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
- 作品数:9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市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瑞舒伐他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伴冠脉病变对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冠脉病变对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西安市北方医院老年病科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T2DM伴冠脉病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予观察组瑞舒伐他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9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甘油三酯(TG)]、胰岛细胞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F)]、斑块稳定性生物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粘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l CAM-1)],通过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和血脂指标、胰岛细胞功能指标、斑块稳定性生物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4.37±1.32)mmol/L]、2 h FPG[(7.34±1.40)mmol/L]、TG[(1.34±1.23)mmol/L]明显较低,FINS[(10.03±2.39)m U/L]、HOMA-βF(5.66±0.86)明显较高,HOMA-IR(2.15±1.00)明显较低,Hcy[(11.26±2.64)ng/m L]、VCAM1[(1.71±0.23)nmol/m L]、MMP-9[(1.80±0.21)ng/m L]均明显降低,CRP[(2.44±1.12)mg/L]、TNF-α[(57.43±10.92)ng/L]、IL-6[(61.28±21.22)ng/m L]、sl CAM-1[(162.71±43.72)μg/L]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ensin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Gensini积分为(19.11±5.22)分,较对照组的(24.49±8.13)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张院李源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脉病变胰岛细胞功能斑块稳定炎症因子
-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血清CTRP1水平与PCI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2例,检测其手术前后血栓前状态分子[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栓前体蛋白(TpP)]、血清CTRP1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情况,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 d血清CTRP1、vWF、FIB、D-D、Tp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MACE组与无MACE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脂血症患者占比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与无MACE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及术后血清CTRP1、vWF、FIB、D-D、TpP水平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后血清CTRP1、vWF、FIB、D-D、TpP升高属于冠心病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TRP1与血栓前状态分子呈升高趋势,二者均属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升高程度越大,MACE发生风险越高。
- 张院任小慧李红梅余伦伦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含人Apelin-R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apelinR-EGFP的构建
- 2012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Apelin受体(Apelin-R)基因的pDC316-apelinR-EGFP腺病毒穿梭载体,为糖尿病相关基因Apelin的体内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 PCR方法分别扩增Apelin-R基因,测序正确后与载体pDC316-EGFP连接,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apelinR-EGFP;脂质体法与腺病毒骨架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进行重组腺病毒包装,稀释法测定腺病毒滴度。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elin-R的表达。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证明Apelin-R基因成功扩增并克隆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apelinR-EGFP。在HEK293中成功包装出含Apelin-R的腺病毒Ad-apelinR-EGFP,病毒滴度为3.1×109TCID50/ml,感染Ad-apelinR-EGFP的HEK293E细胞中可检测到Apelin-R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DC316-apelinR-EGFP,得到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Apelin-R腺病毒,该病毒有望用于糖尿病的体内研究实验。
- 樊丽娅张院
- 关键词:腺病毒科糖尿病
- 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AMI患者5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嗜烟率、嗜酒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及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所有患者随访5年,随访截至2016年6月,A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院外治疗依从性AMI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随访过程中失访23例,因非心因性原因死亡46例,共45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5年生存率为68.0%;根据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311例和死亡组146例,根据院外治疗依从性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81例(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和B组76例(院外治疗依从性差)。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嗜烟率、嗜酒率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低于死亡组,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者所占比例高于死亡组(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RR=1.583,95%CI(1.114,2.254)]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RR=0.234,95%CI(0.323,0.643)]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A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的感觉评分均高于院外治疗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保护因素,且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的AMI患者生存质量较高。
- 张院宋小青王丽丽
- 关键词:心肌梗死治疗依从性预后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一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S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将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观察组将心房电极植入低位房间隔。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心房起搏下,P波到左房的传导时间和左侧房室的间期,对比不同起搏部位对术后发生房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生率(0 vs 15.6%)、60 bpm、70 bpm及80 bpm P波到左房的传导时间[(46.2±11.3)ms、(42.1±12.7)ms、(44.1±17.3)ms vs(101.1±26.4)ms、(105.8±13.8)ms、(115.3±13.4)ms]、60 bpm、70 bpm及80 bpm左侧房室间期[(126.3±26.1)、(131.1±28.5)、(150.2±31.6)ms vs(108.2±29.4)ms、(111.3±24.4)ms、(125.1±21.2)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低起搏频率比较,高起搏频率能够明显延长左侧房室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房间隔起搏时,SSS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中可适当提高心房起搏频率,降低房颤发生率。
- 毛明洁王巧凤李红梅袁森张院
-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起搏房颤房室传导
- 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和5年生存率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检验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浓度,分析患者第1年、2年和5年的生存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从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3种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48例(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43例(HfmrEF组)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89例(HfpEF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和NT-proBNP浓度;记录分析各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HfpEF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5±14.23)岁,明显大于HFrEF组的(58.52±13.24)岁和HFmrEF组的(63.72±12.41)岁,女性患者占比为50.56%,明显高于HFrEF组的27.08%和HFmrEF组的37.21%,NT-proBNP浓度为(1 928.13±252.73)ng/L,明显高于HFrEF组的(5 195.40±220.59)ng/L和HFmrEF组的(3 875.27±249.34)ng/L,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第5年死亡率明显高于第1、2年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1年、2年、3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第1、2、5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32%、21.52%、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可以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分析心力衰竭患者5年的生存率,对预后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 王丽丽张院余伦伦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死亡率
- 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核医学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指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190例疑似为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以及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评估其在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接受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在注射完成后120 s内消失;以冠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4%、84.00%、93.68%、94.44%、91.30%;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静息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患者负荷总积分与灌注积分差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指标静息总积分不相关(r=0.184,P>0.05),与负荷总积分、灌注积分差正相关(r=0.673、0.702,P<0.05);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静息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负荷总积分与灌注积分差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优异,可以有效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张院任小慧古超
- 关键词: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
- 拉西地平对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西安市北方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单支病变行PCI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拉西地平治疗的51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德国Cortex心肺运动功能测试仪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得分和心绞痛总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得分和心绞痛总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静息心率、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BMI、FVC、FEV_(1)、FEV_(1)/FVC、运动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静息心率、BMI、FVC、FEV_(1)、FEV_(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9.79%,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3,P<0.05)。结论拉西地平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CI术后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持续运动能力。
- 张院余伦伦
- 关键词:拉西地平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
- 陕西地区慢性心衰患者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慢性心衰(CHF)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间中介效应。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236例CHF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心衰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HFS-HL)收集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间中介效应。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HFS-HL各维度及总分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为CHF患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及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中介效应值为0.134(95%CI:0.113~0.158),中介效应显著(P<0.05)。结论陕西地区CHF患者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加强高龄、受教育水平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和心功能差者健康素养干预同时,还应重视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
- 王丽丽余伦伦张院
- 关键词:慢性心衰影响因素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