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尿中钴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定法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尿中钴的方法。方法采用氯化钯-磷酸氢二铵-硝酸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减少原子化阶段的气相干扰,并探讨了最佳分析条件。结果含15%的氯化钯、磷酸氢二铵和硝酸作基体改进剂,在1 200℃灰化,2 450℃原子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75μg/L,r>0.999。回收率为96.0%~98.0%,RSD为3.5%~6.5%,最低检测浓度为1.5μg/L。背景吸收值在0.05以下,能有效控制背景吸收在氘灯校正的范围之内。与极谱法同时测定16件尿样,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灵敏,结果准确,空白低,抗干扰能力较强;适用于作业场所人员尿钴含量测定。
- 刘兆霖黄伟
- 关键词:石墨炉基体改进剂钴
- 2016—2021年自贡市温度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温度变化(temperature variability,TV)对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为季节变化调整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自贡市2016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的气象数据、人口死亡数据,建立拟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TV对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效应,使用R 4.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TV每上升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5.339%(95%CI:2.956%~7.778%)。各年龄亚组中,65岁以下人群、65~74岁人群、75岁及以上人群中TV对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效应分别为6.794%(95%CI:1.004%~12.916%)、7.636%(95%CI:2.539%~12.986%)和4.345%(95%CI:1.564%~7.201%);性别亚组中,女性和男性群体中TV对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效应分别为5.637%(95%CI:2.311%~9.072%)、5.044%(95%CI:1.951%~8.232%);各季节中,TV对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效应主要集中在热季和温季,分别为5.018%(95%CI:0.255%~10.006%)、6.156%(95%CI:0.869%~11.720%);各个单病种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为TV的敏感性疾病,各单病种的季节特异性效应各不相同。结论TV对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65~≥75岁患者及女性患者为TV的敏感性人群,热季和温季为TV的易感性季节,高血压性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为TV的敏感性疾病。
- 叶丽雯李阳师春立蒋先雁阮仕娟文悦陈煜黄伟陈剑宇
- 关键词:温度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时间序列分析
- 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源水中有机物污染对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对自贡市36家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中的三卤甲烷、卤乙酸、高锰酸钾耗氧量进行测定。结果:36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不同程度检出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卤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结论:水源水种类、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因素,江河水、耗氧量高的源水消毒副产物较多。
- 李谦樊文明黄伟梅玉琴廖青刘天洁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耗氧量
- 2006-2011年自贡市居民户食用碘盐监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掌握2006-2011年自贡市居民食用碘盐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盐碘含量进行定量监测,并对2006-2011年自贡市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自贡市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7.63%、97.57%、96.82%、97.22%、98.03%和97.57%。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1.67%、92.25%、94.27%、95.08%、94.33%和93.63%。结论自贡市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趋于平稳,但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问题局部地区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打击私盐力度,杜绝非碘盐流入市场,加强健康教育,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 江国帼钟丽君肖崇堃刘天洁黄伟
- 关键词:碘盐居民户
-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酱油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提供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酱油中铅含量的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建立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酱油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和方法。方法主要采用归因法或因子分析法、因果分析和归纳法。结果找出了包含对测定结果有主要或重要影响的因素,建立了对测量过程的因果关系分类图,归纳提出了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提出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和方法。结论评定程序和方法符合规范要求,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刘兆霖袁东付大友赵银芳黄伟刘天洁
-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火焰原子吸收酱油铅
- 2018—2020年自贡市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监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 了解自贡市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防治疾病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自贡市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标本进行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检测食源性疾病腹泻标本1 173份,检出沙门氏菌140份,沙门氏菌检出率11.94%;检出16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亚胺培南不具有耐药性。结论 自贡市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血清型多样,耐药现象普遍,应及时掌握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用药,防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 刘桂丹黄伟卢丽宇徐洪琳陈曦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耐药监测
- 自贡市环境空气污染动态监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动态情况,评价其空气质量,为预防控制空气污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国家城市空气污染监测的规范选择3个监测点,每点每日采用自动分析方法对SO2、NO2、CO、O3-8 h、PM10、PM2.5进行实时自动在线监测;利用国家和省监测平台进行数据传输、汇总和处理;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监测结果分析。结果PM2.5等是首要污染物和超标污染物。冬、春、秋季以PM2.5、PM10污染为主,夏季以O3-8 h污染为主。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优)的天数从2014年25 d上升到2018年73 d。结论2014-2018年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存在PM2.5、O3-8 h、PM10、NO2污染,但其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 范正轩何军刘桂丹黄伟杨万里张睿歆范晖
- 关键词:空气污染动态监测首要污染物超标率
- 自贡市空气PM2.5及4种水溶性离子污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根据常规监测与重污染天监测结果分析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PM2.5质量浓度及4种水溶性离子污染分布特征。方法于2016-2018年选择自贡市自流井、贡井城区作为研究的监测区,以每月10-16日作为开展研究常规监测天,以每月1-9日、17-31日上午8时AQI>200作为开展研究重污染天监测;用滤膜法进行空气采样,重量法进行PM2.5质量浓度监测;用浸水超声提取、离子色谱法进行离子浓度监测。结果常规监测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均在80μg/m^3及以下,日平均浓度超标率39.3%,2016-2018年不同年度常规监测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P<0.05),SO42-、NO3^-、Cl^-、NH4^+离子浓度总和占PM2.5质量浓度49.0%,日平均浓度排列为:NO3^->SO4^2->NH4^+>Cl^-。重污染天监测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130μg/m^3以上,2016年重污染天占总重污染天53.7%;冬季和1月份分别占重污染天监测总天数82.9%、68.3%,SO4^2-、NO3^-、Cl^-、NH4^+离子浓度总和占PM2.5质量浓度60.0%,日平均浓度排列为:NO3^->NH4^+>Cl^->SO4^2。常规监测与重污染天监测PM2.5质量浓度的年度、季度、月度及地区等分布与4种离子浓度分布一致。结论减少4种水溶性离子污染是防控重污染发生及降低PM2.5污染重要措施。
- 范正轩刘桂丹周红梅杨万里黄伟何军范晖
- 关键词:PM2.5水溶性离子污染
- 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分布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仪器法和化学分析法,对不同采样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氯化消毒副产物检测。结果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三卤甲烷检出率60.20%、有13.40%超标;卤乙酸的检出率50.05%,超标率为2.10%。丰水期的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高于枯水期,市县级水厂与乡镇水厂污染程度无差别。结论某市氯化消毒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副产物检出率达50%以上,部分水中毒副产物含量超标,应改进水消毒工艺,加强水源保护。
- 李谦刘天洁范正轩黄伟梅玉琴
- 关键词: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
-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氟一氯甲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氟一氯甲烷(F_(22))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WS/T 73-1996),用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F_(22),二氯甲烷解吸,GDX102填充柱气相色谱(FID)测定。结果F_(22)标准溶液浓度在0~1300μg/ml(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相当于空气中F_(22)的浓度为0~850mg/m^3),回归方程(?)=2.935×10~3X+2.441×10~3(r>0.999),检出限1μg/ml,空气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65mg/m^3。平均解吸效率≥94%,穿透容量(BTV)>1.8mg;采样效率≥95%,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F_(22)的测定。
- 刘兆霖邱乐平黄伟阴旅宁
- 关键词:二氟一氯甲烷色谱法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