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2,3,2",3"-Tetrahydroochnaflavone合成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来源于Quintinia树叶中提取2,3,2",3"-Tetrahydroochnaflavone的天然双黄酮首次被全合成.该化合物包含naringenin和eriodictyol分子单元,以4-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关键步骤是通过Ullmann反应形成二芳醚单元和对醚键连接的双查尔酮进行环化得到目标产物.新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确认.
- 张应鹏林森森石爱红杨云裳谭伟
- 关键词:双黄酮ULLMANN反应全合成
- 异嘑唑啉、吡唑啉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谭伟
- 文献传递
- N-乙酰基吡唑啉衍生物和二苯醚基N-乙酰基双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被引量:6
- 2015年
- 合成了7个N-乙酰基吡唑啉化合物2a^2g和7个新型的二苯醚基N-乙酰基双吡唑啉化合物4a^4g,通过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且用3-(4,5-二甲基吡啶-2-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苯基)-2H-四唑(MTS)法测试了它们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和乳癌细胞(MCF-7)三类癌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3,3'-(4,4'-二苯醚基)双[1-乙酰基-5-(3,4-亚甲基二氧苯基)-2-吡唑啉](4e)对A549,H1299和MCF-7三类癌细胞株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91,10.09,10.97μmol/L.
- 张应鹏谭伟杨云裳孙世琪郭慧琛
- 关键词:二苯醚抗肿瘤
- 超高压提取葡萄籽总黄酮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超高压技术提取葡萄籽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葡萄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压力325MPa、保压时间6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5(g/mL),优选结果经验证实验,获得较高得率为7.29%。
- 李力谭伟
- 关键词:超高压葡萄籽黄酮
- 异噁唑啉、吡唑啉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合成异噁唑啉和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二苯醚基 N-乙酰基双吡唑啉类化合物,对合成的吡唑啉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第一章异噁唑啉、吡唑啉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异噁唑啉、吡唑...
- 谭伟
- 关键词:吡唑啉抗肿瘤活性光电性能溶剂法
- 文献传递
- 4,4'-二羟基联苯合成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设计了一种合成4,4'-二羟基联苯的新方法,以联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酯水解反应得到4,4'-二羟基联苯。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均经1H NMR、元素分析和熔点仪进行表征确认,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高的收率。
- 张应鹏谭伟杨云裳
- 关键词:联苯BAEYER-VILLIGER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