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娟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5篇静脉
  • 4篇血栓
  • 3篇血管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锁骨
  • 3篇锁骨下动脉
  • 3篇介入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腔静脉
  • 2篇腔静脉滤器
  • 2篇腔内
  • 2篇下肢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疗效
  • 2篇介入治疗

机构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6篇曹娟
  • 14篇武欣
  • 12篇王清霖
  • 11篇李学锋
  • 8篇沙斐
  • 7篇焦强
  • 5篇焦强
  • 2篇赵燕
  • 2篇李学峰
  • 1篇吴增安
  • 1篇佟琳
  • 1篇郭佳
  • 1篇王进宝
  • 1篇王剑平
  • 1篇谷涌泉
  • 1篇安娜
  • 1篇罗涛
  • 1篇梁秋会
  • 1篇王昌成
  • 1篇余恒锡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配合球囊扩张治疗透析通路急性阻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配合球囊扩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透析通路急性阻塞病人13例,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配合球囊扩张治疗,以病人术前术后动静脉瘘震颤情况、超声下动静脉瘘血栓阻塞程度和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管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评估动静脉瘘血栓清除程度和血流灌注情况,据此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3例病人扩张治疗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TIMI分级0级13例。术后即刻TIMI分级2级13例,3级0例。术中13例残余狭窄>50%,予以高压球囊扩张成形术,造影后TIMI分级3级13例。13例病人治疗后即刻恢复震颤,术后24小时彩超提示,动静脉内瘘引流静脉管径≥5 mm,血流量均>500 ml/min。13例病人术中术后均未见消化道、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3例病人出院6个月门诊随访,病人动静脉内瘘震颤良好;D-二聚体<0.55 ng/L;TIMI分级2级3例,3级10例;超声检查提示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血流量均>500 ml/min;能够满足透析要求。结论透析通路急性阻塞的病人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配合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瘘率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沙斐李学锋焦强武欣王清霖曹娟赵燕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早期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DVT急性期患者45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颗粒制剂口服联合基础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2组干预前及干预1、3、6个月后Villalta评分、双下肢周径差、凝血功能指标[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治疗6个月后下肢静脉血栓再通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2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2组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比较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2组血清D-D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APTT、PT较干预前均延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χ^(2)=1.463,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早期干预DVT急性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
沙斐安娜刘佳琪王清霖曹娟安琪李高彪武欣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补阳还五汤抗凝治疗
右心房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1例救治体会
2020年
右心房血栓临床上鲜有报道,因其发病隐蔽,容易漏诊,且有脱落致肺动脉栓塞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对右心房血栓的诊治尚无统一规范。2018年5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右心房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现结合文献总结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2岁,因"自行摔伤致左股骨颈骨折2小时"2018年5月1日入住骨科。入院查体:血压141/75mmHg,左下肢肿胀,左髋部可见瘀斑。给予患肢制动、皮牵引。
沙斐李学锋武欣焦强王清霖曹娟赵燕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贯穿导丝技术在复杂锁骨下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武欣李学峰焦强王清霖曹娟
11例锁骨下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11例锁骨下动脉瘤,其中7例真性动脉瘤4例假性动脉瘤,均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1例患者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共置入覆膜支架12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经平均32.5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无明显内漏发生,无动脉瘤复发,除3例患者出现覆膜支架内轻度狭窄(<30%)外,余介入治疗患者的锁骨下动脉血流均通畅。结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李学锋谷涌泉余恒锡武欣焦强曹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覆膜支架
一次性活检钳联合可调弯鞘回收腔静脉滤器的初步经验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一种腔静脉滤器回收方法的可行性及初步经验。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者,采用一次性活检钳联合可调弯鞘进行腔静脉滤器的回收。结果 39例均成功回收滤器。射线曝光下回收滤器的操作时间为1分08秒~12分57秒,平均5分58秒,回收滤器均结构完整,无折损断裂,术中术后无死亡及血管损伤、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一次性活检钳联合可调弯鞘回收腔静脉滤器安全,可行。
焦强李学锋武欣王清霖沙斐曹娟柴政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深静脉血栓
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误诊及其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误诊及其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本院周围动脉疾病介入治疗1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5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系统治疗。结果:5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均为混合型,均发生在术后,起初均被误诊。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周围动脉疾病介入治疗中应重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正确认识。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武欣李学锋王清霖曹娟焦强
关键词:周围动脉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误诊
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技巧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中的技巧与临床应用。方法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回收下腔静脉滤器117例,术中均采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技术,成功将滤器回收,术后观察随访。结果117例进行腔静脉滤器(Aegisy滤器103例,Optease滤器9例,Günther Tulip滤器5例)回收病人,均采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技术回收成功,回收成功率100%。透视下抓取滤器的操作时间为45秒~12分57秒,平均2分38秒。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无造影剂外渗,观察取出滤器形态正常,无变形及破损。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下腔静脉狭窄或继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技术进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操作简便、创伤小、定位精确、回收率高、手术耗时短。
王清霖李学锋焦强武欣沙斐曹娟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回收
贯穿导丝技术在复杂锁骨下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贯穿导丝技术在复杂锁骨下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22例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患者介入治疗,使用贯穿导丝技术,成功的进行了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开通及支架治疗。结果:复杂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主要是指分为左侧锁骨下动脉长段闭塞和右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本组患者22例,其中累计左锁骨下动脉长段闭塞的16例,累计右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的6例,均采取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患者均选用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贯穿导丝技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8%。术后全部患者后循环缺血症状和上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贯穿导丝技术能够提高复杂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开通率。
武欣李学锋焦强王清霖曹娟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腔内治疗
外周血管介入术后合并胆固醇结晶性栓塞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外周血管介入后胆固醇结晶栓塞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观察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介入术后,胆固醇结晶栓塞,急性肾衰竭、外周皮肤缺血性损害;5例均给与他汀类药物,激素治疗,其中3例患者给予肾替代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在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血肌酐水平进行性升高,皮肤损害表现为肢端蓝紫色淤斑。3例患者的视网膜动脉可见胆固醇栓子。经治疗后4例患者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是多脏器衰竭。结论:医源性胆固醇结晶栓塞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医生对此病应有足够的认识。
王清霖沙斐李学锋曹娟武欣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胆固醇肾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