,有必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犏牛乳。本文测定了13份来自拉萨海拔4500米处高原地区的犏牛乳的主要组分、pH值...
张哲朱敏瑛闫博文崔树茂毛丙永范大明刘小鸣赵建新
关键词:脂肪酸酪蛋白
文献传递
乳酸菌代谢保护剂中糖产酸对冷冻保护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真空冷冻干燥是乳酸菌菌粉制备的关键技术手段,在冻干前须将菌泥与保护剂混匀并进行预冻。文中系统研究了菌泥与保护剂混匀过程中的代谢产酸情况,及产酸引起的pH值降低对预冻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菌泥添加保护剂后在室温和冷藏温度下的产酸速率,以及不同pH值下冷冻后菌株的存活率,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冷冻对菌株ATP酶、β-半乳糖苷酶、乳酸脱氢酶及细胞膜完整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室温环境下的产酸速率很快,可在短时间内将菌悬液的pH值降至4.0。而pH值降低确实会对冷冻菌株的存活产生影响,pH值在降至4.0时,菌株冷冻存活率显著降低。低pH值条件下的冷冻,会损伤ATP酶、β-半乳糖苷酶及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导致冷冻存活率降低的原因。因此,为提高真空冷冻干燥的菌株存活率,首先须控制菌泥与保护剂混合时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预冻阶段乳酸菌无损失。
崔树茂赵建新陈卫张灏
关键词:乳酸菌产酸速率存活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