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丽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北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1篇端脑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室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病
  • 1篇血分
  • 1篇血压
  • 1篇叶酸
  • 1篇叶酸治疗
  • 1篇依从

机构

  • 5篇西安市北方医...

作者

  • 5篇王丽丽
  • 3篇张院
  • 1篇宋小青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AMI患者5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嗜烟率、嗜酒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及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所有患者随访5年,随访截至2016年6月,A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院外治疗依从性AMI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随访过程中失访23例,因非心因性原因死亡46例,共45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5年生存率为68.0%;根据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311例和死亡组146例,根据院外治疗依从性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81例(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和B组76例(院外治疗依从性差)。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嗜烟率、嗜酒率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低于死亡组,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者所占比例高于死亡组(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RR=1.583,95%CI(1.114,2.254)]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RR=0.234,95%CI(0.323,0.643)]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A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的感觉评分均高于院外治疗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是AMI患者长期预后的保护因素,且院外治疗依从性良好的AMI患者生存质量较高。
张院宋小青王丽丽
关键词:心肌梗死治疗依从性预后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我院收治9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取依那普利叶酸治疗,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广泛应用。
王丽丽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心力衰竭是指多种原因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心功能不全症状,属于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同时也是危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心力衰竭久治不愈就会发展成慢性心力衰竭(CHF),会严重影响心脏的代谢、结构,甚至神经分泌功能[1]。本研究通过分析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CHF患者的疗效,对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等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王丽丽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疾病心力衰竭
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和5年生存率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检验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浓度,分析患者第1年、2年和5年的生存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从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3种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48例(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43例(HfmrEF组)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89例(HfpEF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和NT-proBNP浓度;记录分析各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HfpEF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5±14.23)岁,明显大于HFrEF组的(58.52±13.24)岁和HFmrEF组的(63.72±12.41)岁,女性患者占比为50.56%,明显高于HFrEF组的27.08%和HFmrEF组的37.21%,NT-proBNP浓度为(1 928.13±252.73)ng/L,明显高于HFrEF组的(5 195.40±220.59)ng/L和HFmrEF组的(3 875.27±249.34)ng/L,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第5年死亡率明显高于第1、2年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1年、2年、3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第1、2、5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32%、21.52%、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可以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分析心力衰竭患者5年的生存率,对预后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王丽丽张院余伦伦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死亡率
陕西地区慢性心衰患者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慢性心衰(CHF)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间中介效应。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236例CHF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心衰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HFS-HL)收集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收入水平与健康素养间中介效应。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HFS-HL各维度及总分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为CHF患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及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中介效应值为0.134(95%CI:0.113~0.158),中介效应显著(P<0.05)。结论陕西地区CHF患者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加强高龄、受教育水平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和心功能差者健康素养干预同时,还应重视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
王丽丽余伦伦张院
关键词:慢性心衰影响因素中介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