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彦
- 作品数:32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11-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1-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丰台区肺结核病例资料, 包括病原学分类、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 人口信息等, 对肺结核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21年丰台区报告肺结核患者共计10 34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42.87/10万, 2012年发病率最高(75.89/10万), 2013年开始逐年大幅度下降, 到2017年降至29.70/10万, 2018-2021年有缓慢上升趋势(χ^(2)=1 471.77, P<0.001)。2011-2021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病例2 975例, 2017-2021年利福平耐药病例76例;男、女性别比为1.75, 男性年平均发病率(53.94/10万)高于女性(31.57/10万)(χ^(2)=704.01, P<0.001);25~29、20~24、30~3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较高, 分别为14.56%(1 506例)、12.49%(1 292例)、9.90%(1 024例);<10岁组年平均发病率最低(1.43/10万), ≥85岁组发病率较高(195.20/10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164.24, P<0.001)。构成比较高的职业有家务及待业(2 917例, 28.21%)、离退人员(2 308例, 22.32%)、工人(1 047例, 10.12%)、干部职员(950例, 9.19%)、农民(860例, 8.32%)、商业服务(698例, 6.75%)、教师和学生(455例, 4.40%)。结论 2011-2021年丰台区肺结核发病率从2012-2017年下降后, 随后有缓慢上升趋势;肺结核发病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 胡远莲艾萍贾雪娇张东彦薛晓邓玲陈巍杨国梁常利杰信振江
- 关键词:结核发病率
- 一起学校风疹、水痘混合爆发的调查分析
- 2008年
- 王中战黄胜天张东彦
- 关键词:风疹水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托幼机构日常消毒卫生措施的有效性及用ATP快速检测法评价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监测的方法,对北京市39家托幼机构日常消毒卫生措施进行调查及其效果评价,同时选了五个区县作试点,用ATP快速检测法对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市托幼机构日常消毒卫生措施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平均为89.62%、玩具为97.62%、桌面为92.94%,ATP法与常规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果相近。结论北京市托幼机构的日常消毒卫生措施能有效地去除手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用ATP快速检测法评价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情况与常规细菌培养法结果相近,应作进一步研究,确定其评价标准。
- 乔宏邓小虹安伟张东彦申同洋白玉国
- 7例首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相关麻疹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调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相关麻疹病例(a vaccine-associated measles case)的特点,与麻疹病例进行鉴别。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丰台区2011年MR相关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丰台区实验室确诊7例MR相关麻疹病例,均为8~9月龄幼儿首次接种MR,所用疫苗均为合格疫苗,无批号聚集。发病率为2.5/万剂。病例发病无时间、地点聚集性,与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亦无二代病例出现,临床表现无咳嗽及呼吸道卡他症状,发热与出疹间隔期短。结论疫苗相关病例与麻疹病例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上有所不同,基层工作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鉴别。
- 张东彦毛雯雯王中战张建军
-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
- 胸腺淋巴体质患儿接种疫苗诱发死亡报告1例及国内其他同类病例报告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了解胸腺淋巴体质患儿接种疫苗后猝死的相关特征,有效预防该类患儿因正常的预防接种导致的死亡。方法对2010年发生于北京市丰台区的胸腺淋巴体质接种疫苗诱发死亡的病例进行详细的报告并通过医学文献检索对1986年到2010年近25年间中国期刊总库中收录的所有接种疫苗诱发猝死的报告进行逐一的分析,找出与该病例同类的胸腺淋巴体质患儿接种后死亡的病例,对相关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加上本病例,1986至2010年共发现同类报告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2岁11个月;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疫苗的3人,5人次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接种到死亡时间最短约1 h,最长达19 h;尸检结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腺增大,淋巴组织增生,多脏器水肿和淤血。结论胸腺淋巴体质所导致的猝死,生前不易诊断,一般为死后尸解确诊。尸解常见胸腺肥大,淋巴组织增生,肾上腺萎缩,内脏器官组织淤血及滤泡增生。建议放射科和儿科医师在阅读小儿垂直胸部X线摄片时用心-胸腺-胸廓比值方法测量胸腺大小,如有异常将其列入预防接种的禁忌,以减少预防接种导致死亡的风险。
- 张雪张东彦兰蓓赵建忠
- 关键词:疫苗接种猝死
