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珞瑜
-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 论导致中英(英语国家)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因素被引量:3
- 2002年
-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 ,跨文化交际成为近二十年来交际的主要特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果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 ,则可能因说话不合时宜或方式不妥而被对方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即造成社交语用失误。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中国人在使用英语同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言语交际时的种种社交语用失误 ,归纳出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因素 ,从而使读者能够有意识的避免类似失误的产生。
- 陈珞瑜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社交语用失误英语国家
- 后殖民视域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外译现状、策略、途径及出路被引量:3
- 2017年
-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不平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借助外译进行传承和传播。通过分析该外译活动的现状,以翻译策略、翻译内容、翻译主体与出版途径等方面为切入点,为少数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中争取生存权、话语权提供可行性建议。
- 陈珞瑜
-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语用及文化含义的缺乏被引量:2
- 2007年
- 词汇的语用及文化含义应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对6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表明,这些教师的词汇教学很少涉及以上两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 陈珞瑜
-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含义
- 英语学习内在动机与情感智力的相关关系——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定量研究
- 2012年
- 通过开展以武汉某高校35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分性别、文/理科、家庭背景与A/B级具体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与情感智力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智力是与内在动机变量紧密相关的重要因素,将情感智力的培养引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值得重视。
- 钱珊严莉芬陈珞瑜
- 关键词:英语学习内在动机情感智力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文体样本分析——以《中国各民族》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需要从目的语出发,考虑译语在读者中的接受度,并选择恰当的文体。文章以中英双语版的《中国各民族》为样本,从翻译研究的文体学视角,剖析译者在翻译中对语相、词汇,特别是句法等方面的可取之处及不足,旨在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译提供启示与借鉴。
- 陈珞瑜
- 关键词:外译文体
- 普通高校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状况调查
- 长久以来,在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词汇习得及其相关研究一直被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然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关于词汇的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方兴未艾,并且在心理词汇,词汇习得,(个人)词汇量,词汇...
- 陈珞瑜
-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普通高校语言教学
- 文献传递
- 宇文所安英译《夔州歌十绝句》的文化选择及文化误读被引量:1
- 2018年
- 作为文人竹枝词的发端作品,杜甫《夔州歌十绝句》鲜有英译问世。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英译分析表明,宇文氏的学术型翻译背景使其在地名等专有名词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进行了归化与异化的适时转化,并借助脚注传递文化信息;而在句法层面,批评家译者身份促使其使用"语文学翻译"方法,以达到忠实于文本语义的首要目的。同时,文章也指出译作中一定数量的文化误读现象,说明中华典籍外译也迫切需要国内学者的参与。
- 陈珞瑜
- 关键词:宇文所安文化误读文化选择
-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必要补充,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反馈的自主学习的优点及缺点,提出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真正受益者。
- 陈珞瑜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英雄”的中西方观念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英雄"现象与英雄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普遍存在,但其定义却并不相同。我们从词典、百科全书、语义词源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西方英雄皆有英勇行为,或有特殊才能,因而受到他人崇拜。但是,中式英雄崇尚为他人利益牺牲小我,且早期的英雄更需有文韬武略;而西方英雄可泛指虚构作品中的主人公,初期为"保护者",用以指代死者或衰微的神祇,或与农业丰产有关,但其最重要的定义则是神话中的不朽半神。这种差异,显现了两种文化传统的基本差异。
- 陈珞瑜
- 关键词:中西方
- 镜头下的民俗学
- 2019年
- 如果说要把民俗活动作为事件来研究,那么一个事件就如同一篇叙事或一部电影。尽管以影视记录来研究民俗只有很短暂的历史,但是这条路径的生命力已经被证明是越来越强大。因为民俗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对民俗的影视记录也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透过镜头的民俗常常是文本所无法包含的,不仅与文本研究成为必要的互补,而且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以个人的拍摄经验说明了对民俗的关注可以用镜头更完整地将一个事件记录下来,成为民俗研究的必要手段和珍贵资源。
- 莎伦.谢尔曼陈珞瑜
- 关键词:民俗叙事影视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