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洁仪

作品数:86 被引量:668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食品
  • 20篇中毒
  • 19篇食物
  • 17篇食物中毒
  • 14篇食品污染
  • 12篇污染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8篇水产
  • 8篇水产品
  • 7篇食源
  • 7篇食源性
  • 7篇副溶血性
  • 7篇副溶血性弧菌
  • 6篇食品安全
  • 6篇卫生状况
  • 5篇源性疾病
  • 5篇食品污染物
  • 5篇食源性疾病
  • 5篇市售

机构

  • 81篇广州市疾病预...
  • 7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广州市越秀区...
  • 1篇增城市疾病预...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作者

  • 82篇何洁仪
  • 43篇李迎月
  • 29篇林晓华
  • 21篇余超
  • 18篇谭铭雄
  • 17篇马林
  • 17篇毛新武
  • 12篇彭志丽
  • 11篇成莉莉
  • 10篇刘建平
  • 10篇景钦隆
  • 10篇张维蔚
  • 9篇刘兆敏
  • 9篇陈坤才
  • 8篇黎庆强
  • 8篇贾煦
  • 8篇梁伯衡
  • 7篇张玉莲
  • 5篇邓志爱
  • 5篇杨智聪

传媒

  • 2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4篇华南预防医学
  • 9篇中国热带医学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营养与食品卫...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菌物研究
  • 1篇中国饮食卫生...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奶粉中检出苯甲酸钠及山梨酸钾被引量:1
2003年
谭铭雄潘淮马林何洁仪岑峰
关键词:奶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卫生质量
发酵工艺酱油企业HACCP体系建立的探讨
2004年
目的 为保障酱油的卫生、安全 ,探讨HACCP体系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某发酵工艺酱油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发布的《HACCP系统及其应用导则》 ,通过现场调查 ,了解加工工艺 ,对酱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结果 确定了生产酱油的 5个关键控制点 :(1)接收脱脂大豆和麸皮 ;(2 )菌种的选用 ;(3)灭菌 ;(4 )包装材料的清洗和消毒 ;(5 )灌装 ;并对每一关键点进行分析和实验摸索 ,确定了相应的关键限值 ;建立了监控程序、纠偏措施、文件记录档案和验证程序。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ACCP体系合理有效 ,能够充分保障酱油的卫生、安全。
何洁仪马林李迎月李银宽刘兆敏黎庆强
关键词:酱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广州市2008年食品铅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市常见食品铅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市9个区餐饮企业、肉菜市场、零售店、超级市场、批发点等6类采样点,分阶段抽取10大类食品进行检测。结果1025份样品检测,合格940份,合格率91.71%。蛋及蛋制品、粮食、奶及奶制品、水果、水产品、禽畜肉类均有部分样品超标。结论我市主要食品铅含量整体超标情况不严重,但粮食类、水果、蛋及蛋制品等超标比例较高,需引起重视。
余超何洁仪李迎月林晓华谢朝军周琴陈坤才
关键词:食品污染蛋类水果肉制品
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监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了解我国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找出风险监测及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重点区域。方法以广州市往年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公布的其他区域中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2124份水产品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检出451份,检出率为21.23%。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检出率高于内地监测结果,广东地区检出率高于江浙地区,广东地区淡水鱼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于内地水产品检出率(χ2=4.845,P<0.05)。结论广东地区为国内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次为江浙地区,两地检出率均远高于内地,表明国内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重点区域为广东及江浙等沿海地区。
陈坤才余超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
关键词:食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
2006—2008年广州市部分食品中违法添加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食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状。方法 2006—2008年对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粮食、蜜饯、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等进行食品污染物监测,同时进行部分非食用物质的监测。结果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中的甲醛检出率分别为21.21%、44.38%、1.14%,其中一份保鲜食品甲醛检出值最高达2 851.00 mg/kg;粮食、蜜饯、豆制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均未检出;蛋及蛋制品中的苏丹红I~IV均未检出;乳及乳制品、含乳饮料中的三聚氰胺检出率分别为17.65%、11.11%,其中乳及乳制品三聚氰胺最高检出值达328.00 mg/kg。结论目前广州市市售部分食品仍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重视。
陈坤才何洁仪李迎月林晓华李意兰余超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
青少年暴力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有暴力行为与正常青少年之间愤怒情绪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EI-CA)、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80名具有暴力行为青少年和80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性别与年龄配对后开展对照研究。结果暴力组青少年状态性愤怒、特质性愤怒、愤怒外投表达得分高于对照组,而愤怒对内控制和对外控制得分低于普通青少年(t值分别为9.741,9.958,5.238,5.395,7.486,P值均<0.05)。在父母养育方式上的对比,暴力组青少年父惩罚、严厉和母惩罚、严厉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父亲情感温暖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593,8.472,12.957,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状态-特质愤怒表达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结论改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张维蔚林丽云熊莉华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刘伟佳
关键词:暴力青少年教育体制家庭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危害健康
2002年
何洁仪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
HACCP在广式酱油生产企业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为提高酱油卫生质量,选择广东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2家酱油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按照CAC发布的《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对酱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大豆及面粉等原辅料接收贮存、菌种的使用与管理、酱油灭菌、包装容器的接收及消毒、灌装为酱油生产的5个关键控制点;确定了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和控制措施;建立了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相应的文件和记录保持系统。通过2年的实践表明,应用HACCP体系能大幅度提高广式酱油的卫生质量。
陈卫东黄伟雄张永慧池岚何洁仪彭接文
关键词:调味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安全措施
水产制品加工生产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HACCP体系在水产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一家鱼肉水产制品加工企业 ,参照卫生部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 ,对其生产加工过程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最终确定配料中食品添加剂称量、蒸煮杀菌、探测金属碎屑三个环节为关键控制点。针对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为生产中严格控制添加剂使用量 ,彻底加热食品 ,剔除含金属碎屑 >1 2mm的食品。结论 严格控制添加剂使用量。
马林谭铭雄何洁仪陈少娟刘东海张永慧
关键词:水产制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2006——2015年广州市部分食品甲醛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食品甲醛残留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政府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全市12个区的餐饮企业、农贸市场、超级市场、批发点4类采样场所,于不同时间采集1 416份样品进行甲醛项目检测。结果 1 416份样品甲醛检测值范围为2.0~4 500.0 mg/kg,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占总样品数的13.21%(187/1 416),其中禽类副产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为32.63%(31/95)、畜类副产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为31.54%(94/298)、鱼类产品(银鱼、九肚鱼、鱼皮)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为30.85%(29/94)、甲壳类产品(虾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为19.35%(24/124);农贸市场与批发点来源样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高于超市与餐饮环节;9~11月采集的样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高于其他月份,2012—2013年采集的样品甲醛含量大于100 mg/kg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结论广州市甲醛残留量较高的食品主要为畜类副产品的牛百叶、牛心顶,禽类副产品的鹅肠、鸭肠,甲壳类产品的虾仁,鱼类产品的银鱼、九肚鱼、鱼皮等,甲醛残留情况较严重的月份为每年的9~11月,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余超何洁仪刘于飞梁伯衡张维蔚林晓华李迎月
关键词:食品甲醛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