- 2008-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serious rare adverse reaction,SRAR)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1年丰台区报告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serious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SAEFI)中SRAR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丰台区SAEFI报告率4.41/100万剂,其中SRAR报告发生率为2.32/100万剂,男性高于女性,本地户籍儿童与外地户籍儿童没有明显差异;涉及6种疫苗,70%(7/10)的反应发生在接种第1剂次疫苗;50%(5/10)的病例从发生到报告的时间≥1 d;除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留有残疾外,其他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病例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出现。结论丰台区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家长对AEFI了解不足,接种医生在接种疫苗前应注意详细询问受种者过敏史和近期健康状况,对受种者应进行必要体检,规范接种,做好接种后医学观察,以保证接种安全。
- 张东彦王中战兰蓓毛雯雯
-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
- 北京市丰台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指导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丰台区某农贸市场大量采集德国小蠊成虫,经实验室获得子一代试虫;用WHO推荐的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击倒率和死亡率,评价其抗药性程度。结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系数(R/S)分别为7.91、2.06、2.79、4.56、30.52;24 h致死效果下降率分别为100%、13.33%、20.00%、73.33%、90.00%。结论丰台区德国小蠊已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产生较高的抗药性,但对毒死蜱、残杀威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抗药性水平较低,可能与杀虫剂的使用频率和方式不同有关。
- 张彦张东彦郭郁黄儒婷刘起勇
- 关键词:德国小蠊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抗药性
- 在校青少年结核病发病原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结核病在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疾病负担,我国是第二大高负担国家,结核病确诊患者中在校青少年占一定比例,大部分集中在15~24岁之间。本文综述了在校青少年结核病流行现状、学校结核病流行发生原因分析以及学校应对结核病的措施及建议。
- 石婧谢彧洋李洁张东彦胡远莲郭永超郭秀花
- 关键词:结核病发病原因
- 丰台区2016—2019年有可疑症状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丰台区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患者信息,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χ;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丰台区1984例有可疑症状的肺结核患者中,确诊延误236例,确诊时间中位数为0 d,确诊延误率为11.90%;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首诊医院和诊断分类的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户籍、职业、治疗分类、是否有合并症及是否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查的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研究发现,非定点医院就诊的患者确诊延误的可能性更大(OR:2.128, 95%CI 1.538~2.945);非病原学阳性的患者确诊延误的可能性更大(OR:1.871, 95%CI 1.383~2.531)。是否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查对确诊时间无影响。结论丰台区有可疑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存在确诊延误的现象,分子生物学检测对确诊延误无影响,实际工作中需采取措施提高分子生物学检测工作效率;同时应加强非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转诊效率。
- 艾萍郭永超薛晓邓玲贾雪娇张东彦
- 关键词:肺结核影响因素
- 肺结核患者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情况,为智能工具的推广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利用“易督导”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中的数据及社区医生收集的数据,分析2021年丰台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563例患者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情况,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户籍、民族、学历、病原学结果之间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是否有差别,以及患者坚持打卡率。结果:563例肺结核患者两种智能工具的使用率为54.7%(308/563);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分别为12.8%(72/563)和41.9%(236/563)。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11.1%,29/261)、高中/中专(20.5%,27/132)、初中及以下(9.4%,16/170),不同学历间电子药盒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2,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中专学历患者电子药盒使用率是初中及以下的2.407倍(OR=2.407,95%CI:1.215~4.767)。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电子药盒的坚持打卡率为22.2%(16/72),微信小程序的坚持打卡率为25.8%(61/236),两种智能工具的坚持打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7,P=0.534)。结论:两种智能工具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患者更愿意选择微信小程序辅助服药,高中/中专学历患者电子药盒使用率更高;仍需进一步提高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及使用质量。
- 薛晓张东彦艾萍邓玲陈巍胡远莲贾雪娇杨国梁信振江常利杰
- 关键词:病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