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超

作品数:49 被引量:37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食品
  • 11篇食品安全
  • 11篇食品污染
  • 10篇市售
  • 10篇污染
  • 6篇食品污染物
  • 6篇副溶血性
  • 6篇副溶血性弧菌
  • 5篇水产
  • 5篇水产品
  • 5篇普洱茶
  • 5篇
  • 4篇溶血性
  • 4篇食物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素
  • 3篇铅污染
  • 3篇重金

机构

  • 41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清远市疾病预...

作者

  • 41篇余超
  • 37篇李迎月
  • 27篇林晓华
  • 21篇何洁仪
  • 15篇张维蔚
  • 13篇梁伯衡
  • 10篇陈坤才
  • 8篇刘于飞
  • 5篇李意兰
  • 4篇邓志爱
  • 3篇刘建平
  • 3篇李文学
  • 2篇黄聪
  • 2篇周洪伟
  • 2篇李燕
  • 2篇李海麟
  • 2篇黎志峰
  • 2篇叶璐瑶
  • 2篇张玉华
  • 2篇龙幼婷

传媒

  • 13篇中国食品卫生...
  • 9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4年广州市市售鲜活水产品化学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鲜活水产品卫生状况,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对全市12个行政区域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售卖的鲜活水产品进行监测。结果鲜活淡水鱼合格率为86.27%,主要问题是孔雀石绿(含隐性孔雀石绿)检出(10.29%);甲壳类合格率为52.78%,不合格样品的主要问题是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以氨基脲为主)有检出;贝类合格率51.38%,主要问题是重金属中的镉超标,超标率为44.44%。结论广州市市售鲜活水产品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兽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有必要加强市场的监测与监督管理。
张维蔚李迎月余超梁伯衡林晓华何洁仪王大虎
关键词:水产品化学污染抗生素重金属
广州市肉及肉制品安全危害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目前肉及肉制品安全状况,为政府制订有效的监控措施,消除安全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7~2008年对广州市餐饮业、超级市场和肉菜综合市场随机采集生畜禽肉和熟肉制品样品进行兽药、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结果生畜禽肉中兽药残留超标率达35.6%,4.85%样品的铅含量和4.01%样品镉的含量超标,熟肉制品滥用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熟肉制品大肠菌群检测不合格率达43.80%,生、熟肉均检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广州市生畜禽肉和熟肉制品兽药残留和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危及广州市食品安全,有关部门需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加大监测频率和原因。
李迎月陈坤才林晓华何洁仪余超李意兰
广州市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描述广州市居民食物消费量及营养素摄入现状,为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7个行政区中2 976名≥3岁居民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摄入的所有食物,采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广州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谷薯类食物261.3 g、蔬菜289.2 g、水果56 g、畜禽肉193.5 g、水产品60.5 g、奶及其制品75.6 g、蛋及其制品38.5 g、豆类及坚果20.3 g、食用油25.5 g、食盐5.1 g。广州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7 119.5 k J,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9.9%、31.9%、48.2%。尼克酸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硫铵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平均摄入量均相对不足;磷、铁、锌、铜、锰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钙、钾、钠、镁、硒摄入不足。结论广州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畜禽肉摄入量过高,蔬菜水果、豆类及奶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摄入过高,大部分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摄入不足。应继续加强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改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张玉华李迎月何洁仪梁伯衡余超张维蔚黄婕
关键词:食物消费营养素摄入状况
2013-2015年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状况,为政府监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15年在广州市8个区的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餐饮单位、网店和茶博会6类场所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方法采集普洱茶样本,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植物源性样本农药多组分残留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标准程序检测样品中17种农药残留量。结果共检测432份普洱茶,检出农药残留353份,检出率为81.71%。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为氯氰菊酯(78.70%,170/216)、联苯菊酯(69.68%,301/432)、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0.32%,131/432)。农药残留超标7份,超标率为1.62%。不同包装形态、生产年份、原料产地的普洱茶农药残留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农药残留超标率较低,政府监管部门可根据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的样品类型特征进行重点监测。
余超李晓晶林晓华李迎月张维蔚何洁仪梁伯衡刘于飞
关键词:普洱茶农药残留量食品安全
广州市2008年食品铅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市常见食品铅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市9个区餐饮企业、肉菜市场、零售店、超级市场、批发点等6类采样点,分阶段抽取10大类食品进行检测。结果1025份样品检测,合格940份,合格率91.71%。蛋及蛋制品、粮食、奶及奶制品、水果、水产品、禽畜肉类均有部分样品超标。结论我市主要食品铅含量整体超标情况不严重,但粮食类、水果、蛋及蛋制品等超标比例较高,需引起重视。
余超何洁仪李迎月林晓华谢朝军周琴陈坤才
关键词:食品污染蛋类水果肉制品
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监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了解我国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找出风险监测及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重点区域。方法以广州市往年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公布的其他区域中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2124份水产品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检出451份,检出率为21.23%。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检出率高于内地监测结果,广东地区检出率高于江浙地区,广东地区淡水鱼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于内地水产品检出率(χ2=4.845,P<0.05)。结论广东地区为国内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次为江浙地区,两地检出率均远高于内地,表明国内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重点区域为广东及江浙等沿海地区。
陈坤才余超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
关键词:食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
2006—2008年广州市部分食品中违法添加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食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状。方法 2006—2008年对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粮食、蜜饯、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等进行食品污染物监测,同时进行部分非食用物质的监测。结果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中的甲醛检出率分别为21.21%、44.38%、1.14%,其中一份保鲜食品甲醛检出值最高达2 851.00 mg/kg;粮食、蜜饯、豆制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均未检出;蛋及蛋制品中的苏丹红I~IV均未检出;乳及乳制品、含乳饮料中的三聚氰胺检出率分别为17.65%、11.11%,其中乳及乳制品三聚氰胺最高检出值达328.00 mg/kg。结论目前广州市市售部分食品仍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重视。
陈坤才何洁仪李迎月林晓华李意兰余超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
2013-2015年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评估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广州市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餐饮单位、网店和茶博会6类场所采集不同生产工艺、包装形态、生产年份、原料产地、价格的普洱茶样品432份,使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结果 432份普洱茶样品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7个项目检测结果均低于所用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论本次对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的调查研究,未检出真菌毒素。
余超罗晓燕李迎月梁伯衡张维蔚刘于飞何洁仪
关键词:普洱茶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食品污染物
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特征性分析
目的研宪广州市跳忿血性派蔺(Vibrio porghsemalrticus.VP)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中毒诊断及拉创捉供科学依拐.‘方法琦广州市1997-2007年剑浓血性孤蔺食肠中毒辛故报告登记表和中毒样品的检脸结...
何洁仪李迎月邓志爱林晓华余超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文献传递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香肠中单增李斯特菌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为使检测数据结果呈现更为直观并减少数据短缺造成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波士顿矩阵法对低温香肠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实际检出率,并借助@Risk软件定义β分布,以95%置信区间的概率作为可能性检出率,进而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构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的风险矩阵,并据此判断样品风险大小。结果显示:在低温香肠生产各阶段中,各检测样品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风险高低依次为:原辅料>中间产品>生区环境>熟区环境。结果证实波士顿矩阵法可以较好地对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并为风险管理者提供决策借鉴。
江荣花董庆利周少君朱海明邓志爱何洁仪邓小玲陈秋霞潘明亮李碧琼李迎月余超
关键词:波士顿矩阵法单增李斯特菌低温香肠风险评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